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释迦牟尼

重读释迦牟尼

ID:34984331

大小:292.50 KB

页数:72页

时间:2019-03-15

重读释迦牟尼_第1页
重读释迦牟尼_第2页
重读释迦牟尼_第3页
重读释迦牟尼_第4页
重读释迦牟尼_第5页
资源描述:

《重读释迦牟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重读释迦牟尼—自净其心  陈兵著  第一章生死事大——抓紧人生根本问题(2)  一、《箭喻经》的故事(3)  二、“诸受皆苦”——直面人生缺陷d(7)  三、流转三界,苦无了期(18)  四、人身难得,当度生死(23)  第二章缘起法则与染净因果——释迦牟尼思想之纲宗”:,(30)  一、释迦的辩证法——缘起法则(31)  二、四圣谛(35)  三、十二因缘(45)  四、中道及对诸邪见的批判(50)  第三章业、因果与伦理教化(54)  一、“业力不可思议”(54)  二、业力因果定律(60)  三、释氏业力论的伦理教化价值(73)  第四章“心为法本”——释氏对心的高度重视(77)  

2、一、从“心尊心使”到“万法唯心”(78)  二、自知其心,自宰其心,自净其心(86)  第五章“如实知见”——释氏哲学观的心髓(92)  一、“三科”、“六大”——释氏的宇宙结构论(93)  二、三法印——释氏哲学观的宗要(99)  三、空、无相(111)  四、真如、实相、如来藏(118)  第六章慈悲、平等、报恩——释迦的伦理情怀(126)  一、慈悲喜舍(126)  二、从四姓平等到众生平等—(132)  三、“知恩报恩”””(137)  第七章三学六度——严整的修证体系(142)  一、三十七道品(143)  二、出家僧尼的修道生活(150)  三、六度四摄,(155)  第八章“

3、现法喜乐”——释迦关于过好世俗生活的  教诫小(162)  一、合理的居家生活(163)  二、合理的社会与理想的人间,(168)  结语:释迦牟尼思想的深刻启示(175)  序论作为历史人物的释迦牟尼  在最有影响的世界性思想大家中,释迦牟尼在生前身后所受到的尊崇敬仰,可以说是举世瞩目。近三千年以来无数佛教徒把他奉为圣哲、导师和楷模,甚至看成是一位超人或神明。尤其是在大乘佛教界,释迦牟尼被普遍看作法力无边、无所不知、永恒存在的超级神仙,有“大觉金仙”之称。人们用金银玉石精心为释迦牟尼造像,以表达对这位心中偶像的虔诚敬仰,从而创造出许多国宝文物、高级艺术品。这一工作直到今天尚在继续进行,新

4、近造成的香港天坛大佛和无锡马山青铜大佛,其高大与精美,乃前所未见。释迦牟尼的遗骨舍利,成为佛教圣物,被用镶满宝石的金玉棺龛层层包装,供人礼拜供养,其出巡展示时万众瞻拜哀感的盛况,令人叹为观感。在世界各地大大小小的佛教寺庙里,香烟燎绕中或香花簇拥中,无数善男信女向释迦牟尼像顶礼膜拜。多数中国老百姓,大概主要从《西游记》塑造的如来佛形象去认识释迦牟尼,将他视为神祗,殊不知他是个实实在在的历史人物。  尽管古印度人的历史观念极为淡薄,没能留下多少史料,但释迦牟尼的生平,还是有不少文字记载,他“有力的人格在印度文学中留下了比任何其他导师或君王更鲜明的形象”。在众多佛经和记述佛教戒律制定原委的“律藏

5、”中,有多处关于释迦牟尼身世的自述和释迦言行的记录,佛典中还有一类专门记述释迦牟尼生平事迹、被称为“佛传文学”的经典,如《太子瑞应本起经》《本生经》、《修行本起经》、《过去现在因果经》、《佛本行经》等。这些文字写成于释迦牟尼逝世后几百年间,难免经过后人修饰,但源于佛世的传述,其中叙述的释迦牟尼事迹虽互有出入,而大体轮廓基本上是一致的。  释迦牟尼诞生在古印度喜玛拉雅山南麓的一个小国——迦毗罗卫(kapila—Vastu),地处今尼泊尔南境的毕拍罗婆(pipra^va),已由发掘到的古迹所证实。“释迦”(s/akya)是族名,“牟尼”(muni)意译“寂默”,是当时人对在山林中修道而获得成就

6、者的通称,释迦牟尼,意谓出身于释迦族的圣人或仙人。他姓乔答摩(Gotama),一译“瞿昙”,名悉达多(Siddhattha),意译“一切义成”(一切功德成就)。据佛典记载,当时社会人士和其他宗教教徒,一般称释迦牟尼为“沙门瞿昙”,意谓姓瞿昙的出家修道者。(“沙门”是当时婆罗门以外的出家修道者的通称)佛教徒则多尊称释迦牟尼为“世尊”、“释尊”,此外还有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陀等尊号。  关于释迦牟尼的生卒年代,南北传佛教界共有70多种传说,前后相差数百年。中国佛教界过去多用公元前1027一公元前954年说,南传佛教界用公元前623一公元前544

7、年说。晚近各国学者利用有限的史料考证,结果也不一致,有七八种说法。中国学者主要依据“众圣点记”之说,参合其他史料,考定释迦生卒年为公元前565一公元前486年,这一说法已被中国佛教协会所通用。但这种说法,也还是一种盖然性的结论。  释迦牟尼降生的古印度,尤其被称为“中国”的恒河流域,是当时世界上文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经济以农业为主,铁器被普遍使用,商贸相当发达,有了规划整然、有良好的地下排水道和公众浴池,住人达数十万之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