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似性视角下英汉语篇对比研究-以《京华烟云》为例

象似性视角下英汉语篇对比研究-以《京华烟云》为例

ID:34623927

大小:2.42 MB

页数:68页

时间:2019-03-08

象似性视角下英汉语篇对比研究-以《京华烟云》为例_第1页
象似性视角下英汉语篇对比研究-以《京华烟云》为例_第2页
象似性视角下英汉语篇对比研究-以《京华烟云》为例_第3页
象似性视角下英汉语篇对比研究-以《京华烟云》为例_第4页
象似性视角下英汉语篇对比研究-以《京华烟云》为例_第5页
资源描述:

《象似性视角下英汉语篇对比研究-以《京华烟云》为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分类号H0密级公开UDC硕士学位论文象似性视角下英汉语篇对比研究—以《京华烟云》为例学位申请人:雷晓慧学科专业:英语语言文学指导教师:刘景霞教授二○一三年五月ADissertationSubmittedinPartialFulfillmentoftheRequirementsfortheDegreeofMasterofArtsinEnglishlanguageandliteratureAContrastiveStudyofEnglishandChineseTextsfromthePerspectiveofIc

2、onicity---TakingMomentinPekingasanexampleGraduateStudent:LeiXiaohuiMajor:EnglishLanguageandLiteratureSupervisor:Pro.LiuJingxiaChinaThreeGorgesUniversityYichang,443002,P.R.ChinaMay,2013三峡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三峡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

3、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日期:I三峡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摘要随着对比语言学的发展,其研究范围已经从词汇,语法慢慢向语篇层面延伸。语言对比分析的理论基础也经历了从结构主义语言学,转换生成语法到功能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的发展过程。认知语言学的发展为语篇分析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同样可作为语言对比分析的理论指导。认知语言学是一门研究人类思维和人类语言结构关系的

4、学科。认知语言学将思维和现实有机的结合,用来解释语言结构的差异,因此它作为语言对比的指导理论有其自身的优势。象似性理论已成为认知语言学的中心概念,但象似性理论应用于英汉语篇对比研究中很少涉及。所以本文拟从这个角度对英汉语篇进行对比分析。本文基于国外语言学家关于象似性的分类和国内著名认知语言学家王寅对象似性原则的扩展,他们认为象似性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原则:顺序象似、标记象似、数量象似、距离象似和话题象似性。作者比较赞同语言共性论,并以此假说为理据,试图以中国著名文学家林语堂的英语小说《MomentinPeking

5、》及两个不同中文译本《京华烟云》和《瞬息京华》作为语料,采用定性的分析方法,在象似性理论框架内根据象似性不同原则对上述英汉语料进行对比,其中增加一个中文译本的比较也是本文的创新之处,并且为英汉语篇对比研究提供更加充分的论证素材。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英汉语篇对比分析来论证不同名族之间的语言终究是有共性的:顺序象似性可分别从时间顺序象似、方位顺序象似以及因果逻辑顺序象似这三个方面比较;数量象似也从两种情况涉及:语篇构成中使用少量语言符号和运用更多语言符号构成语篇;作者同时认为对称象似性也是距离象似性的一种表现形

6、式。话题是英汉语篇构成的源泉,所以话题象似性在英汉语篇对比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语料分析,我们发现:虽然英汉语篇的构成在使用上述象似性原则时存在或多或少的差异性,但是这些差异都具有共同的特点,即差异的相对性和可理解性,也就是说英汉语篇结构的差异并不是绝对的,英汉语篇中也会出现一些不符合本民族思维方式的语篇结构,而且本族读者也能理解其大意,所以英汉语篇的共性体现在语篇构成中,即都使用了相同的象似性原则:顺序象似性、数量象似性、距离象似性、标记象似性和话题象似性。象似性是语言结构的形式和意义之间的映射。英汉语

7、篇都严格遵守时间顺序,按照事物发展正常的语序来发展语篇;同样英汉语篇在因果顺序结构上的差异也是相对的,英语经常使用“果──因”的顺序,这只说明英语中“果──因”结构的使用频率较高,但这并不意味着英语中不存在“因──果”结构,只是比例较小而已;在数量象似性中,英语II三峡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语篇中替代、省略和照应三种衔接手段出现的频率较高,而汉语倾向于使用重复这种语篇衔接手段,但这种差异同样不是绝对的,在汉语语篇中也存有替代、省略和照应这些衔接手段,只不过是存在的比例相对较小。而英语中也存有省略的现象,但存在的数量

8、上和汉语相比还是要少一些的;在距离象似性中,英语语篇中频繁使用照应这一衔接手段,但是这一现象在英语中也是相对的,尽管照应这种衔接方式出现的频率较高,英语语篇也存有一些零式指代的现象,汉语语篇中零式指代使用频繁,但是汉语语篇中也同样存有照应现象,英语语篇中也有零式指代出现,而汉语语篇中也存有照应现象;在话题象似性中,通常情况下汉语经常以人作为思维的起点,而英语则多以客观事物作为思维的起点,汉语中的主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