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与责任是师德灵魂

爱与责任是师德灵魂

ID:35056605

大小:159.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3-17

爱与责任是师德灵魂_第1页
爱与责任是师德灵魂_第2页
爱与责任是师德灵魂_第3页
爱与责任是师德灵魂_第4页
爱与责任是师德灵魂_第5页
资源描述:

《爱与责任是师德灵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爱与责任是师德的灵魂-班主任论文6/6爱与责任是师德的灵魂-班主任论文6/6爱与责任是师德的灵魂-班主任论文6/6爱与责任是师德的灵魂-班主任论文6/6爱与责任是师德的灵魂-班主任论文6/6爱与责任是师德的灵魂 作为一名有十多年教龄的教师,我亲眼目睹了老师们爱岗敬业,关爱学生的感人事迹,亲身感受了那为了祖国和人民,为了孩子的明天,真诚奉献的博大情怀。身边太多的事例令我感动,太多美好的镜头令我难以忘怀。在被不断的感动包围的同时,我也一天天加深着对师德的理解,师德什么?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是教师对教育事业的爱

2、,对学生的爱;是教师尽职尽责地去完成党和人民交给他们的教书育人的光荣任务。爱与责任,是师德的灵魂。  近代学者复丐尊说过:教育之没有感情,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称之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我觉得这句话说得好极了,教育,是无私奉献的事业,教育,是爱的事业。师德的核心,正是那边份炽热,执着的爱。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指出:为师执教,不仅要教书,还要育人,不仅教之以事,还要喻诸于德。是啊,学生心灵的塑造和陶冶,需要教师的言行一致并且体现真、善、美的情操。  我小时候是在一间乡村小学读书的。一百多个学

3、生来自几个村屯,最远的田墓、落小两个村屯离学校有五里路,要翻过几座山和一条大水沟,每逢大雨天,沟里涨满水,学生不敢过沟,学校的老师们总是早早地来到沟边,把学生一个一个地背过来,放学了,又把学生全部送过沟才回家。有两位老师自己的小孩才几个月大,每天去接学生的时候自己的小孩还没睡醒呢!但她们毫无怨言,坚持早接晚送。也许,她们梦中的小孩还没懂得母亲那平凡而伟大的爱,但她们的学生感受到了,几年来,那里的学生没有一个因为下大雨而旷过一天课。是教师用真诚的爱,架起了连接师生心灵的桥梁。我读小学的时候是七十年代,那时的教室

4、还是破旧的泥砖瓦房,窗口向北,窗子没有窗枝,更不用说有玻璃了。冬天到了,寒冷的北风呼呼地吹,吹得书本哗啦啦地响,吹得同学们把头缩在脖子里,细雨还弄湿了窗边几个同学的衣服。学校的老师们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们自筹资金买来糨糊,冒着斜风细雨,牺牲了几天午休时间,用糨糊和废纸,硬是把窗子一点点地糊好。窗子糊好了,同学们感到温暖了,但几个老师的手却冻得又红又肿。同学们都感动得流下了热泪,从此,大家学习更加努力了。有人说:疼爱自己的孩子是一种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一种神圣。我在这些乡村教师们的身上体会到了这种神圣的爱

5、,它不求回报,象阳光一样温暖着孩子们的心。  西方现代教育家罗素说:凡是教师缺少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的发展。他的话向人们提示:尊重、关心、热爱学生对做好教育工作十分重要。原苏联教育家赞科夫也说过:没有教师对儿童爱的阳光,学生就会混成模糊不清的一团。可见,教师热爱学生这种态度和行为对于育人是多么重要。但是有人说:爱好学生当然容易,爱差生就难了。作为教师,要有博大的胸怀。教育爱的思想要求教师不仅要爱小天鹅,还要爱丑小鸭。在教师面前,教育对爱不该有高低贵贱之分,因为,在同一片蓝天下,丑小鸭同样希望得

6、到跟小天鹅一样多的爱。  我们社冲中心小学的丑小鸭李春蝉就享受到春雨般的师爱。李春蝉是一年级的学生,她因为身有残疾,所以自卑感很重。她双腿站不稳,走几步就会跌倒,而且接受知识的能力也比别的孩子差。她还有一个坏习惯:写字老是爱拿左手写,常把字写反了。两位年轻的语文、数学老师没有嫌弃她,而是向她伸出了温暖的手。平时,老师鼓励同学们多帮助她,还耐心地手把手教她写字,纠正笔顺。每次到三楼上电教课,老师都是牵着她的手,邓祖庆老师有时还背着她上下楼。兰老师还没有小孩,邓老师还是一个未婚小伙子,能这样背着一个学生上下楼可见

7、老师对学生的爱有多深。在老师,同学们的关爱下,李春蝉的学习有了进步,也渐渐地习惯了用右手写字。现在,她的脸上常挂着笑容,自卑感也消失了,每天跟同学玩得很开心,而且对老师特别有礼貌。今年六一儿童节的时候,她光荣地加入了少先队员。李春蝉的妈妈常对人说:是老师们用爱心换回了孩子的自信心,如果没有这些可敬的老师们,我的孩子就不会有今天的进步。老师们这种对学生的爱,是一种超越了亲人和朋友的人间真爱。  教育,是无私奉献的事业,教育,是爱的事业。它不仅包含着教师对一切学生的爱,也包含着教师对教育事业的爱。当一个教师具备了

8、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时,它就会将师德的原则,师德规范自己内化于心。以前,民间常流传着这么一句话:家有三斗粮,不要去当孩子王。由此可以看出教师工作的艰辛和压力,也可以知道教师的清贫。正如一首歌唱的那样: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块黑板,写下的是奉献,擦去的是名利。但却有许多人,甘于守住那份清贫,淡泊名利,勤于奉献。那么,是什么使得千千万万的教师们以苦为乐,甘为人梯呢?那就是教师对教育事业的那份执著的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