地理教学论要点

地理教学论要点

ID:34587304

大小:87.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3-08

地理教学论要点_第1页
地理教学论要点_第2页
地理教学论要点_第3页
地理教学论要点_第4页
地理教学论要点_第5页
资源描述:

《地理教学论要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地理教学论绪论1、地理教学论研究对象:地理教学活动中一切现象和问题。【书:地理教学过程各构成要素相互关联的本质和规律。】2、地理教学现象包含因素:①学生、②地理教学目的、③地理课程、④地理教师、⑤地理教学方法、⑥地理教学评价、⑦地理教学环境。3、地理教学过程:地理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是地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相互结合、相互作用的统一的活动过程。【书:是以师生间积极的相互作用为前提的,教学过程是一种运动发展的过程,教学主体和客体(师生在教学过程中互为主客体)以及教学得以进行的条件,都是在教学过程中发挥作用的教学系统诸要素。】4、

2、地理教学论理论基础:①地理学理论②教育学理论③教育心理学理论④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书P8-11】第一章1、地理教学目的的制约因素:(一)社会需要地理学科的产生是一定社会需要的产物,这种社会需要又往往集中表现在地理教学的目的上。基于不同的社会需要,也就存在不同的教学目的。(二)教学价值观教学价值观则是人们对教学的价值关系的认识和评价,以及在此基础上所确定的行为取向标准。在人类社会的不同历史阶段,教学价值的取向是不一样的;即使处于同一历史阶段,不同的阶级和民族对教学的价值取向也不一样。由于人们所持有的教学价值观念不同,因此对地理教学目的的看法也不同。

3、(三)地理学科特点在制定中学地理教学目的时,必须紧密结合地理学科的实际情况,以发挥地理教学所具有的教育职能和作用。(四)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确定地理教学目的要紧密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即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来确定地理教学可能取得的结果。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阶段性,二是个别差异性。2、地理教学目的的功能:(一)动机功能是指地理教学目的作为一种主动的积极的力量,引起或推动各类地理教学活动的进行,以达到预期结果的作用。地理教学目的的制定,既包含对学生现有发展水平的认识,也包含对学生未来发展的期望,这种认识与期望之间的矛盾正是推动地

4、理教学活动开展的动因。这就是地理教学目的在地理教学活动中所具有的动机功能。(二)选择功能根据地理教学目的,选择、组织和使用适当的教学手段与方式,以保证地理教学目的的实现,这就是地理教学目的的选择功能。(三)评价功能衡量一名地理教师的教学效果如何,判断一名学生地理学习水准如何,都要以地理教学目的作为评价的标准。这就是地理教学目的的评价功能。(四)整合功能地理教学活动是一个由学生、课程、教师、教学方法、教学反馈、教学环境、教学目的等诸多要素组成的有机整体。地理教学目的对于地理教学活动的展开具有的整合功能,它管理着地理教学活动的各个部分,使教学活动具

5、有整体性。...3、地理教学目标:一般来讲,地理教学目标与地理课程目标一样,由三个领域的内容组成,即“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知识与技能”指掌握地理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其中“知识”是指地理表象、地理概念、地理原理、规律等,“技能”主要指地理图表阅读与绘制技能、地理观察与调查技能、地理统计与计算技能、地理信息技术运用技能等。“过程与方法”指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学会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学习,形成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过程”(“方法”)指地理课程教学时学生的学习过程(方法)、

6、思维过程(方法)、探究过程(方法)、以及解决问题的过程(方法)。包括两个层级:经历(体验)、尝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一般包括对自己、对他人、对国家、对世界、对自然及其相互关系的情感、态度、价值判断以及科学态度、科学精神、好奇心、兴趣等。一般包括三个层级:接受(或感受)、反应(认同)、领悟(感悟)。4、地理教学目标的设计原则:①整体性:系统考虑地理课程总目标、单元教学目标、课时教学目标。三维目标。②层次性:教学目标的层次要与学生接受教育的层次相适应。(举例:关于地图阅读和绘制的技能,不可能要求学生在学习“地球与地图”单元时,就一下达到最高层次,

7、而是要通过有关中国地理、世界地理甚至高中地理的学习,才能逐步达到地图阅读与绘制技能的最终目标。)③具体性原则:要根据课程标准、教材内容,以及学生特点、所教学生的共同基础以及兴趣、习惯等,把教学目标具体化。同时还要求在深入理解和准确把握学习水平要求的基础上,准确选择和使用具有行动意义的动词。(举例:例如,一般说来“描述”、“说出”、“识别”等对应了解水平,“概述”、“阐述”、“说明”等对应理解水平。)④灵活性原则:由于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存在着差异,因此地理教学目标的设计必须具有一定的灵活性。5、教学目标陈述的基本方式:第一种是结果性目标的陈

8、述方式。即明确表达学生的学习结果是什么,所采用的行为动词要求明确、可测量、可评价。这种方式指向可以结果化的教学目标,主要应用于“知识与技能”领域。第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