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位的航天产业集群研究

基于生态位的航天产业集群研究

ID:34592647

大小:287.14 KB

页数:60页

时间:2019-03-08

基于生态位的航天产业集群研究_第1页
基于生态位的航天产业集群研究_第2页
基于生态位的航天产业集群研究_第3页
基于生态位的航天产业集群研究_第4页
基于生态位的航天产业集群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于生态位的航天产业集群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一章绪论1.1选题背景与意义1.1.1选题背景中国的航天事业始于20世纪50年代,经过50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为中国国防现代化建设和国民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航天产业是公认的高技术产业,投资回报率高。据统计,各国对航天技术的平均投资回报率[1]是1:14,而中国鉴于社会经济的总体落后性,投资回报率更是高达1:35,航天产业能够带来巨大的经济、科技、政治、军事和社会效益,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及其在国际活动中的地位的体现。大力发展航天产业,已成为世界主要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科技和国防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20世纪末以来

2、,随着新一轮军事变革的兴起,国防工业,尤其是高科技工业面临着巨大挑战,为了迎接挑战和保持军事优势,各国对国防工业进行了一系列改革,调整军事产业组织结构、优化布局,国防工业集群化发展是各国普遍采取的重要战略之一。中国“十一五”规划纲要也提出,对于高技术产业的发展,要“按照产业集聚、规模发展的要求”,“引导形成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先导产业、一批集聚效应突出的产业基地”。这就为高技术密集的国防工业提供了政策[2]依据,引导着国防工业走集群化的发展道路。中国航天产业已经形成了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和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两个特大型集团企业,产业集中度高,且集聚现象明显,产业集群开始形成。但是中国关于航天产业

3、的理论研究却非常缺乏,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因此,研究航天产业集群具有现实意义。产业集群不是集群企业个体的简单相加,而是通过复杂的群内关系组成的一个有机的统一体。产业集群与生物种群具有相似的特征。产业集群的生物学特征使得许多学者开始从生态学的角度研究产业集群。生态位是现代生态学的重要概念之一,同时也被广泛的运用于其他领域的研究,尤其是社会、经济等领域,如企业生态位、城市生态位等,也已经有学者开始尝试运用生态位理论研究产业集群问题。本文尝试运用生态位理论研究航天产业集群,可以丰富产业集群的研究内容。此外,航天产业是关系国家安全的重要产业,对经济发展也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在和平时期,如何保持国

4、防工业的生产能力,提高国防经济潜力,加强军民结合应当成为国防经济研究的重要内容,而不应仅仅局限于战争经济的研究。因此,对航天产业集群的研究能够丰富国防经济学的研究内容。1基于生态位的航天产业集群研究基于以上几点原因,本文选择生态位理论对航天产业集群进行研究,从而打开航天产业及产业集群研究的新视角,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1.2选题意义⑴理论意义。能够丰富产业经济学研究范围。传统的产业集群理论,大多是针对中小企业在某一地区的集聚现象的研究,对船舶、航天等装备制造工业的集群现象研究较少。航天产业集群与传统的产业集群具有不同的特点及形成、发展机制,不能简单的用传统的产业集群理论进行分析,因此,

5、对航天产业集群的研究,能够丰富产业集群理论,丰富产业经济学研究范围。能够丰富国防经济学研究范围。和平时期,国家安全具有与战争时期不同的含义,国防经济学的研究不能局限于狭义的概念。对船舶、航空、航天、兵器及核工业等关系国家安全的产业部门进行研究,同样应当纳入国防经济学研究范围。因此,本文依托生态学中的生态位理论和产业经济学的产业集群理论对航天产业集群现象进行研究,能够扩展国防经济学的研究内容。⑵现实意义。可以为政府制定航天产业发展政策提供理论依据。依据中国航天产业集群的现状,政府可以制定不同的政策,来支持、鼓励航天产业的发展,制定合理的战略,参与国际竞争。可以为国防部门制定安全战略提供理论

6、依据。航天产业是关系国家安全的重要产业,国防部门可以依据中国航天产业的实力及发展潜力,制定国家安全战略。可以促进航天产业的发展。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集群是制造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航天产业的快速发展,必须依赖于集群化发展。从世界范围来看,航天产业具有明显的产业集群现象。因此,对航天产业集群的研究,顺应航天产业的发展规律,对促进航天产业发展具有指导作用。1.2国内外研究综述1.2.1产业集群理论相关研究⑴产业集群的形成机制在现有的产业集群研究中,对形成机制的研究最多,也最成熟。最早可以追溯到马歇尔。他发现了外部经济与产业集群的密切关系,认为产业集群是外部性导致的。外部经济包括三种类型:市场

7、规模扩大带来的中间投入品的规模效应;劳动力市场规模效应;信息交换和技术扩散。前两者称为金钱性外部性(pecuniaryexternalities),即规模效应形成的外部经济。后者是技术性外部[3]经济。韦伯(1909)最早从工业区位理论的角度阐释产业集群现象,他认为,影响企2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业集群的因素可以分为区域因素和位置因素,大量的集聚因素是产业集聚的动力,聚集的产生是自下而上自发形成的,不需要政府这种外部力量。韦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