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让劳技课堂魅力无限

评价让劳技课堂魅力无限

ID:34691575

大小:168.0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9-03-09

评价让劳技课堂魅力无限_第1页
评价让劳技课堂魅力无限_第2页
评价让劳技课堂魅力无限_第3页
评价让劳技课堂魅力无限_第4页
评价让劳技课堂魅力无限_第5页
资源描述:

《评价让劳技课堂魅力无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评价让劳技课堂魅力无限——谈小学劳技课堂教学评价的操作策略萧山临浦东藩小学吴雪芳[内容提要]“儿童的智慧在指间。”劳技课给了学生一片自由放飞童心的空间。丰富多彩、千变万化的劳技作品凝聚着学生智慧的结晶。如何评价学生的课堂表现、学生的作品,如何通过评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正是我们所要关注的。[关键词]教学评价操作策略劳技课堂随着课改的深入,人们已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过去单一性的评价,应该逐步向发展性评价转化,建立发展性的评价体系。劳技发展性评价是传统评价的延续,它不仅关注学生终了作品的评价,更对学习劳技,完成作品的过程行为、参与合作的态度投以关注,注重学生学习和创作劳技的行为表现,使

2、每个学生在自己原有基础上有所发展。但到底应该如何进行评价操作,尚欠缺具体的操作策略。本文从发挥评价的发展性功能出发,以形成一种体现“学生为本”的有效学习机制,建立良性的学习动力循环为目的,对学生劳技学习评价的方法进行尝试性探讨,以形成全面、科学、规范、易行的发展性学习评价体系。劳技课堂教学评价的原则1.差异性原则。每个学生的心理发育水平、性格爱好、感知能力、情感与表现能力是不同的,劳技课堂教学应该承认学生的差异,承认不同学生的学习在不同的发展方面有差异。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优势,选择性地学习,让自己的优势潜能得到充分地发展。因此不能用一种尺度来统一要求和衡量学生,评价时以“纵比为主,

3、横比为次。”即强调过去和现在做比较。教师在评价中要顾及学生的个别差异,要以学生已有的发展基础作为评价标准。142.多元性原则。评价不仅应该只关注劳技学科的知识和能力,还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意识、合作精神、态度习惯、技术意识、构思创意、探索能力等全面的综合评价。同时在评价中应重视学生的感受与结果的认同,采用多种方法和途径,开展以学生、教师、家长为价值主体的交互性评价,让学生积极参与评价过程。3.发展性原则。发展性评价的核心是关注学生的发展、促进学生的发展,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给每个学生留有各自的发展空间,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们,保护学生的个性特长,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发展需

4、要。在教与学的关系问题上,要从关注教师的教为主转变为以关注学生的学为主。在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问题上,要重点关注对学生综合素质和学习能力的培养。通过评价改进教学,不断促进学生发展。4.激励性原则。劳技课堂教学评价重在发现和肯定学生身上蕴藏的潜能和闪光点,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创造和实践,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在小学阶段劳技教学评价应是促进和激励学生上进的一项机制,通过评价让每个学生树立自尊心和自信心,促进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让学生感到自己是能够学好的。操作策略一、多元互动评价,发挥多方潜能传统的劳技学习评价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处于被评价被控制的地位,家长只是评价结

5、果的听取者。从评价效果看,单一的评价源容易失去公正,也难以适应学生丰富个性多元发展的要求。那么到底应该由谁来评价呢?我们知道劳技学习的评价过程本身就是学生受教育的过程,同时也是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应该强调评价过程中主体间的双向选择、沟通和协商。由此我们认为在评价中可采取自主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家长评价等多主体评价,主张建立多主体共同参与、相互作用的多元评价模式。1.自主评价14前苏联教育家阿莫什维利认为,学习的真正意义在与自己得到改变和更新。学生的学习成果是重要的,更重要的是通过活动提高自我评价、自我完善的内在素质。新课程要求“以人为本”,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同样是评价学

6、习活动的主体。学生作为鲜明、能动的个体对自己也有看法,应让学生进行自主评价。劳技科目中有很多的课要求学生在课外完成,如《整理房间》:孩子们能自觉的科学合理的整理房间,使房间变得整洁大方,可得三颗星;能在家长的协助下,能合理的整理房间把房间收拾干净,可得二颗星;虽然有家长的协助,但仍然无法很合理的整理房间,无法把房间收拾得很干净,就只能得一颗星。我们要求孩子在劳动完成后,能进行自主评价,从而让孩子正确地认识自己。(见附表一)2.小组评价同学间用欣赏的眼光来评价,让学生在同伴的欣赏中学习,在欣赏中激励,在欣赏中发展。学生创作作品后,如果只有老师的批阅和评价,他们有时会觉得老师提出的意

7、见和要求过高或片面,而通过学生间自己的互相参观、观赏提出各自的看法,可以达到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小组合作是最基本的教学组织形式,它从个性出发,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分工协作,互相交流,综合概括所学技术的实施方案,进行实践操作。而在评价过程中,建立小组互评模式,在小组既合作又竞争的氛围中,帮助个体达成目标,同时培养学生正确对待自己与他人的态度。在编织、工艺制作、模型之类的课中我们都可以采取欣赏式评价。如在《卡通储蓄罐》一课中的实践活动中,我实行了小组合作的组织形式,强调了学生间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