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静脉孔区手术入路的显微解剖研究

颈静脉孔区手术入路的显微解剖研究

ID:35163924

大小:28.70 MB

页数:75页

时间:2019-03-20

颈静脉孔区手术入路的显微解剖研究_第1页
颈静脉孔区手术入路的显微解剖研究_第2页
颈静脉孔区手术入路的显微解剖研究_第3页
颈静脉孔区手术入路的显微解剖研究_第4页
颈静脉孔区手术入路的显微解剖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颈静脉孔区手术入路的显微解剖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分类号:R-651学校代码:10062密级:学号:2010702216硕士学位论文MASTER’SDISSERTATION论文题目:颈静脉孔区手术入路的显微解剖研究TITLEThestudyonthemicroanatomyofoperativeapproachestothejugularforamenregion一级学科:临床医学二级学科:外科学神外论文作者:何志刚指导教师:岳树源教授天津医科大学研究生院二〇一五年三月分类号:R-651学校代码:10062密级:学号:2010702216学位类别:科学学位专业学位学科门类:医学硕士学位论文MASTER’SDISSERTATION论

2、文题目:颈静脉孔区手术入路的显微解剖研究TITLEThestudyonthemicroanatomyofoperativeapproachestothejugularforamenregion一级学科:临床医学二级学科:外科学神外论文作者:何志刚指导教师:岳树源教授导师组成员:苏少波主任雪亮副主任天津医科大学研究生院二〇一五年三月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

3、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天津医科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并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以供查阅和借阅。同意学校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并编入有关数据库。保密,在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本论文属于不保密。(请在相对应的方框内打“√”)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天津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中文摘要目的l、对颈静脉孔区及其周围解剖结构关系进行研究,为切除该域颅内外占位病变提供基础解剖依据。2、在标本上模仿颈静脉孔区

4、的外科手术入路,描述不同入路暴露范围差异,探讨各入路的适用范围及局限性,为临床手术入路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1、12例(24侧)成人尸头标本被彩色硅胶灌注。12例标本颈静脉孔区入路在显微镜下解剖展示。颈静脉孔区及周围显微解剖结构被观察测量拍照及记录。2、三方向入路在12具尸头上模拟,包括枕下远外侧经髁、经颈静脉突及经颈静脉结节入路;耳后经颞联合经乳突、迷路后、迷路下、经颈静脉、经髁、经颈静脉突及高颈段入路;耳前颞下-颞下窝入路。体会三方向入路的适应范围、面临困难及局限性。结果1、标本的颈静脉孔区及其周围相关神经血管等结构被详细观察记录。在12例标本中乙状窦及颈静脉球均存在显著左右不对称性

5、。右侧乙状窦及颈静脉球直径明显大于左侧。单侧高位颈静脉球在2例中被发现。单侧颈静脉球内由颞骨及枕骨颈内突构成的骨板将颈静脉孔分割被发现在3例标本中。2、在这些入路中辨识及保护面神经至关重要。二腹肌后腹附着的二腹肌沟前部是面神经穿出茎乳孔时重要辨识标志。用高速磨钻仔细从膝部至乳突部骨骼化面神经。薄层骨皮质被保留及持续滴水为了避免热损伤。面神经周围筋膜同神经粘连紧密,筋膜被保留利于保护面神经及茎乳动脉,而后者是面神经滋养血管。3、在这些手术入路中椎动脉的辨识保护至关重要。由三块肌肉组成的枕下三角结构包括头后大直肌、上斜肌及下斜肌。它是显露椎动脉水平段常用标志。由于变异存在造成此结构不能在解

6、剖时一直安全辨识出椎动脉具体位置。顺着C1神经根找到水平的颈1后弓上椎动脉沟。椎动脉在颈1侧块后方绕行,然后其在椎动脉沟上内行入寰枕筋膜后穿入颅内。脊髓后动脉同小脑后下动脉在极少情况下从锥动脉硬膜外发出。在后方入路需要枕髁磨除时,椎动脉及其重要分支容易被损坏,因此需备受关切及保护。4、后方入路的代表是远外侧入路,包括改良的经髁、经颈静脉突及经颈静脉结节入路。后者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了暴露范围,其中包括颈静脉孔区后方、髁旁、桥小脑角以及岩斜区显露。I天津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5、耳后经颞联合经乳突、迷路后、迷路下、经颈静脉、经髁、经颈静脉突及高颈段入路提供多方位到达颈静脉孔区通道,包括了迷路下

7、(颈静脉孔上)、乙状窦后经髁(颈静脉孔区后方及硬膜下)、经乳突(颈静脉孔区外侧方)、高颈段暴露(颈静脉孔区病变突向颈部区)、经静脉孔区(颈静脉孔区内侧)、鼓部部分磨除(颈静脉孔前下方暴露部分颞下窝)。6、耳前颞下-颞下窝入路是颈静脉孔前方代表性手术入路。此入路为此区域前方、部分侧方、前方高颈段以及斜坡区暴露。结论1、本研究中对颈静脉孔区结构的观测结果对颈静脉孔病变的影像诊断和手术治疗有重要指导意义。2、在处理颈静脉孔区病变时,可选择三个方向代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