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川龙之介与鲁迅作品比较研究

芥川龙之介与鲁迅作品比较研究

ID:34965719

大小:3.04 MB

页数:46页

时间:2019-03-15

芥川龙之介与鲁迅作品比较研究_第1页
芥川龙之介与鲁迅作品比较研究_第2页
芥川龙之介与鲁迅作品比较研究_第3页
芥川龙之介与鲁迅作品比较研究_第4页
芥川龙之介与鲁迅作品比较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芥川龙之介与鲁迅作品比较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学校代巧分类号:10140公开^=4031230679座宴乂fLIAONINGUNIVERSITY硕±学位论文THESISFORMASTERDEGREE>i?,—>'‘..论文题目.芥川龙之介与鲁迅作品比较化究^Acomparativestudybetween巧文述目:unosuke^dAkutagawa^yLuXun4¥〇rks论文作者:张婉煎指导教师:刘方善教授专业;比愁义学与化巧专举—完成时间:二〇有年书月狂宁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

2、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的,不包含其他个人。论文中取得的研究成果除加W标注的内容外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不包含本人为获得其他学位而使用过的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进行了标注。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并表示谢意承担。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年月>曰户:3]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口或机构送交学位论文的原件、复印件レ。和电子版,允许学位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迁宁大学可ッ

3、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W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学位论文。学校须按照授权对。学位论文进行管理,不得超越授权对学位论文进行任意处理保密()。(保密:请在括号内,在年后解密适用本授权书,‘‘,划V)或1本授权人签名:指导教师签名:曰期:>r年月>5曰曰期:个年:月心曰|叫])))申请辽宁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芥川龙之介与鲁迅作品比较研究AcomparativestudybetweenAkutagawaRyunosukeandLuXunworks作者:张婉煦指导教师:刘立善教授专业:比较文学与

4、世界文学答辩时间:2015年5月23日二○一五年五月·中国辽宁摘要芥川龙之介(1892~1927)是日本近代文学史上,特别是20世纪初的日本文坛上最具代表性的作家之一,是“新思潮派”的扛鼎人物。作为一名以高产闻名的作家,芥川在他短暂的三十六年人生中,留下了超过150篇令人惊叹的小说,以及大量的杂文、诗歌、游记等。其中,最为人熟知和深思的便是他所写下的百余篇短篇小说。他的短篇小说题材广泛、语言精炼、内容丰富,情节新奇,且常带有深刻寓意,十分关注社会中人性的丑恶,却极少出现直接评论,这些特点为他赢得“鬼才”的美誉。芥川的作品不仅影响到日本文坛的发展,而且撼动了世界文坛

5、对人性的追根溯源。他辞世后,日本设立了“芥川奖”来纪念和缅怀芥川对日本文坛的贡献,这一奖项从某种意义上也将芥川对文学创作的精神延续了下来,从文坛地位来看,这一奖项也说明了芥川在日本文坛的泰斗地位。鲁迅(1881~1936)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樟寿,字豫才,后改名周树人,“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鲁迅起初立志做一名“救人性命”的医生,想为乱世中的国家贡献一份力量,承担“救死扶伤”的责任,然而,在为着医学东渡日本留学期间,他猛然发现国家之命在于人民,人民之命在于精神,于是弃医从文,由立志拯救国人性命转变为立志拯救国人的精神。1918年,鲁迅参与

6、《新青年》编委,此后一发不可收拾,笔耕不辍。他的小说用辛辣幽默的方式,讽刺和抨击当时黑暗的封建社会,旨在唤醒愚钝懦弱冷漠的国人,他的杂文和论文可以称得上是匕首和投枪,在那样一个社会环境下发起对封建旧社会、黑暗统治的抗争。在他“苦难”的一生当中,凌厉的笔锋一直是他前进的号角,凭着一身对压迫和苦闷的反抗的决心,用自己的文字对那个“吃人”的封建社会发出挑战,用他的精神唤醒着沉睡的无知的民众。芥川与鲁迅在思想和精神方面的瓜葛不言而喻,他们的作品也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生长背景的相似,经历苦难的某些一致,不被人理解的孤独都深深地影响着两位作家作品的命运。通过他们的作品我们能

7、感知的不仅仅是文学,他们的文艺思想和作品倾向都是在相似中夹杂着独特之处,本文就是以这样的视角去比较芥川与鲁迅文学作品的独到见解。本文将两位作家的作品作为研究对象,从四个方面逐步推进比较研究。第一,从作品本身的内容和主题入手,将对社会的讽刺和人性的抨击相区分,通过《河童》I和《狂人日记》的对比寻求两人在社会问题上的共鸣,体现两人的作品对当时社会环境的关注和抨击。第二,引入人性的观点,体察两位作家用何种方式表达自己内心对人性的判别,探讨社会异化下“他人”和“我”的从心理到外在的变化,前者以《鼻子》《母》对比《祝福》,后者以《罗生门》《火男面具》对比《阿Q正传》,寻找“

8、他人”人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