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企业技术创新管理探讨与实践

建筑企业技术创新管理探讨与实践

ID:34852379

大小:2.08 MB

页数:44页

时间:2019-03-12

建筑企业技术创新管理探讨与实践_第1页
建筑企业技术创新管理探讨与实践_第2页
建筑企业技术创新管理探讨与实践_第3页
建筑企业技术创新管理探讨与实践_第4页
建筑企业技术创新管理探讨与实践_第5页
资源描述:

《建筑企业技术创新管理探讨与实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1页第1章绪论?党中央、国务院站在时代发展的高度,科学把握经济全球化和新科技革命趋势,确定了自主创新的国家战略,提出了到2020年把我国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的宏伟目标,把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作为加强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突破口和重大举措。我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把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转向了企业。此次强调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就是要使企业成为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把研发和生产

2、统一起来。所以说,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是我国科技发展战略的重大调整,是多年来科技改革和发展的经验总结。由此,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其创新的动力来至于何处?应该制定什么样的发展战略?选择什么样的研发方向和项目满足企业发展战略的需求?采取什么样的组织模式开展研发活动?研发项目如何进行过程控制等等都值得我们探索与实践。作为一名企业的科技创新参与人员,有义务、有责任做好科技研究开发项目管理的探索工作,更好地落实国家将企业树为创新主体的战略规划,以便实现到2020年把我国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的宏伟目标

3、11.1研究背景上世纪80年代,我国生产和研发体系基本分开,高校和科研院所不生产,企业不研发,这种格局带来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科技成果转化难。到90年代,国家提出加速科技成果转化,许多高校成立了校办企业转化成果,但经济与科技脱节的矛盾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我国部分高校和科研院依旧将技术成果封存在实验室里。在技术成果封存的背后,高校和科研院也有自己的“考虑”。他们希望通过技术加资本的方式,把这些技术成果进行产业化。产业化资金由合作伙伴提供,高校和科研院以技术入股的方式成立公司,参与相关产品的开发,通过这种方式充分实现互动,方

4、便对企业的监控;今后企业的收益,又能进~步促进高校和科研院的发展。与高校和科研院对技术成果产业化的这番理解和做法相对应的,是企业充当技术创新主体的国家战略。而中央对高校校办企业转制问题的一个明确态度,就是大学和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2页科研院所的任务是培养人才和科学研究。从技术成果(发明专利)到产业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基础研究成果离产业化还很遥远。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研发成果经常是拿到科技进步奖就到此为止,这只是叫“发明”。而技术创新必须要实现商业化,变成产品。美国经济学家认为,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产生作用必须采取产

5、品形式。实际上,技术创新活动本质上是一个经济过程。企业由于生存发展的需要有创新的动力,能有目的的把~些技术变成产品,而不是单纯追求技术指标。在这一点上,这是企业与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最大不同。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研究开发活动关注的是学术研究,注重技术参数、指标的先进性,对市场需求和规律缺乏深入的了解和把握,其成果在生产成本、产品定位上常常难以达到产业化的要求;另外,由于高校和科研院所不具备企业生产工艺装备,许多科研成果只能束之高阁。这是多年来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的根本原因。因此,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不仅仅是提升自主创新

6、能力,更是社会面临的深刻变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经济活动的主体,是科技与经济结合的有机载体,也是国家技术创新能力的基本载体。创新只有以企业为主体,才能真正坚持市场导向,反映市场需求。有了产品开发,就会对上游基础研究产生需求,企业也会主动地到高校、科研院所找技术源头,这样创新产业链才能真正打通。从国家发展战略上看,突出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也就在经济与科技之间找到了交会点,以此为突破口“盘活”国家创新资源。另外,从世界各国发展的经验来看,各国的核心竞争力主要是通过企业体现出来的。美国的通用、微软,德国的大众、西门子

7、,法国的雷诺、阿尔斯通,日本的丰田、索尼,韩国的现代、三星,正是这些企业成为国家技术创新的基本载体,甚至一定程度上成为了这些国家的形象标志。因此,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也就是提高国家核心竞争力。从现实情况看,我国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还需要若干年的发展过程。目前高校和科研院不但不能退出技术创新,还应该加强核心技术和竞争等共性关键技术的研究,帮助企业尽快成为技术创新主体。至于产业化,还是应该交由企业在政府的指引、指导和政策的扶持下去实现。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是中国唯一~家集桥梁科学研究、勘测设计、工程施工、机械制造四位一

8、体的大型工程公司,具备在各种江、河、湖、海及恶劣地质、环境条件下修建各类型桥梁的能力。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3页迄今,公司在国内外设计建造了1100余座大桥,总里程1200余公里,并先后参加了铁路干线和高等级公路建设。修建了一大批精品名优工程,获得了一大批奖项,其中,获国家科技进步奖26项,詹天佑大奖10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