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水湖泊浮游植物生长影响因子及修复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浅水湖泊浮游植物生长影响因子及修复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ID:34614898

大小:2.59 MB

页数:140页

时间:2019-03-08

浅水湖泊浮游植物生长影响因子及修复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_第1页
浅水湖泊浮游植物生长影响因子及修复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_第2页
浅水湖泊浮游植物生长影响因子及修复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_第3页
浅水湖泊浮游植物生长影响因子及修复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_第4页
浅水湖泊浮游植物生长影响因子及修复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水湖泊浮游植物生长影响因子及修复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ADissertationSubmittedinFulfillmentoftheRequirementsfortheDegreeofDoctorofphilosophyinEngineeringStudyontheInfluentialFactorsofphytoplanktoninShallowLakesandRestorationAssessmentforAquaticEcosystemPh.D.Candidate:JinLvMajor:EnvironmentalEngineeringSupervisor:Prof.HongjuanWuHuazhongUniversityofSc

2、ience&TechnologyWuhan,Hubei430074,P.R.ChinaJan.18,2012独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标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

3、授权华中科技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保密□,在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本论文属于不保密□。(请在以上方框内打―√‖)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指导教师签名:日期:年月日日期:年月日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摘要湖泊富营养化是环境保护所面临的世界性难题之一,我国长江中下游浅水湖泊多处于富营养化状态,城市浅水湖泊的富营养化具有生活污水污染严重,城市地表径流等面源污染严重的特点。蓝藻水华频发是这一类型湖泊的典型特征。由于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和不稳定性,水华的爆发机理现在还不十分清楚。为了研究城市浅水湖泊这种典型水体

4、的富营养化特点及浮游植物生长影响因子,本文以武汉市浅水湖泊为例,分别采用野外监测与室内培养实验的方法,比较了两种情况下群体性非丝状浮游植物及其典型代表铜绿微囊藻的生长分布规律,讨论了氮、磷营养盐及不同氮磷比对其生长的限制作用。为了研究控制浮游植物和蓝藻水华的工程方法,通过依托工程监测分析了不同水生植物的控藻效应。本文还提出了一套基于修复进程的生态系统修复评价指标体系,用以评价并定量分析修复工程的修复效果。本文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1)武汉市浅水湖泊大多处于重度富营养化状态,其浮游植物生物量极高,夏季和年均生物量分别达到456.87mg/L和189.24mg/L。夏季时优势种为铜绿微囊

5、藻,色球藻及尾裸藻;冬季以硅藻及隐藻为主。超过80%的调查湖泊的氮磷比小于10,但固氮蓝藻未成为优势种,说明低的氮磷比不会导致固氮蓝藻成为优势种。水温和总磷是浮游植物生物量的首要影响因子,总磷浓度与浮游植物生物量间的相关性最大。非丝状群体性蓝藻的生物量在总磷浓度在0.2~0.5mg/L左右时达到最大,其均值超过TP>0.5mg/L时的均值。这表明总磷浓度0.5mg/L可能是适合非丝状群体性蓝藻生长的饱和阈值。总氮则没有类似的影响机制。结果还显示,重度富营养化湖泊中,氮磷比分布变化范围极广,表明在总磷浓度大于0.4mg/L的城市浅水湖泊中,氮、磷营养盐浓度远超浮游植物同化能力,此时氮磷

6、比不能作为区分营养盐限制因素的指标。(2)在室内培养条件下,总磷浓度在0.8mg/L以下时,微囊藻的最大现存量随着总磷浓度的增加而明显增加,但与野外监测结果不同,当总磷浓度超过0.8mg/LI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时其最大现存量增长幅度变小。表明总磷浓度具有最适于微囊藻等非丝状群体性蓝藻的生长阈值,该阈值在室内培养条件下可能在0.5~0.8mg/L左右,大于野外自然条件下的0.2~0.5mg/L。原因可能在于室内培养条件下铜绿微囊藻多为分散的个体细胞,没有形成群体胶鞘导致的对总磷同化利用能力的差异。(3)紫阳湖生态修复工程实施过程中不同水生植物对浮游植物密度、种群结构的监测结果表明

7、,与挺水植物(苦草)和浮叶植物(睡莲)相比,沉水植物(金鱼藻)能有效抑制周围浮游生物的生长;其抑藻作用要强于挺水和浮叶植物。这种抑制作用除了对浮游植物生物量的限制外,还表现在对其群落结构的改变上,金鱼藻种植区的浮游植物各物种构成比重较均衡,没有明显的优势种。(4)在分析总结生态系统修复评价已有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修复进程的生态系统修复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采用待评指标单位时间内的变化率计算修复度得分,加权求和后得到综合修复度指标(IRI)。该指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