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推进淮河行蓄洪区基础设施建设

阜阳推进淮河行蓄洪区基础设施建设

ID:35149851

大小:157.00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9-03-20

阜阳推进淮河行蓄洪区基础设施建设_第1页
阜阳推进淮河行蓄洪区基础设施建设_第2页
阜阳推进淮河行蓄洪区基础设施建设_第3页
阜阳推进淮河行蓄洪区基础设施建设_第4页
阜阳推进淮河行蓄洪区基础设施建设_第5页
资源描述:

《阜阳推进淮河行蓄洪区基础设施建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阜阳市推进淮河行蓄洪区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方案(2018—2025年)为认真落实《安徽省淮河行蓄洪区基础设施建设总体规划(2018—2025年)》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推进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部署,聚焦淮河行蓄洪区基础设施短板,改善人居环境,提高保障能力,制定本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围绕实现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科学规划,突出重点,补齐短板,加快我市淮河行蓄洪区道路、电网、饮水、通信等基础设施建

2、设,保障淮河行蓄洪区安全建设,满足极端条件下蓄滞洪水需要,改善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为建设现代化大美阜阳提供有力支撑。二、基本原则坚持问题导向,着力补齐短板。聚焦区内基础设施薄弱突出问题,加强道路、电网、饮水、通信等设施建设,推进基础设施补短板、破瓶颈、增后劲、上水平。—9—夯实基础设施,实现安全发展。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完善和提升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发挥基础设施带动效应,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实现防洪保安与脱贫攻坚的有机统一。强化统筹协调,确保满足需要。在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确保不影响行蓄洪功能发挥前

3、提下,统筹建设和发展需求,保证基础设施建设满足行蓄洪区发展需要。坚持远近结合,有序推进实施。科学规划布局,协调远期发展与近期需求,衔接居民就地安置与迁建、行蓄洪区调整和安全建设等工程,因地制宜,协同发力,有序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三、建设目标道路、电网、通信规划至2020年,农村饮水规划至2025年,基本建成较为完善的道路、电网、饮水、通信基础设施网络,全面提升行蓄洪区防洪保安能力。——路网体系进一步完善。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全面提高区内路网密度,形成以乡级及以上公路为骨干、通村组道路为基础的道路网络。到2020年,确

4、保行蓄洪区内每个较大自然村、庄台、保庄圩全部通路况良好、安全设施齐全的四级公路,路网密度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实现撤退道路与区域路网的有效衔接,满足行蓄洪区运用时的撤退要求。———9—供电可靠性大幅提高。大力推进城乡电网建设一体化,优化区内配电网整体结构。到2020年,实现区内变电站双电源供电,中低压线路绝缘率达到100%,户均配变容量由现状1.58千伏安提升至2.2千伏安,超过全国农村电网平均水平,提高防汛排涝设施供电可靠性,保障行蓄洪区运用电力安全。——饮水安全得到保障。推进水厂新建、改建、扩建工程,大力实施管网

5、延伸和改造,优先解决区内贫困村饮水安全,根据需要配备完善,并规范使用水质净化消毒设施,保证供水水质、供水量、构筑物和输配水管网建设及厂址选择符合规划标准,满足不同地区、不同用水条件的要求,提高农村自来水普及率、水质达标率和供水保证率。2018年底前,实现行蓄洪区内所有贫困村自来水村村通、解决行蓄洪区内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完成行蓄洪区列入“十三五”规划的农饮工程巩固提升任务。2019年底前,在现状条件下,实现行蓄洪区内农村居民自来水全覆盖。2025年底前,依据行蓄洪区安全建设实施进展情况,同步解决涉及的迁移安置居民

6、通自来水问题。规划建设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应保障行蓄洪期间供水安全。——通信网络全覆盖。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深化宽带网络应用,进一步升级基站和有线通信光缆,打通局部区域的“信息孤岛”,完善通信预警功能建设,优化网络配置。到2020年,实现区内无线网络与有线网络全面覆盖,行政村光纤通达,乡镇及人口密集的行政村4G网络全面深度覆盖,推进基础电信网、有线电视网和计算机主干网“三网融合”,提升基础设施防洪、抗洪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能力,满足防汛时期应急通信需求。四、建设任务(一)路网完善工程—9—以完善路网布局、扩大覆盖范

7、围、提升通行能力、保障防洪需求为重点,全力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实施区内农村公路和堤顶道路建设,提高公路通达通畅和安全保障水平,着力构建布局合理、结构优化、安全便捷的行蓄洪区公路网络。2018—2020年,建设道路399.945公里,其中农村道路扩面延伸工程361.145公里(含撤退道路建设和改造项目),公路库外的堤顶道路建设项目38.8公里。道路一般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路面宽度原则上不低于4.5米,特殊路段不低于3.5米。(二)电网扩容工程重点补齐行蓄洪区电网短板,推进区域电网结构升级,实施并完成配电网升级改造

8、,加快实现城乡电力服务均等化,提升电网供电可靠性,保障行蓄洪区运用时电力安全。2018—2020年,新建(改造)110千伏变电站2座,主变4台,容量20万千伏安,线路长度55.3公里;35千伏变电站8座,主变11台,容量11万千伏安,线路长度138.15公里;10千伏线路278.80公里,配变台数151台,容量5.25万千伏安;低压线路131.96公里。(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