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语境中的中学文学教育郭涛

后现代语境中的中学文学教育郭涛

ID:34750844

大小:93.68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3-10

后现代语境中的中学文学教育郭涛_第1页
后现代语境中的中学文学教育郭涛_第2页
后现代语境中的中学文学教育郭涛_第3页
后现代语境中的中学文学教育郭涛_第4页
后现代语境中的中学文学教育郭涛_第5页
资源描述:

《后现代语境中的中学文学教育郭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2013年中语会年会参评论文后现代语境中的中学文学教育姓名郭涛学校山西省灵石县夏门中学校联系电话134036529779后现代语境中的中学文学教育郭涛摘要:如今中学文学教育进入了一个尴尬的误区。而20世纪末,21世纪初,席卷了文学等多个科学领域的“后现代主义”的出现,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考问题方式。正是在后现代教育理念的影响下,中学文学教育开始突破以往的传统教育中的障碍,充分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和主体性,教师和学生的关系也演变为平等友好、教学相长的关系。关键词:后现代主义;中学文学教育;师生关系;文学教育观一、中学文学教育误区毋庸置疑,中国的现行教育

2、仍然停留在传统教育的笼罩之下,尽管素质教育开展的轰轰烈烈,但我们也可以清楚的看到应试教育落实的也是扎扎实实。现代主义教育日益成为一种控制世界,培养“完人”教育,而往往忽略了人的个性发展的差异性,忽视了个体的多元多样性及其差异性。作为中学语文课绝不应是仅仅交给学生一些语文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要通过一篇篇凝聚着灵感、激情和思想的文字,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情感、情趣和情操,影响着学生对世界的感受、思考及表达方式,培养学生的灵性与想象力、创造力,并最终积淀成为人的精神世界中最深层最基本的东西,即价值观和人生观。而现今教育学生的主体性都在片面追求学习效率、强

3、调只是的灌输、技能的训练中丧失。教学过程的一味程式化、模式化,使文学教育不但没有成功的塑造人的心灵,反而促成了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的丧失。因此,当现代教育走向后现代研究的重要时刻。而随着文学在中国社会文化结构中的边缘化、文学的社会影响力在逐渐缩小,文学作为中学教育中的主干课程,其吸引力也在悄悄弱化,因此作为中学教育中的文学教育必须作出反应,走出当前的教育困境,使中学文学教育的开展拥有更为宽广的前景和意义。(一)中学语文教材的文学性缺失语文作为最重要的文化载体,有着兼顾文化教育的传统。而作为语文中的文学教育,由于文学本身所要表现和体现的主要功能就是潜移默

4、化地去教育和感化人,因此,它对于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的进步文化,提高国民素质,应该起重要作用。而作为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文学作品,应有浓厚的文化气息,只有这样才能起到的是塑造心灵的作用,而不能是单纯的功利性和工具性。然而由于受现行教育体制的影响,许多中学的语文教材的文学性逐渐丧失,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政治色彩逐渐取代了文学色彩,功利性较浓。“语文教育中的‘文’、‘道’之争的焦点,说到底是语文教育得目的和功能究竟何在。在政治是统帅是灵魂的思潮支配下,不少人认为语文由于和思的不可分割性,更要强调‘道’的决定性作

5、用:要把思教放在语文教学的首位。”[1]打开中学语文教材,文学作品展现给我们的应是浓厚的文化气息,然而语文教师在讲解中,却往往产生偏差讲解的现象。例如在讲解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教师们过多的例行批判封建社会教育制度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束缚,而忽略了对教学模式和提升学生学习的角度来9挖掘。再比如教师在讲解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时,一味得深刻鞭挞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反映了社会的黑暗与腐朽。却忽略了其中的人性的异化问题。其实作者在对主人公的家人们的为了金钱而丢失亲情进行否定和批判的同时,也是对真善美的追求和向往,然而老师在讲解

6、中却因教学参考中没有而只字不提,这不能不说是中学文学教学中的一个悲哀。2.文学意味的淡化。“文学不是呆板得快照和机械的蜡像,不管中国得“文以载道”和西方的“模仿学”之间存在着多大的差异,把文学看作是达到对世界认识的手段,两种理论其实是一致的。它们都要求文学成为人们观照世界或生活规律的一扇窗口”。[2]科学技术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多变性与人文精神的永恒性,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内容的更新,给文化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中学教育作为教育的稍高级阶段,题材要更加广泛,然而语文教学作为最重要的文化载体,长期以来竟不很关心自已负载的文化内容。这种做法,不但损害了语文学

7、习自身的利益,也丢掉了这门古老课程的光荣传统。因此中学语文教材在选文上,要增加选文的文化内涵,注意选取文化内涵比较丰富、深厚的文章。而不是成为科学的理性工具。(二)现行文学教育评价制度的失衡从隋文帝杨坚开科考试,隋炀帝设进士科,科举制正式形成,距今约1400年。如今,考试制度已成为中国选拔人才的一种重要形式。《碑传集三编》中曾说过:生百政治家,不如生一大文学家。何则?政治家与国民以物质上之利益,而文学家与以精神上之利益。夫精神之与物质,二者孰重?且物质撒谎那个之利益,一时的也;精神上之利益,永久的也。而考试的残酷性和评价制度的失衡使中学的现行教育走入

8、了误区,造成了文学教育以考试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在价值取向上表现重功利性,忽视人的个体幸和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