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经济人”到“社会人”

从“经济人”到“社会人”

ID:34736965

大小:55.63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3-10

从“经济人”到“社会人”_第1页
从“经济人”到“社会人”_第2页
从“经济人”到“社会人”_第3页
资源描述:

《从“经济人”到“社会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从“经济人”到“自我实现人”----漫谈管理中的人在现代管理科学一百多年历程中,对于人员管理,具体而言就是如何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都有过深入的探讨和实践。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Taylor提出“经济人”的假设,它的主要内容是:工作的目的就是为了物质上的报酬;一般人不愿意负任何责任,宁愿要他人来领导与指挥;一般人参加工作都是为自己的生理和安全需要,只有金钱和物质利益才能激励他们工作。由此假设,管理学家们认为应采取如下管理措施:管理工作的重点是完成生产任务,提高劳动生产率,对人的感情和愿望漠不关心;订立严格的工作规范,加强法规管制;强调以物质手段刺激员工的劳动积极性,同时对

2、消极怠工者采取严厉的惩罚措施。在当时整个社会的生产力水平低下,工人远远没有解决温饱问题的情况下,“经济人”的假设是有道理的。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员工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劳动者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经济人”假设条件下建立起来的管理理论面临着挑战,管理学不得不从仅仅研究科学的生产方法和经济手段向强化的管理,研究人的需要、动机、行为方向发展,即建立“社会人”假设:人是“社会人”,影响人的积极性的因素除物质因素外,还有社会的心理的因素;生产效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员工的士气,而士气则取决于家庭、社会生活及企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否协调一致;领导者要了解人

3、,善于倾听和沟通员工的意见,使正式组织的经济需要和非正式组织的社会需要取得平衡。根据此假设,在管理中应采取的措施是:管理人员不应只注意完成生产任务,而应该将注意的重点放在关心、满足人的需要上;应该重视员工之间的关系,培养员工的归属感和整体感,使员工的目标和企业的目标相一致。社会人假设注意到了员工的精神方面的需要,这和以前理论相比是一个重大的进步,该理论的实施提高了员工在企业中的地位,使人性第一次受到较大的尊重。特别是马斯洛、阿吉里斯、麦格雷戈等美国心理学家提出来的一种人性观,“自我实现人”,该理论指每个人都需要发挥自己的潜力,表现自己的才能;只有人的潜力充分发挥出来,人的才能充分表现出

4、来以后,人才会感到最大的满足。根据“自我实现人”假设,管理学家们认为应采取的措施是:组织应该创造一个有利的制度和环境,使得员工能够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潜力和能力,实现自身最大的价值;用工作内在的报酬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即让人们在工作中获得知识、增长才干、实现自我成就感,从而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努力实现组织的目标。“自我实现人”更加关注员工的高层需要和个人发展,在此基础上的理论第一次提出要把组织目标和员工的个人目标结合起来,管理的行为从原来单纯的“用人”这种功利性目的提高到“发展人”,这是人本管理理论的一大进步。综上所述,人是决定一切的因素,人本管理思想不仅仅表现重视人和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还表

5、现为发展人、为人谋福利。以企业精神文化为核心内容的企业文化建设,属于企业人本管理思想体系中的最新管理模式,它在企业管理过程中,注重企业价值观建设,强调管理的出发点和立足点不是物而是人,要求管理组织的变革要适应员工参与民主管理的实施,管理既要突出责任目标,又要变硬化管理为软化管理,以培育独具特色的企业精神,朔造良好的企业形象,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