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打五十大板反思(黄晓淑)

各打五十大板反思(黄晓淑)

ID:34750334

大小:65.63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3-10

各打五十大板反思(黄晓淑)_第1页
各打五十大板反思(黄晓淑)_第2页
各打五十大板反思(黄晓淑)_第3页
各打五十大板反思(黄晓淑)_第4页
资源描述:

《各打五十大板反思(黄晓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湖南省中小学教师创新教育参评论文“各打五十大板”的反思零陵区实验中学黄晓淑[摘要]学生与学生之间,常常因为一点小事而大动干戈,作为教师,如何处理这些常见的矛盾,是每一个教师日常工作之一。[关键词]矛盾处理反思六、三学制义务教育七年级我班的走廊上,课间操后一个小男生眼泪汪汪的向老师“告状”:“刚才做操的时候,陈浪打了我两只耳光。”陈浪是这个班的另一个小男生,十三岁多一点还不到十四岁,与同龄人相比,他身材显得很细小。平时,我对他可是没少操心,因为,他总是管不住自己的手,无论是在课内、课间、集会还是在出操的时候,他都会有

2、意无意地摸一摸与之相邻的同学。如此一来,相互之间很容易发生冲突。我一听是他,我的气就不打一处来,简直是气坏了。我立马把他叫到办公室,厉声问:“你为什么打人?”他说:“是他先摸我的背的。”我说:“你为什么不告诉老师?”他说:“那样的话,我不是吃亏了?老师,你为什么对我一个人说来说去,大声训我?”经盘查我知道了,原来有这么回事,前几天班上一个大个子男生打了他一下,他告诉了我,我本来就对他很“感冒”,加之我马上就要到另一个班去上课,也就没有多问,然后对他们俩“各打五十大板”进行了处理,所以就有了今天的事情。心理学家认为,

3、每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4中都会经历一段以自我为中心的阶段。这不仅源于人的本能和欲望,而更是由教育的客观环境造成的。小小年纪就有这样的“想法”,我开始反思。第一,每个学生都有颗上进的心,没有哪个学生不想进步,不想做老师眼里的好学生。而我那不问青红皂白的“各打五十大板的”的处理方法,是不是伤害了他的自尊心?是不是我传递给了他失败感?是不是我真的对他“另眼”相看?我稍作思考,为了消除对他的负面影响,达到教育的目的,我马上心平气和地跟他谈。我谈到了上次“各打五十大板”的处理方法的全过程。我告诉他,我不但同时扣了他们德育积分各

4、一分,课后我还私下里找那位先动手打人的同学谈话并批评了他。老师总不可能也打他一下吧。她可是虚心接受老师的批评,态度诚恳地认识自己的错误,再谈到这次的“课间操事件”。我说:“你想一想,他摸了一下你的背,你居然打了他两耳光。你说老师该怎么处理?难道你不该受批评?难道你不该受处罚?难道你不该向他道歉吗?”这时,他的态度好多了,并流下了泪水,他流着泪顺便往楼下吐了一口口水,我马上抓住这一契机进一步教育他。他说:“楼下又没有人经过。”我说:“因为这是上课时间,假若是课间,你吐到了别人的身上,别人冲上来打你,你怎么办?”他才低

5、下头说:“我以后不往楼下吐就是了。”其实,现在的学生,你别看他们年龄不大,可是他们却精得很,他们很会钻空子,他们心里跟明镜似的,也清楚得很,就是需要有人正确的引导。但如果缺少思考和分析,发现问题就横加指责,甚至打骂,粗暴、简单的教育对他们一点用也没有,反而可能会使施教者难堪。4第二,性格冲动易情绪化会把负面情绪带入教育过程中,会给教育带来意想不到的麻烦。部分老师因为某个学生调皮、不听话,或因为没有达到自己的期望,或因为总是与班上的同学发生矛盾,给老师增添不必要的烦恼(像陈浪),就将其定位“坏学生”,一旦发生情况,老

6、师不查问事情的源由,而是凭主观妄加臆断:一定是某某不对,而不是他人不对!而如此盖棺定论,就对其施加批评或处罚。从而导致了一定是陈浪的错,所以出现了上文的“各打五十大板”的处理结果。却不知这样会给他带来身心的伤害,就出现了下次我不能吃亏的意念,从而发生了打别人两耳光的事件,这可不是我们教育的目的啊!我记得央视12套心理访谈节目中,谈到过这样一件事,就是有个学生在班里偷过同学两三次东西,后来,学校里每次丢了东西,老师和同学都怀疑他,甚至就指定这个学生偷的,多么可怕的推论!多么可怕的荒谬逻辑啊!第三,现在的学生跟我们以前

7、大不一样,这是因为信息化的时代,动摇了老师的权威地位,过去的老师很有权威性,在学生们的眼里,老师无所不能、无所不知,学生对老师所讲的话和所要求要做的事,从来不说“不”。而今天的世界刚好倒过来了,大人不了解孩子,老师不了解学生,觉得他们很神秘。他们知道很多甚至连老师都不知道的事情,他们小小的脑袋里无奇不有,五花八门,甚至冒出“我吃了亏”的想法,以及“老师,你为什么总是找我的‘岔子’,对我喋喋不休或大声训斥”的质疑。看来对待学生的错误该换一种教育方式了。我认为在日常的教育中,我们老师应要在有意无意间传递关心学生、爱护学

8、生、喜欢学生并愿与他们和谐相处的信息,使学生真正地感觉到我是受老师欢迎的学生。与学生的关系处理好了,你的教育才有可能好4。这样,当你找学生谈话的时候,他才会觉得老师不是在找他的“岔子”,也不是在对他“喋喋不休”,而是在关心他,爱护他,所以才教育他。如此他才会真正的成为参与教育的“受教育者”,从而达到教育人的目的。教育学生也不能“得理不饶人。”更不能赌气,要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