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溶藻菌株和一株聚藻菌株的分离鉴定及除藻特性研究

一株溶藻菌株和一株聚藻菌株的分离鉴定及除藻特性研究

ID:35143939

大小:1.07 MB

页数:69页

时间:2019-03-20

一株溶藻菌株和一株聚藻菌株的分离鉴定及除藻特性研究_第1页
一株溶藻菌株和一株聚藻菌株的分离鉴定及除藻特性研究_第2页
一株溶藻菌株和一株聚藻菌株的分离鉴定及除藻特性研究_第3页
一株溶藻菌株和一株聚藻菌株的分离鉴定及除藻特性研究_第4页
一株溶藻菌株和一株聚藻菌株的分离鉴定及除藻特性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一株溶藻菌株和一株聚藻菌株的分离鉴定及除藻特性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工学硕士学位论文一株溶藻菌株和一株聚藻菌株的分离鉴定及除藻特性研究关英红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7月国内图书分类号:X703国外图书分类号:628.35工学硕士学位论文一株溶藻菌株和一株聚藻菌株的分离鉴定及除藻特性研究硕士研究生:关英红导师:马军教授申请学位级别:工学硕士学科、专业:市政工程所在单位:市政环境工程学院答辩日期:2007年7月授予学位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ClassifiedIndex:X703U.D.C.:628.35DissertationfortheMasterDegreeinEngineeringISOLATION,IDENTIFICATIONANDALGA

2、E-REMOVINGCHARACTERISTICSOFANALGICIDALBACTERIUMANDACOAGULABLEBACTERIUMCandidate:GuanYinghongSupervisor:Prof.MaJunAcademicDegreeAppliedfor:MasterofEngineeringSpecialty:MunicipalEngineeringAffiliation:SchoolofMuni.&Env.Eng.DateofDefence:July,2007Degree-Conferring-Institution:HarbinInstituteofT

3、echnology哈尔滨工业大学工学硕士学位论文摘要近年来,随着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加剧,蓝藻水华频频发生,中国有很多湖泊和水系都面临微囊藻毒素泛滥问题。而目前却没有一种比较成熟有效的控制水华和赤潮的方法。本文主要针对目前水华和赤潮有效控制技术的空白为研究的切入点,研究除藻菌株对微藻的控制,为水华和赤潮的控制提供一种新的技术。国内外关于菌株除藻的研究并不多,目前报道的除藻菌株主要是指溶藻菌株。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溶藻菌株的分离鉴定以及溶藻物质的归类,关于溶藻菌株的溶藻机理研究甚少,并且均为猜测。关于聚藻菌株的研究,迄今为止,还没有相关报道。笔者从武汉某湖泊中和松花江底泥中分别分离出

4、一株具有溶藻作用的菌株W4和一株具有聚藻作用的菌株T12。研究了W4菌株的溶藻效果、溶藻方式、及铜绿微囊藻与W4菌株所处生长期对溶藻效果的影响,并对溶藻菌株进行了生理生化鉴定。同时也研究了T12菌株的聚藻效果、聚藻方式、铜绿微囊藻与T12菌株所处生长期对聚藻效果的影响以及T12菌株对铜绿微囊藻的抑制效果。并对T12菌株进行了生理生化与16SrDNA分子鉴定。结果表明,溶藻菌株W4对铜绿微囊藻和水华束丝藻具有很好的溶解效果。加入特定量的W4菌株培养液,铜绿微囊藻和水华束丝藻的去除率可以达到99.5%(浓度计,8d)和96.5%(叶绿素a含量计,6d)。W4菌株通过间接作用方式溶解

5、铜绿微囊藻,并且该菌株分泌的溶藻活性物质为非蛋白质类物质。菌株W4对铜绿微囊藻的溶解作用受藻细胞所处的生长期影响,但不受该菌株所处的生长期影响。根据形态特征及生理生化试验,初步鉴定W4菌株为链霉菌属。聚藻菌株T12对铜绿微囊藻和水华束丝藻具有很好的凝聚效果。加入一定量的稳定期菌株T12培养液,铜绿微囊藻和水华束丝藻藻液态主体的藻细胞去除率,在2d后分别可以达到92.5%(浓度计)和99.2%(叶绿素a含量计)。虽然菌株T12对铜绿微囊藻有很好的凝聚作用,却几乎没有抑制作用。菌株T12只有通过与铜绿微囊藻细胞直接接触才能发生聚藻作用。铜绿微囊藻细胞所处生长期对菌株T12的聚藻效果

6、影响显著,T12菌株所处生长期对其聚藻效果影响微弱。根据16SrDNA分子鉴定及生理生化鉴定为根--I哈尔滨工业大学工学硕士学位论文癌土壤杆菌。关键词溶藻菌株;溶藻作用;溶藻活性物质;聚藻菌株;聚藻作用--II哈尔滨工业大学工学硕士学位论文AbstractMoreandmorelakesarefacingtheproblemsofuncontrolledmicrocystin,whileeutrophicationaggravatesandalgalbloomsoccurfrequently.Buttherestilllacksanefficientmethodtocontro

7、lalgalbloomssofar.Thispaperinvestigatedbacterialmethodstocontrolalgalgrowth,whichcouldprovideanewwaytopreventbloomsandredtides.Sofar,therehaven’tbeentoomanypapersaboutalgae-removingbacteria,allthealgae-removingbacteriareportedwerealgicidalbacteria.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