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五霸 与战略格局的嬗变

春秋五霸 与战略格局的嬗变

ID:34657235

大小:249.18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3-08

春秋五霸 与战略格局的嬗变_第1页
春秋五霸 与战略格局的嬗变_第2页
春秋五霸 与战略格局的嬗变_第3页
春秋五霸 与战略格局的嬗变_第4页
春秋五霸 与战略格局的嬗变_第5页
资源描述:

《春秋五霸 与战略格局的嬗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军事历史研究#!2006年第3期春秋五霸与战略格局的嬗变桑东辉摘!要:春秋时期被公认为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大变局。在这一历史时期中,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革。∀春秋#所载的483次战争、450次朝聘会盟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特别是春秋时期在战略格局上的三次大的转变和由此划分的四个战略时期,不仅揭橥出春秋历史发展的轨迹和演进的规律,而且对确定春秋五霸构成提供了有利的证据。关键词:春秋;战略格局;五霸中图分类号:E2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451(2006)03-

2、0113-07作!者:桑东辉,哈尔滨开发区管委会政策研究室副主任,研究员,黑龙江大学硕士研究生早在先秦、两汉时代,人们对春秋五霸的构成就存在争议。后来治史者在此问题上更是聚讼纷纭、莫衷一是。到今天,概括起来,关于五霸的说法有十种左右。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荀子#王霸篇中的齐桓、晋文、楚庄、吴阖闾、越句践说和∀白虎通#号篇中的齐桓、宋襄、晋文、秦穆、楚庄说。我们认为,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必须首先明晰霸的概念。所谓霸者,伯也,是具有政治、军事威权的诸侯长。因此,研究五霸的构成还应该在春秋时期政治

3、军事发展变化的大背景下去考察,根据参与争霸诸侯对战略格局嬗变的影响程度来判研。对于春秋战略格局的分期历来也有不同观点,笔者认为,春秋三百余年间,整体战略布局共出现过三次重大转折,并由此将春秋时期战略格局划分为四个阶段。下面用表格的形式将春秋战略格局变化与争霸诸侯的影响强度进行一下综合统计。春秋战略格局嬗变与诸侯争霸强度统计表∃战略分期转折点特!点五霸人选霸业强度值备!!注公元前679年第一阶段(公元前群龙无首郑庄公1.3齐桓公会诸770%前679年)齐僖公1.3侯于鄄,始霸齐桓公2.9关于齐桓公的灭国数,没有先后以

4、齐、晋为第二阶段(公元前公元前627年宋襄公0.73采用∀荀子&仲尼#或∀韩首的中原联盟679%前627年)殽之战晋文公2.47非子&有度#中的说法,否对抗荆楚集团秦穆公1.74则数值会更高&113&古代军事&春秋五霸与战略格局的嬗变晋襄公0.95受战略格局的制约,这个阶楚穆王2段的霸主主要在晋、楚两国第三阶段(公元前公元前506年晋齐联盟对抗楚庄王2.6产生,故虽然齐景公亦有过627%前506年)柏举之战秦楚联盟晋景公2.2图霸的举动,但效果不明楚共王1.19显,此处没有将他计算在内晋悼公1.44吴王阖闾2.

5、44句践的强度值仅计算∀左第四阶段(公元前吴越争霸、问鼎吴王夫差1.42传#所记事略,尚未包括∀左506%前453年)中原越王句践2.57传#收笔后的争霸活动!!从霸业强度显示,齐桓、晋文、楚庄、吴阖闾、越句践确为当之无愧的五霸正选∋。他们置身于春秋战略格局之中,顺应政治军事变革的趋势,成为时势所造就的英雄。同时,又以其积极的争霸活动深刻影响并推动着战略格局的嬗变。一、郑庄、齐僖小霸与群龙无首的战略格局按照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史观,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创造者,同时英雄人物在推动历史上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古今中外的

6、历史证明,越是生产力不发达、文化落后的时期,精英所起到的作用就越大。本文探讨的春秋时期正是中华文明形成的初期,此时社会构成中占绝大多数的平民和奴隶还没有形成自觉意识,在历史舞台上还只是充当消极的台柱子,而贵族特别是诸侯国君们则在波谲云诡的政治斗争中扮演着主要的角色。因此,我们认为导致春秋时期战略格局嬗变的原因虽然主要是政治军事发展不平衡,但同时那些活跃在春秋争霸战争中的诸侯们则对战略格局的演进和流变产生着不可低估的深刻影响。在春秋初期,最先争夺中原霸主地位的是号称小霸的郑庄公。郑庄公争霸的一个突出特点是他敢于挑

7、战王权。公元前720年周郑交质,继而郑国又派军队割取温之麦、成周之禾,周郑之间关系达到交恶的地步。周天子与郑国国君俨然势均体敌,尊卑之分荡()然矣,最终酿成了公元前707年的周郑繻葛之战,从而打破了君父不校的传统,王权的威严受到强烈的冲击。繻葛之战在春秋战争史上具有重要意义,赋予春秋时期诸侯争霸以新的内涵。在此以前诸侯国之间的战争多因疆场之争,此后诸侯国之间的战争则赋予了为取得盟主资格而进行霸权争夺战的新内涵。郑庄公虽号称小霸,但并没有成为名副其实的霸主,当时活跃在中原一带的诸侯国中,实力与郑不

8、相上下的还有宋、鲁、卫、陈等国。据∀左传#记载,从隐公元年到隐公六年,郑国与卫国连年交战,共爆发8次战争,互有胜负,说明郑国实力上不比卫国强许多。隐公六年,郑国打败陈国,欲迫其订立城下之盟,陈桓公以宋、卫实难,郑何能为?公然拒绝订立屈辱的城下之盟,亦可见这些国家的军事实力相差无多。此外,郑太子忽在回绝齐国的联姻时也以齐大非吾偶来托词,而太子忽却并不拒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