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依甚深见派法轨思惟分二一、行苦遍行即是诸苦根本之

二、依甚深见派法轨思惟分二一、行苦遍行即是诸苦根本之

ID:35119334

大小:86.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3-18

二、依甚深见派法轨思惟分二一、行苦遍行即是诸苦根本之_第1页
二、依甚深见派法轨思惟分二一、行苦遍行即是诸苦根本之_第2页
二、依甚深见派法轨思惟分二一、行苦遍行即是诸苦根本之_第3页
二、依甚深见派法轨思惟分二一、行苦遍行即是诸苦根本之_第4页
二、依甚深见派法轨思惟分二一、行苦遍行即是诸苦根本之_第5页
资源描述:

《二、依甚深见派法轨思惟分二一、行苦遍行即是诸苦根本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道次第讲记 9二、依甚深见派法轨思惟分二:一、行苦遍行即是诸苦根本之相;二、有漏诸受无有自性安乐之体性一、行苦遍行即是诸苦根本之相如负重担,随其重担当负几久,便有尔许不乐。取蕴重担亦尔,乃至执持尔时受苦。以此蕴中有苦、烦恼粗重安住,故为行苦。就像从最初负起这个重担开始,一直到担子卸掉之间,随着负重担有多长时间,就有那么长时间的不乐,随着负担有多少情况,就有那么多情况全是苦性。取蕴重担也是如此,自从最初取了五取蕴开始就一直牵连不断,乃至没有去掉这个取蕴重担之间,就一直是受苦状况,这是由于在这五取蕴中有无数苦种子、烦恼种子安住的缘故,成立是行苦性。既有此已,虽于现在苦受未生,然其无间由种种

2、门能起众苦,故此行苦遍一切苦,及是所余二苦根本,故应于此多修厌离。既然已经存在了五取蕴相续的状况,或者说总是烦恼种子和苦种子随逐不离的状况,虽然现在没有生苦受,然而遇缘就立即由种种门径引起诸苦,因此这种行苦性遍在一切有漏有为法中,遍在一切有漏蕴的苦法当中,而且是发起其余苦苦、坏苦的根本,因此应当对此行苦多修厌离。道次第讲记 9有人问到:行苦既然遍在一切有漏蕴的相续中或者一切流转生死的苦态当中,为什么前面只说舍受是行苦呢?回答:本身行苦遍在一切苦、乐、舍的状况中,或者一切有漏有为法的相续中,然而这里只说舍受的原因是为了突显出行苦的状况,它是以舍受为代表来揭示,并非只有舍受是行苦。也就是如

3、同毒痈接触了冷水和热水的时候会有乐受和苦受,这个时候我们的关注点是看乐受和苦受各是什么状况。会发现乐受只是一时的假乐,过后又变成苦,苦受当即就是触恼身心的状况,对这两种状态会认识是坏苦和苦苦。但在这个时候,我们很难发现它的行苦态。从舍受的状况来看,既没有接触到冷水,也没接触到热水,好像是不苦不乐的状况。但是在这个时候非常容易观察到里面都是毒素。既然是处在病因或者苦因的状况中,那就可以断定它是苦性,一直都有这个病的包袱背在身上,病毒细胞一直在身体里,会很快明白这是苦性。而且一有了它,后面接连不断地就会发生苦苦、坏苦。道次第讲记 9所以我们总的要通过毒疮的譬喻来认识,自从第一刹那取了毒疮之

4、后它就是辗转相续的,直到医治好之间都是连绵不断的。在这样的状况里,无论是处在苦、乐、舍哪个地方,都是病毒细胞携生的状况,而且没治好之前可以预测它的命运就是往后会不断地从这个状态里出各种苦苦、坏苦。也就是一旦触到热水等的时候会剧烈地疼痛,就是由于病因一直存在,所以一遇到缘就会发生各种各样的猛利苦。在此之后如果洒上一点冷水缓解一下,又感觉现在舒服一点了,比刚才好一些,这时自己心里又会定义这是乐。总而言之,这种苦苦和坏苦就是由于行苦来的,也就是由病因来的,或者更细地看到是由于这个病毒细胞一直随逐不离而来的。那么就可以看到,自从形成了毒疮的蕴以后,一直到没有舍离之间全部都是这种状况,这样一种状

5、况的性质就是苦的性质,这种法就是苦的法,这样会认识行苦性,而且会知道它的周遍性,周遍在这一切刹那中。因此要多修厌离的原因是,如果不去发现它是纯苦的自性,而且不认识它有很大的过患,不知道它是发生无数坏苦和行苦的根本,那我们还会把这样一种纯苦自性的法颠倒地取为乐,不思出离,不求解决,那当然会发展出无穷无尽的苦,将来也没法自动就消失的。发厌离是因为看到了它的确是大患的根本,曾无数次折磨自己,是自己陷入那些剧痛中的原因。所以作为一个理智者,必然会想到我要从中出离,否则苦将无有穷尽。为此他开始观察:苦因在哪里,有没有方法治疗,最终会得到什么结果,等等。由此会引生解脱道的真实发心和行为,因此修厌离

6、非常重要。道次第讲记 9如果没有发现这个五取蕴是纯苦的自性,特别是没有知道它的遍行苦性,那的确就深陷在第二大深重的颠倒中,也就是所谓的乐颠倒。我们把五取蕴的各种变现当成是乐性的,从现在的生活以及从前到后的无数轮回生涯里执取真实的安乐,而且死心塌地的去寻求,每一次跌倒了都不反省,每一次遭受痛创都不死心,这就是我们极大的颠倒处,把一个无比深重病苦看成有乐。二、有漏诸受无有自性安乐之体性又能增贪现前乐受,多是于苦渐息灭位,妄起乐觉,全无不待除苦所显自性之乐。譬如太走为苦,略为住息遂生乐觉,现见此是先生大苦渐息灭时乐渐次起,故非性乐。若太久坐,仍复如前,生众苦故。若是性乐之因者,应如苦因,随其

7、习近,其苦渐增。如是习近行住坐卧、饮食日阴等,亦应随其几久习近,便有尔许安乐渐起,现见太久惟生苦故。道次第讲记 9再者,能够增长贪欲的现前的乐受,也多数是对于苦的渐息灭位虚妄地生起这是乐的错觉,根本没有不观待息除众苦而显的自性之乐。比如过度行走以后,略为休息就生起乐的感觉,现见这是前面生了大苦,当苦渐渐减轻的时候乐就渐渐生起,所以并不是自性的乐。而是由于苦的减轻使心里认为这样很舒服这就是乐。既然是稍微轻度一点的苦哪里是自性之乐呢?如果坐得太久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