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周练试题7

高三历史周练试题7

ID:38180063

大小:58.63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9-06-06

高三历史周练试题7_第1页
高三历史周练试题7_第2页
高三历史周练试题7_第3页
高三历史周练试题7_第4页
高三历史周练试题7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三历史周练试题7》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高三历史周练试题(7)命题张文锴审题张文平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48分)1.考古资料表明,西周时期,一些异姓诸侯国虽然远离王畿地区,但是其青铜等器物,在形制、纹饰和工艺风格上也都与周王朝表现出较强的一致性。这主要说明当时A.礼乐制度日渐受各诸侯的冲击B.工官制实现了礼器标准化生产C.分封制有利于中原文化的传播D.华夷观念推动民族间文化交流2.董仲舒说:“古之造文者,三画而连其中谓之王。三者,天、地、人也;而连其中者,通其道也…非王者,孰能当是?”据材料推断,董仲舒意在A.宣扬君权神授B.解释天人感

2、应C.劝君主行仁政D.强调教化民众3.有学者对“忠”在官修史书中出现的频次情况进行统计后发现,在汉代纂修的史书中,“忠”所占的比例为7.97%,宋代为15.89%,清代为22.71%。这反映出A.伦理教化逐步加强B.专制主义日益强化C.思想控制日趋严密D.史官思想日益僵化4.钱穆认为:“汉代的选举,是由封建贵族中开放政权的一条路;唐代的公开竞选,是由门第特殊阶级中开放政权的一条路。”这表明汉唐选官制度A.冲破了旧有的官吏来源B.标志着贵族权力的丧失C.完善了官员选拔的程序D.存在着明显的制度局限5.

3、据《三国志》记载,阮籍“才藻艳逸,而倜傥放荡,行己寡欲,以庄周为模则”。下列选项中能与阮籍的行为理念产生共鸣观点的是A.“存天理,灭人欲”B.“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无道,以身殉道”C.“越名教而任自然”D.“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6.唐代招生限文武官员五品以上子孙,宋代招生可招庶民的俊异者。这一变化有助于A.皇权向社会基层扩展B.增强中央政府的向心力C.削弱地方官员的权力D.强化基层百姓德行修养7.“自嘉靖中年,田赋日增,田价日减,细户不支……则人逃,即不逃而丁口不复隶于图册……今日赋税之

4、法,密于田土而疏于户口,故土无不科之税,而册多不占之丁,是以租税不亏而庸调不足,生齿日繁,游手日众。”材料反映了当时A.土地兼并的现象日趋严重       B.赋税制度发生根本变化C.政府对农民迁徙限制放松      D.社会风气日益消靡没落8.程朱理学认为:“人欲”是超出维持人之生命的欲求和违背礼仪规范的行为,与“天理”对立;并进而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如此看来,“存天理,灭人欲”A.特别注意提升人的个人修养B.完全否定了人类的自然欲求C.包含了一定程度的理性思考D.以道德的名义维护专制统治9.

5、明朝科举曾采取分卷录取制度,明仁宗规定“自今科场取士,南取六分,北取四分”;到明宣宗、英宗时,又分为南卷、北卷、中卷,各区分卷录取,占比为55%、35%、10%。这反映出A.遴选优秀人才利国利民B.地域文化的独特性C.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性D.科举选才公正公平10.在中国古代,每当王朝鼎革之时,皇帝对皇族成员的信任或依赖常常会超过其他任何人。因此,皇室成员往往被委以重任,在中央辅政或者镇守地方并掌握实权。这反映了古代中国A.官僚政治易形成对皇权的威胁B.血缘关系是维系政权的重要手段C.贵族制有利于中央

6、集权的加强D.宗法制成为王朝延续的政策保障11.《四库全书总目》中说:“欧罗巴人天文推算之密,工匠制作之巧,实愈前古,其议论夸诈迂怪,亦为异端之尤。国朝节其技能,禁传其学术,具存深意矣”。材料中值得肯定的地方在于A.“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的辨证思想B.认识到西方科学技术的进步性C.认识到中西方之间的民族差异性D.维护国家荣誉的强烈民族自尊心12.19世纪40年代,魏源、徐继畲相继在其著述中论及美国政治,其中有“不设王侯之号,不循世及之规,公器付之公论,创古今未有之局”、“议事听讼,选官举贤,皆从下始,

7、……可不谓周乎”等语。这表明他们A.最早提出效仿美国政治体制        B.对西方强盛原因有全面的认识C.为维新变法奠定了思想基础        D.对君主制的反思走在时代前列13.晚清时期有思想家提出:“夫中学体也,西学用也,无体不立,无用不行,二者相需,缺一不可。……泯中西之界,化新旧之门户,庶体用并举,人多通才。”该主张A.本质上属于地主阶级洋务派思想B.是对“中体西用”思想的发展C.否定了传统文化,主张全面学习D.提倡维护传统文化,反对西方学说14.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写道:“战败无

8、可置疑地证明了满人无力应付时代的挑战,自强运动那种表面化的现代化,无法使江河日下的统治获得新生。”符合这一论述的历史过程是A.从禁烟运动到鸦片战争 B.从洋务运动到甲午战争C.从维新运动到义和团运动 D.从戊戌变法到清末新政15.黄遵宪的《日本国志》1887就已成书,因得不到总理衙门的首肯印行,一直未能出版。该书的遭遇主要反映了A.阻碍中国近代化的势力强大B.洋务派主张变革中国的制度C.中国近代外交的发展阻力大D.洋务派未得到统治者的支持16.《南京条约》申明:“英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