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土地确权政策执行差异问题研究——以j省两县级市为例

农村土地确权政策执行差异问题研究——以j省两县级市为例

ID:35046669

大小:1.98 MB

页数:66页

时间:2019-03-17

农村土地确权政策执行差异问题研究——以j省两县级市为例_第1页
农村土地确权政策执行差异问题研究——以j省两县级市为例_第2页
农村土地确权政策执行差异问题研究——以j省两县级市为例_第3页
农村土地确权政策执行差异问题研究——以j省两县级市为例_第4页
农村土地确权政策执行差异问题研究——以j省两县级市为例_第5页
资源描述:

《农村土地确权政策执行差异问题研究——以j省两县级市为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分类号:D035单位代码:10183研究生学号:2013232069密级:公开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学术学位)农村土地确权政策执行差异问题研究——以J省两县级市为例ThePolicyImplementationDifferencesoftheConfirmationofRighttoRuralLand:TakeTwoCounty-levelCitiesofJProvinceasExamples作者姓名:曹志立专业:公共治理与公共政策研究方向:公共治理理论与实践指导教师:孙德超教授培养单位:行政学院2016年4月未经本论文作者的书面授权,依法收存和保管本论文书面版

2、本、电子版本的任何单位巧个人,均不得对本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进行任何形式的复制、修改、发行、出租、改编等有碍作者著作权的商业性使用(但纯学术性使用不在此。。限)否则,应承担侵权的法律责任吉林大学硕±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学位论文,是本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巧已在文中^^^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捏。学位论义作者签名:嗦占1曰期

3、;年/月^曰农村土地确权政策执行差异问题研究——以J省两县级市为例ThePolicyImplementationDifferencesoftheConfirmationofRighttoRuralLand:TakeTwoCounty-levelCitiesofJProvinceasExamples作者姓名:曹志立专业名称:公共治理与公共政策指导教师:孙德超教授学位类别:管理学硕士答辩日期:2016年5月20日2中文摘要农村土地确权政策执行差异问题研究——以J省两县级市为例农村土地的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是新时期农村全面改革的起点和开端,稳定而清晰的土地权利关系是农村

4、土地要素市场顺畅运转的前提,涉及到我国几亿农民权利和福祉的保障,也是农村小康和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基石。政府开展土地确权工作的重要性与任务的艰巨性并存。从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确立全国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的任务期限开始,地方各省市级政府纷纷先后立下了工作完成的最终期限和任务书,然而夹杂着各类历史遗留问题、法律界定不清问题,以及理性农民和集体之间的主体“争利”纠纷,土地确权工作实际执行起来困难重重。本文尝试通过引入实践案例,全面展现目前地方农村土地政策执行的基本做法和效果,在简单考察目前土地确权政策执行差异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之后,着重探讨形成特定政策执行格局的原因。

5、具体而言,本文主要以我国北方某J省农村土地确权政策的部署与执行情况为例,集中于两个政策背景相似的县级市M和G,围绕两地政府在农村土地确权政策的执行环节,进行了历时性考察和对比分析。本文主体内容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绪论部分介绍了论文的选题背景、意义和研究方法,重点对农村土地产权政策执行的研究进行梳理,并阐述了论文整体的逻辑框架。通过对土地产权政策执行的国内外实践和理论方面的综述,本文认为已有基于“弱利益诱导”与“弱政策规制”条件下的分析框架可能存在解释上的不足,尝试从制度和认知视角探索农村土地确权政策执行偏差的原因。第二部分引入一个实例,简要呈现了J省农村土地确权的背景

6、历程概况,主要对两个县级市差异化执行状况进行了详细描述。研究发现,虽然两地政策执行的外部环境相I似,但实际政策落实的方式手段和最终效果出现偏差,前者行动迅速、态度积极,一定程度上具有冒进的趋势;而后者谨小慎微、行动缓慢,有着消极的倾向。借此也提出了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和需要解释的现象。论文第三部分集中对上述差异化执行在实际中给土地确权政策本身的推行带来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这也使得,差异化执行对于省级政府而言成其为真问题。以两个县级市为代表,其迥异的政策执行风格和成效,对政府政策的目标、成本、规划和政府公信力,产生了负面影响。因此,化解政策执行中出现的类似问题显得尤为必要

7、。第四部分从“制度-认知”视角探究案例地区政策执行产生偏差的原因。县级市作为执行主体面临着制度层面法制环境不稳定、政策内容不明晰以及松散的权力结构,执行主体对上级政策法规、下层村委和民众以及本级政府执行的理解和认知不同,在此背景下,制度和认知之间互动消解了执行体系中的有效性权威,产生了差异化的执行结果。第五部分依据“制度-认知”分析视角提出以硬化制度内容、明确权责体系、强化考核监督、促进交流学习来构建合作型的执行结构,优化执行效果。最后研究认为,制度环境中有效权威的缺乏产生了政策理解的差异,是认知偏差的外在原因;而基于多样化理解的地方实践,又被制度接纳并吸收进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