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研专稿]中国各地区能源强度差异的因素分

[国研专稿]中国各地区能源强度差异的因素分

ID:34727339

大小:306.68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9-03-10

[国研专稿]中国各地区能源强度差异的因素分_第1页
[国研专稿]中国各地区能源强度差异的因素分_第2页
[国研专稿]中国各地区能源强度差异的因素分_第3页
[国研专稿]中国各地区能源强度差异的因素分_第4页
[国研专稿]中国各地区能源强度差异的因素分_第5页
资源描述:

《[国研专稿]中国各地区能源强度差异的因素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国研专稿]中国各地区能源强度差异的因素分解2009-8-6   内容摘要:本文从各地区产业结构和分行业能源强度两个方面对中国地区能源强度的差异进行了分解,发现在大多数地区,行业能源强度的差别是决定能源强度差异的主要因素,但产业结构对地区能源强度的差异也有很大影响;能源强度高的地区,其主要影响因素各不相同,相应的节能潜力和节能难度也各不相同,因此制定节能减排目标时需要考虑到地区差别,以尽量减少节能的成本。  关键词:能源强度,因素分解,地区差异  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特别是降低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强度是我国“十一五”规划中提

2、出的一个重要目标,也是实现更长时期内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由于中国区域发展的巨大不平衡性,在推进各地区普遍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同时,需要根据各地区不同特点制定不同的节能目标,以尽可能减少节能成本,降低对经济的不利影响,这就必须要对各地区能源强度的状况及其决定因素进行深入分析,以便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  一、各地区能源强度存在较大差异  能源强度也即单位国内生产总值(或总产值)的能源消耗量,是反映国民经济对能源生产利用效率的变量指标。由于各地区资源禀赋、产业结构不同,其能源强度差别很大。例如,2006年全国的能源消耗强度为1.206吨标准煤/万元G

3、DP(按2005年不变价计算)。单位GDP能耗最低的北京市为0.76,最高的宁夏为4.1,能源消耗强度最高值和最低值之比高达5.4(图1)。  从地区间横向比较看,影响能源强度的因素主要有三个方面:价格水平、产业结构和行业能源强度。从价格水平看,往往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其物价水平也较高,因此按照名义GDP计算的能源强度会较低;从产业结构看,如果一个地区的高耗能产业比重大,那么单位GDP能源消耗也高;从行业能源强度看,如果地区的技术水平较落后,能源利用效率低,总体能源强度也会比较高。  图1  2006年中国各地区能源消耗强度  资料来源:中

4、国统计年鉴2007。  二、各地区产业结构存在较大差异  除了经济发展总量以外,产业结构对能源消费总量和能源强度有着重要影响。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的能耗水平远远大于第一、三产业,在工业内部各行业的能耗水平也有很大的差别。例如按现价计算,2006年中国农业、工业、建筑业和第三产业的单位GDP能源强度分别是0.34、1.92、0.31和0.41吨标准煤,工业能源强度显著高于其他行业。  (一)各地区三次产业结构差别  图2显示了我国各地区2006年三次产业结构。由该图可见,除北京、上海、西藏等少数地区以外,各地区的第三产业比重大致差不多,都在38%左右,

5、但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比重差别较大。东部地区除北京和海南以外,工业比重相对较高(平均为48.5%)。东北地区的工业比重次之(平均为44.4%);中、西部地区(不含西藏)工业比重分别为41.5%和38.7%。  图2  2006年中国各地区三次产业结构(%)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7。  (二)各地区工业内部产业结构有很大差别  在三次产业中,第二产业的工业部门是最主要的能源消耗部门,而在工业内部各行业之间单位产值能耗也存在很大的差别,例如根据经济普查数据,2004年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建材等)的万元产值能源消费量为1.815吨标煤,是电子及通信

6、设备制造业(0.056吨标煤/万元产值)的32倍。因此即使两个地区有着类似的三次产业结构,但如果工业内部产业结构存在较大差别,则两地区的能源强度仍然能有很大差异。  为比较各地区工业内部的产业结构,我们将所有工业部门分成三类,并根据各行业单位总产值能源消耗系数的高低,把能源强度排在前1/3的定义为高耗能行业,排在中间1/3为中耗能行业,排在最后1/3为低耗能行业(根据2006年分部门能源消费数据,结合2002年122部门投入产出表进行推算,在此各地区2006年工业部门细分为78个部门)。高耗能行业主要是一些矿物的采选和加工冶炼部门,如非金属矿物制品

7、业、冶金、煤炭采掘业、石油加工及炼焦业以及化工行业等。中耗能行业主要是非金属矿采掘业、石油天然气开采业、金属矿采掘业等。而低耗能行业则主要是一些技术含量较高的资本品制造业,如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以及电子等。  图3  中国各地区2006年工业内部各种能源强度的行业分布  资料来源: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研网数据整理。  图3和表1给出了2006年各地区工业内部不同能源强度的产业结构分布。总体来看,东部、东北、中部和西部呈现出高耗能工业比重越来越高、低耗能工业比重越来越低的趋势。东部地区除河北、海南以外,高耗能工业比重

8、普遍较低,而低耗能工业比重较高(不考虑河北、海南则分别为27.1%和42.5%);中西部地区高能耗行业所占的比重较大,除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