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李政道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李政道

ID:34748595

大小:62.03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3-10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李政道_第1页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李政道_第2页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李政道_第3页
资源描述: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李政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在复旦大学校训墙揭幕仪式上的讲话李政道教授尊敬的杨校长,各位同学:今天杨校长出了一个难题给我,要我在复旦校训墙揭幕仪式上讲一讲关于复旦的校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的看法。我先把第一句的第二个字“学”和第二句的第二个字“问”抽出来,合起来讲一下。学问,大家都知道这是什么意思,但是和各位分析一下,学问这两个字,第一个字是学,第二个字是问,什么意思呢?就是你要学怎么样去问问题,这才是真正的学问。学,就是要学习问问题,学怎么样问问题,这才是学问。普遍来说一般是学答,而不是学问。普遍的情况是在学校里学习,只学习怎么回答问题,是不是?你们大部分是学问问题呢,还是学回答问题?

2、学回答问题比较多一点是不是?我认为,学答,并不是学问。当然,学答也是重要的,能够回答问题,也是教育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可是,学会怎么样问问题,可能是更重要一点。因为,有问题才有答案,你不能先有答案,再去找问题,而且很多的进展,尤其在科学上,都要问重要的,有关键性的问题,才可以影响大的发展。比分说,我知道国内现在对于各种奥林匹克竞赛是很重视的,这是世界性的竞争,可是,奥林匹克主要的缺点是学答,并不是学问。而将来在科学上,假如你要有进展,就必须要学会怎么样问一个正确的问题,所以,奥林匹克能够得奖,并不一定表示将来在科学的研究上能够有同样的成就。我举几个例子来讲为什么学问问

3、题是很重要的。再过不久,就是端午节了,到时大家都要吃粽子。包粽子的传统是为了纪念屈原,屈原是战国时期的一个大文学家、诗人、政治家,也是一个爱国者,离开现在差不多2500年。现在留传的屈原所著书籍有19本,其中第三本是〖天问〗。这本书是很重要的,他所有的写作都是用诗歌的方法,我现在念两首。第一首他说:九天之际,安方安属,隅隈多有,谁知其数。九天,古时候,人们认为天是圆的,九天就是九个坐标,天是中间那个,叫做中天,然后东、东北、北、西北、西45度转过来呢,就是有八个天,叫做诸天、君天等等,加上中天就是九天。天是圆的,他就问天的边界上是什么?这是第一句。这是什么意思呢?那

4、个时候,天是圆的,地是方的。屈原讲:如果天是圆的,地是方的话,那么九天跟地交界的地方是怎么样的呢?所以他第二句就说:安放安属。谁住在那里,属于谁的?第三句就说:隅隈多有。隅的意思是尖角,切的角;隈的意思是弯来弯去的,就是说这个地方有尖角,有很多很多,谁知道它的数目是多少。所以他书里就说,假如天是圆的,地是方的,那么在天转弯的地方,神仙也不想住,人也不想住,所以这怎么可能。不可能是什么意思呢?天与地,天圆地方,不是相切的话,那么地也应该是圆的,这一结论完全是他纯粹用一个逻辑的方法推出来的。然后他就问,地既然是圆的,那么就产生了下面这个问题:东西南北,其修熟多,南北顺椭

5、(实际应为隋的下边加个木字,下同),其衍几何。东西是经度,南北是纬度,地球既然是圆的,这点他刚才已经推算出来,那么圆上面有经度和纬度。他第二句就问:其修熟多。就是有多大。然后说南北顺椭。南北顺着纬度去,它是椭圆形的,那么:其衍几何,亦即这个椭圆形有多少长。他在那个时候就想像出地球跟我们现在想象的一样。他的结论是说:天与地的关系好比说:天是一个蛋壳,地像蛋黄,两个平行的,两个一起转,就有两个轨道,一个是赤道,我们都看到红太阳在转,就是地球的自转;第二个就是黄道,就是地球公转的轨道。所以他用这个观念:天地是圆的,这是用逻辑的方法把它推演出来;而地球是像椭圆型的,是他的猜

6、测,这个观念在西方到16世纪才有;而屈原是在2500年以前就有了这样的想法,更何况他主要是个诗人。他问问题问得对,天是圆的,地是方的,哥伦布这样走才可以把它证明,他就问这样的问题,假如天是圆的,地是方的,那么它应该切,那么切的地方应该怎么样,从我们近代的宇宙学来讲,屈原的那个想法,就是解析几何的方法,把它推理出来的。问题对头,就可以引导到一个正确的答案。我再举两个例子,在19世纪末的时候,美国有两个科学家,一位叫Michelson,另一位叫Morley,那个时候大家都知道地球在转,那么光可以顺地球走,也可以背地球走,他们两位就问问题,是不是顺地球走的光走得快一点,背

7、地球走的光要慢一点。他们问了这个问题,就想怎么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到了1887年,他们做了一个实验,那是很有名的Michelson-Morley实验,他们发现太阳光的速度和地球转是没有关系的,顺地球走的速度和背地球走的速度是完全一样的。另外一个例子,在1900年之前,德国有个科学家叫Plank,他一直在问,任何一个物体发热发光时,发出光的光波长与能量分布有何关系?这个问题问了很久很久,他在1900年用一个猜想的方法把它解决了,也就是我们现在称作黑体辐射理论。1900年黑体辐射理论导致了量子理论的诞生。而前面讲的Michelson和Morley实验就导致了爱因斯坦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