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与宇宙领域(厦门解读)

地球与宇宙领域(厦门解读)

ID:34753914

大小:206.63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9-03-10

地球与宇宙领域(厦门解读)_第1页
地球与宇宙领域(厦门解读)_第2页
地球与宇宙领域(厦门解读)_第3页
地球与宇宙领域(厦门解读)_第4页
地球与宇宙领域(厦门解读)_第5页
资源描述:

《地球与宇宙领域(厦门解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地球与宇宙领域在低幼年段,儿童就从各种媒体接触到“地球”这个名词,科学课程有责任使小学生获得有关地球的更完整的印象,这包括了解地球的概貌和组成物质以及因地球的运动而引起的各种变化。让小学生用探究的方法研究地球物质的性质,不仅可以使他们获得有关的知识,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到探究的乐趣,还可以使他们对习以为常的地球物质“刮目相看”,意识到地球物质的价值和保护它们的重要性。  地球与宇宙还包括天空中的星体,这部分内容为小学生撩起了星空的神秘面纱。他们通过观察、记录太阳和月球的运动变化,探究它们的运动模式,锻炼自己

2、的毅力;他们通过了解人类对宇宙奥秘的探索,认识科学的进步和人类智慧的潜力。这部分内容的教学重点是点燃小学生的求知欲,这远比告诉他们太阳的直径、温度更重要!通过对地球与宇宙有关知识的学习,了解地球、太阳系的概况及运动变化的一般规律,认识人类与地球环境的相互作用,懂得地球是人类惟一家园的道理。1.地球的概貌与地球的物质内容标准学习要求教学建议地球的概貌1.1知道地球的形状、大小。P69六上《我们的地球》1.知道地球是圆球形。2.了解地球的半径、周长、面积,知道地球的大小。1.通过指导学生收集、讨论交流地球形状、大小的资料

3、,组织观看从太空(月球)上拍摄的地球照片,观察地球仪,知道地球的形状是圆球形的(依据小学生水平不提及椭球形)。用汽车爬坡(借助视频),来证明,借助现象-借助工具-直接证明。教材是呈现由古代到现在人们证明地球的形状。和学生2.通过提供地球大小(平均半径或直径、赤道的周长)的数据,与日常事物大小比较,了解地球的半径、周长、表面积,知道地球的大小。1.2知道地球是由小部分陆地和大部分水域构成的。P70三上《水》六上《我们的地球》(为主)1.自然水域的类型,知道地球是由小部分陆地和大部分水域构成的。2.了解地球陆地的概念和地

4、球陆地表面典型的地形地貌。1.通过提供并组织观看地球仪或世界地形地图,大致测量地球仪或世界地形地图上陆地和水域的面积,制作地貌模型(自己小组合作,自由发挥,开发创新能力,材料可以用鞋盒来做,时间可以调节成两课时),绘制平面图描绘地面特征(可以去掉,当拓展),了解自然水域的类型,知道地球表面水域面积比陆地面积大得多。2.根据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观看地球仪或世界地形地图,组织交流地球表面陆地的分布情况,了解地球陆地的概念和陆地有山脉、丘陵、平原、高原和盆地等各种地形。(利用视频解说)1.3知道地球内部有炽热的岩浆。P

5、71六上《我们的地球》1.了解地球内部构造是科学家根据一些自然现象推测出来的。知道地球内部有炽热的岩浆。2.知道地球由地壳、地幔和地核构成的。引入人类钻16公里1.通过组织学生想象地球内部的情景,提供火山喷发现象视频资料,发现地球内部温度高,有炽热的岩浆。(利用视频解说,提供特色:海底火山或喷的最高的火山)2.介绍科学家如何根据自然现象推测地球的内部构造,引导学生用熟鸡蛋类比地球的构造,知道地球由地壳、地幔和地核构成。1.4了解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的历史。P71六上《我们的地球》1.了解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的历史。2.意

6、识到科学是不断完善、发展的,体会科学探究的艰辛。1.通过引导学生收集古代、近代、现代人类对地球形状的猜测、探索与实践的资料,按不同时代整理,了解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历程。2.通过阅读或讲述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的传说、神话、故事,了解人类近代和现代探索地球的历程和所取得的主要成果,意识人类探索地球是在不断完善、发展的。1.5了解地球仪、地图的主要标识和功用。六上《我们的地球》P721.知道地球仪是直观的地球模型。2.了解地球仪、地图的一些主要标识和功用。1.通过讲解地球仪及地图上的赤道、两极、南北半球,

7、了解地球仪、地图的一些主要标识,知道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2.指导学生根据地图的比例尺试算出图上两点的实际距离,通过练习、比赛等方式,了解地球仪、地图一些主要标识和功用。从地表模型(沙盘、楼盘模型携带不方便):过渡到地图(携带方便-电子地图-GPS-3D电子地图,学生查阅自己的学校地址或家中)岩石沙土壤2.1能用不同的分类标准对岩石进行分类。五下《岩石与矿物》P721.了解岩石的共同特征,认识身边常见的岩石的名称和特点。2.能制定简单的分类标准对岩石进行分类。3.能设计探究不同岩石特点的方案,并完成探究活动,区分出不同

8、的岩石。(老师提供几种岩石:花岗岩(厦门特有)、大理石(红和黑)、沙岩、石灰岩进行细致研究)1.通过指导学生观察、描述、交流熟悉的某种岩石,找出岩石的主要特征(如出自地壳天然的,坚硬块状的石头),对其他岩石可采用“像我们熟悉的岩石那样的石头也是岩石”的描述,认识身边常见的岩石的名称,了解岩石的共同特征。同时要对两种不同岩石进行比较,找出它们之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