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苕溪渔隐丛话》苕溪渔隐丛话》对北宋诗史的建构

《苕溪渔隐丛话》苕溪渔隐丛话》对北宋诗史的建构

ID:34956620

大小:767.93 KB

页数:61页

时间:2019-03-15

《苕溪渔隐丛话》苕溪渔隐丛话》对北宋诗史的建构_第1页
《苕溪渔隐丛话》苕溪渔隐丛话》对北宋诗史的建构_第2页
《苕溪渔隐丛话》苕溪渔隐丛话》对北宋诗史的建构_第3页
《苕溪渔隐丛话》苕溪渔隐丛话》对北宋诗史的建构_第4页
《苕溪渔隐丛话》苕溪渔隐丛话》对北宋诗史的建构_第5页
资源描述:

《《苕溪渔隐丛话》苕溪渔隐丛话》对北宋诗史的建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苕溪渔隐丛话《苕溪渔隐丛话》》》对北宋诗史的建构》对北宋诗史的建构——以元祐诗学话语为中心[[[提要[提要]]]文学史的形成],实际上是一个不断建构的过程;但当我们阅读的时候,却难以感知这种建构,后人的论断总是不断淹没以及重构前人的观点。本文在元祐诗学的语境下,遵照《苕溪渔隐丛话》的论述来重构北宋诗史,即试图通过一次近距离的体察来接近文学创作与诗学论说的现场,并分析其呈现方式所关涉的文化制约力。另一方面,元祐诗学代表了北宋诗学发展的最高成就,在建构诗史的过程中也在拆解自身、审视自身,通过这一评价体

2、系亦能使我们了解元祐诗学的发展路径。[[[关键词[关键词]]]《苕溪渔隐丛话]》;北宋诗史;元祐诗学话语ThePoeticHistoryofNorthernSongDynastyReconstructedbyTiaoxiYuyinConghua:YuanyouPoeticdiscourseastheCaseAbstractTheformationofliteraryhistory,infact,isanongoingprocessofconstruction.Butwhenwetrytoread,it’

3、sdifficulttoperceivesuchaprocess.Theargumentofthesuccessorsalwaysreshapeaswellasreconstructthepointsofviewoftheirpredecessors.InthecontextofYuanyoupoeticdiscourseandinaccordancewiththeTiaoxiYuyinConghua,thisthesisintendtocometoaclose-upobservationtoappre

4、ciatetheliterarydiscourseandthesceneofthepoetics.Thereforewecananalyzethepresentmannerthroughtheculturalconstraintswhichplayaroleintheformationofliteraryhistory.Ontheotherhand,viewedasthehighestachievementsinthedevelopmentofNorthernSongpoetics,Yuanyoupoe

5、ticdiscourseisalsodismantlingitselfandlookingatitselfinthesameprocess.TheevaluationsystemwillenableustounderstandthepoeticdevelopmentofYuanyouperiod.Keywords:TiaoxiYuyinConghua;thepoetichistoryofNorthernSongDynasty;Yuanyoupoeticdiscourse目次引言1一重述历史的权力——南宋

6、士大夫的文化焦虑3(一)历史主义的考据倾向及陶杜典范的被接受61胡仔的正史观62陶杜典范的被接受8(二)“谏”的传统与苏轼典范91谏官的传统——从杜甫到胡舜陟92《丛话》劝世的诗学观及苏轼典范11二经典的镜像——元祐诗学对陶杜经典的建构14(一)宋人的“南山”161苏轼解读陶渊明形象162苏轼对陶诗美学的论定18(二)宋人与杜诗191杜诗的诗史定位212杜诗的美学特质22三元祐诗学对北宋诗史的建构23(一)元祐诗学视阈中的宋初诗坛231白体与晚唐体的缺席及元祐诗学对西昆体的指摘232宋初的其他诗人26(

7、二)元祐诗学视阈中的宋诗变革271元祐诗学视阈中的欧阳修文学集团27(1)欧阳修的传统与开创28(2)梅尧臣、苏舜钦与石曼卿的创作302元祐诗学视阈中的王安石32(1)确立一种经典32(2)“谁怜直节生来瘦,自许高才老更刚”35(3)技巧型诗学的发端36(三)元祐诗学视阈中的苏门文学集团381苏轼典范38(1)重新构建的人生范型38(2)元祐诗学对苏诗的评价492黄庭坚与江西诗派43(1)前期元祐诗学语境中的黄庭坚44(2)后期元祐诗学语境中的黄庭坚463元祐诗学语境中的其他苏门文人46(四)不可躲避的

8、嬗变——胡仔时代对元祐诗学的完善471对黄庭坚诗学体系的继承与批判492强调杜诗经典51四结语51五参考文献57六致谢58引言文学史家提及北宋诗歌的发展理路时,大体都会征引方回(1227—1306)《送罗寿可诗序》(《桐江集》卷三十二,《宛委别藏》本)中的归纳,概括起来便是:宋初有白体、晚唐体、西昆体,欧阳修、梅尧臣、苏舜钦由晚唐上溯盛唐之太白、中唐之昌黎,其后苏轼、王安石别开畛域,经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而以江西一派一统诗坛。目前通行之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