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 纺织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 纺织学院

ID:35153084

大小:89.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3-20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 纺织学院_第1页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 纺织学院_第2页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 纺织学院_第3页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 纺织学院_第4页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 纺织学院_第5页
资源描述: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 纺织学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左对齐,三号宋体课题名称:学院:纺织学院如:纺织国际贸易,或纺织制品技术设计,非织造材料与工程直接为专业专业:纺织工程(专业方向名称) 姓名:__学号:指导教师:开题报告日期统一为十二月三十日,不能变!!二0一一年十二月三十日4二号宋体,加黑被覆与浸透对上浆效果影响的研究小二号宋体小四号宋体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在织造过程中,经纱须承受有经纱张力和各种摩擦力引起的复合应力[1]。经纱能够承受这些复合应力的能力称为经纱可织性。随着喷气织机、剑杆织机和片梭织机等新型织机的转速和入纬率不断提高,对经纱可织性的要求越来越高。浆纱工序是织前准备的最重要工序,上浆的好坏直接影响经

2、纱可织性。除了织造条件外,浆纱可织性主要受原纱质量和浆纱工序影响。为了降低经纱织造断头率、提高织造效率、生产高质量的产品,经纱需通过上浆实现提高耐磨性和贴伏毛羽。经纱上浆的好坏,除了要有合理的配方外,还取决于上浆工艺参数的合理配置[2]。上浆率固定时,浆料在纱线内部和表面的分布情况是很重要的。而这种内外的分布可用两个参数表示,即浆料浸透率与被覆率。正确掌握浸透与被覆的关系,使浆纱保持良好的弹性和刚性,是保证浆纱质量、节约用浆的重要环节,因此浸透与被覆成为上浆工艺设计的重点[3]。一般认为:浆液的浸透使浆液由纱线表面渗向内部,增加了纤维之间的胶着和抱合作用,减少滑移,从而使纱线的强度增加。一般浸

3、透多时,强力高,但手感较硬,织造时经纱断头反而增加;浸透少时,浆纱表面浆膜不牢固,容易脱落,浆纱不耐磨,断头也会增加。浆液的被覆使经纱上浆后表面包覆的浆膜,让经纱表面的毛羽伏贴,增加纱线的耐磨性。一般被覆多时,浆膜太厚,增加纱线直径,不利于高密织物织造;被覆少时,浆膜太薄,织造时纱身容易起毛,断头增加。但根据现在人们通过研究得出的浆纱目的,即提高耐磨性和贴伏毛羽,在一定上浆率条件下,究竟浸透多有利于提高浆纱耐磨性和贴伏毛羽还是被覆多有利于提高浆纱耐磨性和贴伏毛羽,还值得进一步研究探讨。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在过去,人们提起浆纱的作用就是增强、保伸、减磨,相应的检测指标就是增强率和减伸率,但有关专家

4、通过比较织机上经纱所受负荷与经纱强伸性,指出增强率与减伸率这两个浆纱质量指标并不能反映浆纱工序的优劣[4]。经过国内外学者的研究表明,浆纱的目的主要是增强耐磨性与贴伏毛羽,那么再用浆纱的增强率与减伸率来衡量浆纱的质量效果已经明显不合适了。究竟要采用什么样的方法,国外已经把浆纱监测的主要指标定为浆纱耐磨性、浆纱毛羽、毛羽缠结等。目前国用于浆纱质量检测的方法与指标随着对浆纱作用和织造过程的深入,在一定程度上已经不能体现织造过程中经纱的可织性,应该采用更具有代表性的检测方法和指标:浆纱耐磨性、浆纱毛羽、再生毛羽、毛羽缠结等来反映浆纱质量的真实情况。经纱上将是机织物生产过程中的关键工序,上浆效果的好坏

5、对织造工序的生产效率有决定性的影响。因此,就研制出了一种快速检测上浆效果的评定系统,该系统应用为微量施浆技术、织造模拟技术和纱线毛羽检测技术对单纱进行定量精确上浆,模拟纱线在织机上的受力情况对纱线进行摩擦、拉伸,并在线检测纱线毛羽,从而达到预测浆纱效果、指导生产的目的。4浆料被覆率一般用浆膜完整度来表征,即测试浆膜环绕纱线圆周的总角度,完全环绕时为360度。浆料浸透率是指浆料浸透到纱线内部的面积与纱线截面总面积之比的百分率。通常浆纱浆液浸透与被覆的测试方法是先制作浆纱切片,然后将浆纱切片放在普通生物显微镜下,观察浆液在浆纱横截面内的分布情况,并在描图纸上描绘图像,剪纸称量,最后计算得到浆纱浆膜

6、完整率、浸透率和被覆率。现在业界有使用视频显微镜及与其兼容配套的PrinnacleStudio8.0图像采集软件和Imager-proplus图像分析软件,测试浆纱浆液浸透与被覆。三、课题研究内容通过实验研究浆液的浸透率与被覆率对浆后纱线耐磨性,强伸性、纱线毛羽等纱线质量的影响。(1)在上浆率固定且其他上浆条件不变情况下,研究浆液浓度、上浆温度变化时,浆液对纱线的浸透被覆情况。(2)其他条件不变时,分别研究不同浸透被覆情况下浆纱的耐磨性、强伸性和纱线毛羽,进而评价浸透与被覆对浆纱耐磨性和毛羽贴伏的影响。四、技术路线(或实验方案)(1)浆纱在上浆率固定且其他上浆条件不变情况下,研究浆液浓度、上浆

7、温度变化时,浆液对纱线的浸透被覆情况(2)浆液浸透与被覆测试普通生物显微镜测试法(若有实验条件,用视频显微镜法)(3)浆纱物理性能测试测试纱线的耐磨性能、弹性回复率及浆纱毛羽(4)实验总结通过实验数据得出浆液浸透及被覆对上浆质量的影响规律。五、关键技术介绍5.1微量上浆技术利用微量上浆技术可对单纱进行上浆,并可按上浆率需要精确定量施浆,这种技术成为管道上浆技术。其工作原理为:一根单纱运行通过一根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