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plc在线筛选芳香新塔花中抗氧化活性成分及其化学成分的分离与活性研究

hplc在线筛选芳香新塔花中抗氧化活性成分及其化学成分的分离与活性研究

ID:34983333

大小:4.65 MB

页数:114页

时间:2019-03-15

hplc在线筛选芳香新塔花中抗氧化活性成分及其化学成分的分离与活性研究_第1页
hplc在线筛选芳香新塔花中抗氧化活性成分及其化学成分的分离与活性研究_第2页
hplc在线筛选芳香新塔花中抗氧化活性成分及其化学成分的分离与活性研究_第3页
hplc在线筛选芳香新塔花中抗氧化活性成分及其化学成分的分离与活性研究_第4页
hplc在线筛选芳香新塔花中抗氧化活性成分及其化学成分的分离与活性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hplc在线筛选芳香新塔花中抗氧化活性成分及其化学成分的分离与活性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符号和缩略词说明缩写英文全称HPLCHighPerformaneeLiquidChromatographypHPLCPrepairedHighPerformanceLiquidChromatography1HNMRProtonNuclearMagneticResonance13CNMRCarbon13NuclearMagneticResonance1HSQCH-DetectedHeteronuclearSingle-QuantumCoherence1HMBCH-DetectedHeteronuclearMultiple-Bond

2、CorrelationUVUltravioletVisibleSpectrumIRInfraredAbsorptionSpectrumBHTButylatedHydroxytolueneBHAButylHydroxyAnisdMDAMalondialdehyde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Radical2,2-DPPHDiphenyl-1-(2,4,6-Trinitrophenyl)HydrazylABTS2,2'-Azinobis-(3-Ethylbenzthiazoline-6-Sulphona

3、te)MICMinimumInhibitoryConcentrationIC5050%InhibitionConcentrationIHPLC在线筛选芳香新塔花中抗氧化活性成分及其化学成分的分离与活性研究摘要慢性疾病的形成与人体内的自由基息息相关,包括糖尿病、艾滋病、心血管疾病和衰老等。由于合成抗氧化剂的副作用,人们越来越倾向于高效、无毒的天然抗氧化剂。目前用于测定植物抗氧化剂的方法虽然不少,但是缺少快速检测的方法。本文以芳香新塔花为研究材料,建立了一种新的在线筛选方法快速检测植物提取物中抗氧化活性化合物,并目标分离筛选得到的化

4、合物,为从天然产物来源中寻找和发现新型药物提供新的途径。由于芳香新塔花化学成分研究尚不深入,为此我们对其化学成分进行了系统的分离并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活性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优化了硫酸高铈法测定抗氧化活性成分在不同酸性介质、温度、反应时间、pH值、甲醇和乙腈体积分数对测定结果的影响,优化条件为:以硫酸作为酸性介质,pH为1,温度为室温,反应时间为20s,甲醇和乙腈作为溶剂对体系几乎没有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测定了不同抗氧化活性物质的抗氧化活性,为模拟硫酸高铈在线筛选天然产物抗氧化性成分研究提供数据参考。2.建立了快

5、速筛选复杂混合物中抗氧化活性成分的HPLC-Ce(SO4)2在线检测系统,检测部分优化设置为:流动相流速为1mL/min,Ce(SO4)2流速为0.2mL/min,反应圈长度为3m。应用此系统分析了芳香新塔花中的抗氧化活性成分,并对在线筛选得到的化合物进行了目标分离。利用各种手段,从中分离得到9个具有抗氧化活性的物质,经核磁共振对其解析,确定化合物分别为原儿茶酸(FT-1),迷迭香酸(FT-2),咖啡酸(FT-3),木犀草素(FT-4),乔松素-7-O-芸香糖苷(FT-5),黄芩素(FT-6),山奈素(FT-7),槲皮素(FT-

6、8)和芹菜素(FT-9),其中化合物FT-4,FT-5,FT-6和FT-9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与HPLC-DPPH法相比,分辨率高、与抗氧化活性物质反应迅速、筛选试剂稳定等优点,具有更广泛的适用性。3.建立了循环制备液相色谱分离芳香新塔花中的化学成分,综合利用各种分离技术(硅113胶、中压制备液相色谱及制备液相色谱)和波谱鉴定方法(HNMR、CNMR、HSQC、HMBC、ROESY、UV)从芳香新塔花中分离得到14个单体化合物,分别为云杉素(FT-10),II金雀异黄酮(FT-11),IrisdichotototinD(F

7、T-12),金合欢素-7-O-芸香糖苷(FT-13),白杨素-7-O-芸香糖苷(FT-14),4-羟基苯乙酮-4-O-β-D-芹糖-(1→6)-β-D-吡喃葡萄糖苷(FT-15),4-羟基-3-甲氧基苯乙酮-4-O-β-D-芹糖-(1→6)-β-D-吡喃葡萄糖苷(FT-16),Polybotrin(FT-17),1-O-对羟基肉桂酰单甘油酯(FT-18),5-羟甲基-2-呋喃甲醛(FT-19),金合欢素(FT-20),白杨素(FT-21),6,8-二-C-β-D-葡萄糖白杨素(FT-22),邻苯二甲酸二丁酯(FT-23),其中化

8、合物FT-10~12,FT-15~19,FT-22~23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4.采用96孔板法测定分离得到的单体化合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并对目标分离得到的具有抗氧化活性物质的化合物进行体外抗氧化活性实验(DPPH法和ABT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