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周练试题

高考历史周练试题

ID:35025931

大小:420.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3-16

高考历史周练试题_第1页
高考历史周练试题_第2页
高考历史周练试题_第3页
高考历史周练试题_第4页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周练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4高考历史周练试题1、《晋书·食货志》记载:“(中原)大疾疫,兼以饥馑,百姓又为寇贼所杀,流尸满河,白骨蔽野。……汉人遭遇亘古未有的劫难,中原成为胡人牧马之所……”据此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历史上中原人口南迁的第一次高潮的原因有:()①中原地区社会动乱;②中原地区出现饥荒和瘟疫;③少数民族内迁;④汉族统治阶级内乱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④2、《齐民要术序》:“舍本逐末,贤者所非,日富岁贫,饥寒之渐,故商贾之事,阙而不录。”以下叙述正确的是()①该书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②该书含有重农抑商的思想观念③该书系统地总结了我国六世纪以前黄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农牧

2、业生产经验④该书还介绍了欧洲先进的水利技术和工具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③D.②④3、唐代“租庸调制”中的“纳绢代役”和宋代王安石变法中的“募役法”。在社会经济发展方面表现出来的最大特征是()A.保证农民的劳动时间,有利于农业生产B.增加封建政府的财政收入C.限制官僚地主在经济上特权D.商品经济发展使赋税由实物地租向货币地租转化4、对右图所示的经济形态解释不正确的是A.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B.开始解体于鸦片战争后C.对外国商品具有一定的抵制力D.有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5.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它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

3、的政治和社会结构。第一次发生在公元前221年,……第二次发生在1911年,……第三次在1949年……”第一次“革命”主要是指:A中央集权制的建立B焚书坑儒,实行思想专制C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建立D科举考试的实行6.有网友发表帖子讨论科举制度时说:“自秦以来,科举兴于世,始以八股为试,学子彻夜秉读。然科举追求功禄,令学子神经麻木,岂真学识耶?”对该帖最恰当的评价是:A对科举的评价是完全正确的B仅从追求功禄评价科举是片面的C关于科举制的史实和评价都有问题D关于科举制和八股取士的时间都有错误7.《隋书》记载,隋炀帝时牛弘引(刘)炫修律令。刘炫曰:“……往者州唯置纲纪,郡置守丞,县唯令而已。其所具僚,

4、则长官自辟,受诏赴任,每州不过数十。今则不然,大小之官,悉由吏部,纤介之迹,皆属考功,……”从这段材料中可以反映出()①官吏选拔制度发生变化②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4/4③三省六部制的确立④相权的不断增强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8.邓小平说:“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才大大提高的。”下列史实能体现这一论断的有①国际上掀起同中国建交的热潮②促成亚非会议取得了积极成果③取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④参加了1954年日内瓦国际会议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9、美国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19世纪欧洲对世界的支配与其说是以其他任何一种手段或

5、力量为基础,不如说是以蒸汽机为基础”。对此理解正确的是①蒸汽机提供动力,工业生产进人机器大生产时期②蒸汽机的使用体现了科学与技术的紧密结合③蒸汽机的使用促进交通运输的发展,使世界联系更加紧密④欧洲列强以武力侵略为主转向以资本输出为主A.①③④B.①③c.②④D.②③④10、右图显示的是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指出18世纪60年代开始工业革命起飞的国家中,最典型地反映这种关系的城市是A、柏林B、伦敦C、彼得堡D、旧金山11、下表是小李整理的现代化在北美扩展的读书笔记,其中需要纠正的一项是①怀特尼发明的轧棉机,提高了脱棉工效数十倍②富尔顿发明的蒸汽船直接推动了内河航运③美国开创的流水线式

6、的规模生产,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④紧随英国之后,借助国家资本掀起了修筑铁路的高潮,推动了西部开发A.①B.②C.③D.④12.一个剧团在排练有关辛亥革命的剧目时,有如下几个场景,其中与史实不符的是A.一个革命党人在街头张贴“实现民主共和”的标语B.孙中山在灯下阅读《民报》C.几艘外国军舰在长江上航行,向革命党人示威D.1912年1月1日南京各大报刊登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正式大总统的消息13、欧洲一体化过程为和平、发展、合作所作的努力,符合世界发展的潮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5分)材料一:要使欧洲国家统一起来,必须结束长达百年之久法德之间的冲突……把法德的全部煤钢生产置于一个其他欧洲国家

7、都可参加的高级联营机构盼管制之下……4/4这样结合起来的联营生产意味着将来在法德之间发生战争是不可能的,而且在物质上也不再可能。——《舒曼计划》(1950年5月9日)材料二:“谋求欧洲统一有相当远的历史渊源。经过两次世界大战后的欧洲,已经没有了昔日称雄于世界的威风。……欧洲的统一不会在一夜之间实现,也不会仅仅靠一项计划来完成。它将而进行……建立共同的经济制度所依赖的那种利益之间的融合……可以成为一种催化剂,促使因粗暴的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