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鼠肠道菌群构成与肥胖易发性的研究

小鼠肠道菌群构成与肥胖易发性的研究

ID:34912068

大小:2.17 MB

页数:47页

时间:2019-03-14

小鼠肠道菌群构成与肥胖易发性的研究_第1页
小鼠肠道菌群构成与肥胖易发性的研究_第2页
小鼠肠道菌群构成与肥胖易发性的研究_第3页
小鼠肠道菌群构成与肥胖易发性的研究_第4页
小鼠肠道菌群构成与肥胖易发性的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鼠肠道菌群构成与肥胖易发性的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分类号密级硕士学位论文题目:小鼠肠道菌群构成与肥胖易发性的研究英文并列题目:ResearchofGutMicrobiotaCompositionAndObesityPropensityinMice研究生:李丽婷专业: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研究方向:食品营养与功能因子导师:乐国伟教授指导小组成员:施用晖教授、孙进副教授学位授予日期:2015年06月答辩委员会主席:陈永泉江南大学地址:无锡市蠡湖大道1800号二○一五年六月独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

2、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本人为获得江南大学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签名:^日期: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江南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江南大学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并且本人电子文档的内容和纸质论文的内容相一致。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也遵守此规定。签名:令叫导师签名:曰期:摘要摘要人体肠

3、道中庞大的微生物群落与宿主互惠共生,在机体能量的获取、脂肪代谢的调控以及慢性炎症的发生等方面起重要作用,与肥胖和代谢综合征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小鼠摄取高脂膳食可产生肥胖抵抗(DIO-R)和肥胖易感(DIO-P)两种表型,探究其肠道菌群有利于阐明肥胖产生机制,对提出干预肥胖的营养手段具有重要意义。将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标准饲料饲养,NC)和高脂饲料组,7周后将高脂组分为肥胖抵抗组(DIO-R)和肥胖易感组(DIO-P)。在实验起始(0周)、肥胖发展的早期(7周)、中期(17周)和末期(27周),利用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T-RFLP)和定量PCR检测粪

4、便菌群结构,并测定短链脂肪酸含量;在7、17和27周分别处死部分小鼠,分析血液脂多糖(LPS)和炎性因子水平,检测回肠上皮TLR4、GPR41、Fiaf、Zo-1、Occludin和Muc2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DIO-P组7周后体重显著高于另两组(P<0.05),DIO-R组体重在中后期逐渐高于NC组(P<0.05);DIO-P组肠道菌群与NC组和DIO-R组差异明显,多样性和稳定性下降,同时乳杆菌(Lactobacillus)、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Akkermansiamuciniphila丰度下降,而脱硫弧菌(Desulfovibri

5、o)、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aureus)、阴沟肠杆菌(Enterobactercloacae)丰度上升;DIO-R组这几种菌的含量在早期变化不明显,中后期逐渐趋向DIO-P组特征。试验起始时DIO-R组和DIO-P组小鼠肠道菌群构成存在显著差异,与肥胖发生具有显著相关性。与NC组相比,DIO-P组粪便乙酸、丁酸含量在7周后显著降低,而丙酸显著升高(P<0.05),在前期与DIO-R组差异显著(P<0.05),而后期无显著差异。DIO-P组血液LPS在7周后显著高于NC组(P<0.05),在7周和17周时显著高于DIO-R组(P<0.05)。回肠

6、TLR4(LPS受体)和GPR41(短链脂肪酸的受体)基因表达在DIO-P组显著高于DIO-R组(P<0.05),说明肠道可能出现炎性反应和短链脂肪酸代谢异常;Fiaf介导信号参与脂肪分解、抑制脂肪合成,DIO-P组该基因表达显著低于DIO-R组(P<0.05)。Zo-1、Occludin和Muc2三个基因与肠粘膜屏障完整性有关,DIO-P组这三个基因的表达显著低于DIO-R组(P<0.05),说明肥胖易感组的肠道屏障可能受损。ELISA分析显示DIO-P组小鼠血液促炎性细胞因子显著上升(P<0.05),而抗炎性细胞因子含量显著下降(P<0.05),说明发生了慢性系统

7、性炎症。总之,本研究说明小鼠在高脂膳食下肥胖的易发性与肠道菌群有密切的联系,肠道菌群影响肥胖易感的机制可能与损伤肠黏膜屏障、诱发炎性反应和扰乱脂代谢有关。关键词:肠道菌群;高脂膳食;肥胖抵抗;肥胖易感IAbstractAbstractGutmicrobiotaplaysanimportantroleinenergyharvest,alteringadiposemetabolismandinflammationinhost.Itissensiblethatgutmicrobiotaiscloselyrelatedtothedevelopmentofob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