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面工程常见渗漏部位原因分析与治理措施

屋面工程常见渗漏部位原因分析与治理措施

ID:34859394

大小:28.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3-12

屋面工程常见渗漏部位原因分析与治理措施_第1页
屋面工程常见渗漏部位原因分析与治理措施_第2页
屋面工程常见渗漏部位原因分析与治理措施_第3页
屋面工程常见渗漏部位原因分析与治理措施_第4页
屋面工程常见渗漏部位原因分析与治理措施_第5页
资源描述:

《屋面工程常见渗漏部位原因分析与治理措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屋面工程常见渗漏部位原因分析及治理措施  摘要:建筑工程项目迅猛发展,工程质量逐年提高。影响工程质量的原因有多方面,而屋面渗水是非常普遍的质量问题,屋面渗漏水可能发生在屋面的任何部位。文章作者根据自己多年来的工作经验,在此对屋面渗漏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简要的分析,并提出治理该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建筑工程;屋面渗漏原因;预防渗漏措施  屋面渗漏是建筑行业最为头疼的质量问题,屋面一旦出现渗漏问题,将会导致墙体受潮,还会有雨水渗出,会使室内墙面变色发霉、起皮,甚至室内积水,影响到屋内装修。出现屋面渗漏的原因很多,应该从设计、施工、

2、监理、验收等各个环节进行控制,有效防止屋面裂缝的产生。  1屋面工程常见的渗漏部位及预防措施  1.1顶层顶棚同内墙壁交汇处内侧面层,在下雨天出现局部或条状潮湿、渗水珠,甚至滴水漏雨。(1)原因分析。①屋面板与女儿墙缺乏牢固拉结,基层松动,引起层面防水层同结构层脱离或拉裂防水层,雨水在压力作用下顺缝隙或结构毛细孔隙流入,造成渗漏。②防水卷材收口处张口、没粘钉牢,封口砂浆开裂、剥落,木砖、木条腐烂,造成雨水沿缝口流入防水层同基层之间,渗入结构层。雨过天晴后,余留在夹层中的水分在阳光的照射下,产生温升、蒸汽蒸发,鼓起防水层,使防水

3、层同基层脱离面积不断扩大,防水层失去防水作用。③在做防水层前,没在充分清理基层,防水层同基层之间开始就没有粘结好,或转角处钝角没有做好,防水层胎体有钝角处铺贴未到位或多余,造成转角处防水层紧绷或皱缩在一起,没有发挥防水层作用,经过雨水冲刷,高温烤热,造成防水层破裂。(2)预防措施。①注重结构质量:从基础开始到主体结构、屋面结构层都应按规范及操作规程施工好每一道工序。使屋面结构在完成施工工序后,未做防水层之前,已基本具备防水要求。②注意屋面施工工艺间歇:从结构整体层到找坡层到防水层、保护层过程,保温层做好后的含水率、容重控制在指

4、标范围内,遇保温层做好后下过雨,天刚转晴时,不可马上做找平层和防水层,以防止保温层中多余水分被防水层胎体覆盖在保温层中,在温差作用下形成蒸汽蒸发,鼓裂防水层胎体。另一种情况是保温层、找平层做好后很长一段时间才做防水层,如果这段时间是以晴天为主,在做防水层之前3~5天应进行表面灰尘清理,以免影响防水层同基层的粘结。③注意剪裁适量的防水胎体长度及面积,尤其在转角处要估计好,使胎体刚好服帖在层面基层上,形成牢固粘结,同时注意防水卷材在收口处的粘结。④屋面上的女儿墙和屋面外墙与屋面砼接角外的砼必须高出屋面板200-300MM并与屋面板

5、同时浇灌,阻止水从该处渗漏。⑤屋面砼必须一次浇灌,施工中由于砼浇灌时间间隔过长而造成的施工冷缝决不允许出现。  1.2屋面流淌、起鼓、开裂造成渗水。(1)原因分析。①基层未清理干净,卷材胎体耐热度、抗拉力、不透水性等材质未达到指标要求而造成卷材起皱、开裂。②保温层中在、有过量水分,未按规定设置排汽道、排汽孔,而引起卷材胎体起鼓、脱离基层,进而造成开裂、渗水。③温度变化,使屋面板产生胀缩,引起板面产生裂缝,卷材搭接长度不够,在温差作用下,卷材收缩后接头开裂、翘起,卷材老化龟裂,水泥砂浆本身质量差等引发不规则的裂缝。(2)预防措施

6、。①找平层应平整、清洁、干燥,冷底子油涂刷均匀,是防止防水层脱层的主要原因。②在屋面保温层内纵横间距6m设置排汽道,屋面每36m2设置1个排汽孔,并将排汽孔做好防水处理,各排汽孔、道连贯畅通,以便保温层中过量水分从排汽道中溢出而不致鼓起防水层。③原材料在运输和贮存过程中,应避免水分侵入,尤其防止卷材受潮,施工时注意掌握天气变化,不在雨天、大雾、大风或风砂天施工,天晴时连续作业,一气呵成,以减轻防水层起鼓。④在应力集中、基层变形大的部位,先干铺一层卷材作缓冲层,减轻基层应力、温差变化变形而导致防水层伸缩拉裂。⑤找平层同保温层相配

7、合设分格缝,缝宽20mm,以有效减轻因荷载徐变温差作用引起应变而导致防水层破坏性拉裂。  1.3屋面水落口、天沟渗漏。(1)原因分析。①水落口管道四周在结构层部位未堵塞密实,没有紧贴基层,端口没有管道箍卡固定,管口四周结构松动造成渗水。②连接水落口的各层卷材和附加层,未伸入水落口杯内壁上,或未均匀粘贴。③天沟纵向长坡太小,有倒坡现象,天沟找坡不平滑,有凹凸,天沟同屋面结构层高低交接处的侧壁没有用细石混凝土、水泥砂浆做密实,形成天沟积水、漏水。(2)预防措施。①屋面做好结构层,放置水落口时,应将水落口固定好,下端用卡箍固定在结构

8、墙上,上端紧贴屋面结构层,端口要比做好防水层的屋面低20mm,落水口四周用细石混凝土堵塞密实,如空隙太大,应在屋面底板吊模浇捣密实,做出半径为100mm光滑圆弧,再做防水层。②水落口四周,应加铺一层卷材附加层,然后在其上做屋面防水层,附加层及防水层收口处应伸入落水口杯内壁并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