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习对象的网络课程设计与开发

基于学习对象的网络课程设计与开发

ID:34850667

大小:7.08 MB

页数:78页

时间:2019-03-12

基于学习对象的网络课程设计与开发_第1页
基于学习对象的网络课程设计与开发_第2页
基于学习对象的网络课程设计与开发_第3页
基于学习对象的网络课程设计与开发_第4页
基于学习对象的网络课程设计与开发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于学习对象的网络课程设计与开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基丁.学习对象的网络课程设计与开发1.绪论1.1研究背景网络教育是当今信息时代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其开放性、资源共享性、无时空限制性等诸多优势,为学习者构建了一个随时随地自主学习的环境,它在当代教育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作为网络教育主要手段之一的网络课程,其独具魅力的开放性、灵活性、交互性等优势使其应用范围从远程教学到传统课堂辅助教学己遍地开花,并在各国教育部门的推动下已有长足的发展。在我国,白1999年教育部启动了新世纪网络课程建设工程以来,便迎来了网络课程的春天,网络课程建设如火如荼、百花齐放,这在一定

2、程度上缓和了网络课程的供求矛盾。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世界各国在发展网络课程的过程中都深刻认识到,网络课程的标准化、可重用性对促进网络教育飞跃式的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纵观现行网络课程的建设开发,大部分都是由计算机技术人员与学科教师双方的密切合作来共同完成,这种开发方式,导致了诸多的弊端:内容与平台高度耦合,资源共享性、可重用性、互操作性差,开发效率低,网络开发技术员与专业教师高度依赖等等。笔者调查发现,现有网络课程无论从质量和数量上,都不能满足学习者的需求。无疑,高度个性化、标准化的网络课程是今后长段时间的建设方向

3、,网络课程标准化刻不容缓,也势在必行。上世纪末,“学习对象’’日渐兴起,并得到大家的关注与认可。简单点说,学习对象是支持学习的可重用的数字资源,它具有“颗粒性”,形象点说学习对象就是“一粒粒”的可重用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它属于教学内容,它的可操作性强。它最为诱人的地方在于它的标准性和可重用性,为了实现不同平台之间共享,它的标识和描述遵守相应的元数据规范,因此,它在网络课程中容易定位、读取、查询、组合、共享。目前,国际上有许多学术项目都致力于研究学习对象相关标准及其实施,如加拿大的EduSource、欧洲的UBP、澳

4、大利亚的DNA、硕士学位论文美国的MERLOT、英国的jISCIE等。在教育技术标准化方面,不少国家、企业、机构等长期致力于技术标准的研究与开发,并已产生了一些成果。其中基于XML和API(应用编程接口)技术的SCROM标准,综合了其他标准的许多优点,为国内外广泛推崇,是目前课程制作中最具权威的标准,在网络课程的建设中有着良好的可操作性。综上所述,相关技术与理念的成熟为新一代的网络课程发展带来了契机,也使得网络课程的建设有着更高的起点。因此,在原有网络课程的基础上,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拿来引进以设计具有良好可扩展

5、性、共享性、重用性等特点的网络课程是可行的。本课题拟在这方面作一些尝试。1.2研究现状1.2.1国内现状1999年,教育部启动新世纪网络课程建设工程,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项目”的经费,重点支持若干所高等学校网络教育学院的网络课程建设和应用,以期实现资源共享。2000年5月,高教司下发了《关于实施新世纪网络课程建设工程的通知》(教高司[2000]29号),提出我国新世纪网络课程建设工程的主要目标是用大约两年的时间,建设200门左右的基础性网络课程、案例库和试题库。同年,教育部远程教

6、育资源建设委员会颁发了《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试行),力图使教育信息标准化。2000年底,教育部高教司联合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十余所高校成立中国现代远程教育技术标准化委员会,致力于制订和修改我国网络教育标准。随着国家对网络课程在政策上的重视以及经费上的大力投入,网络课程雨后春笋般地发展。尤其自从教育部于2003年4月启动了精品课程建设项目以后,我国网络课程的建设更是进入了一个高速繁荣期,截止至2008年2月,教育部和有关机构已建设了300多门新世基于学习对象的网络课程设计与开

7、发纪网络课程、1700多门国家精品课程以及高校网院的2万多门网络教育课程。①这一时期可谓硕果累累,各种理论、技术也竞相提出、百花齐放:何克抗教授提出了网络课程开发的3种教学设计理论和4种信息技术②,谢幼如教授认为网络课程应该由八大系统构成@,魏志慧等人提出了关于网络课程评价的5个纬度、47个指标体系④等等。在企业领域,国内一些大型企业如华为、海尔、思科等都在早些年间已逐步开展了自己的网络学堂用于员工培训。然而,按照金伯格(Ginsburg,1998)等人将网络课程分为三代的观点⑤,经笔者调查发现,我国现阶段的大部

8、分网络课程仍处于第二代并向第三代发展,更有一部分仍处在第一代。目前国内只有少部分网络课程具备网上交谈室、电话会议、视频会议等同步双向交流系统。而在标准化方面,在笔者所取103个样本网络课程中,竟无一遵循了某个数字化学习标准,国家于2000年颁布的《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如同虚设。各网络课程的开发各自为政、松散封闭,导致了资源利用率低、检索性不强、共享性差等种种弊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