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生人文素养的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人文素养的调查报告

ID:35212357

大小:35.45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3-21

关于大学生人文素养的调查报告_第1页
关于大学生人文素养的调查报告_第2页
关于大学生人文素养的调查报告_第3页
关于大学生人文素养的调查报告_第4页
关于大学生人文素养的调查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大学生人文素养的调查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安徽三联学院2010—2011第二学期期中作业课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班级:09级市场营销本科2班姓名:乐庆丰关于大学生人文素养调查报告调查人员:乐庆丰调查地点:安徽三联学院调查时间:2011年4月16日指导老师:李老师关于大学生人文素养的调查报告一、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目前社会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关于大学生的现象、看法或观点的报道,其中有赞可但似乎失望和遗憾的色彩更多了些。造成不良影响的事件层出不穷以及对这个群体许多方面的表现,也确实反映如今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存在一定问题。这个情况引起了足够的关注,社会也采取了很多措施,提出了不少倡导,对

2、现状产生了一些帮助。时间推移,情况却没有得到明显好转。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也关心着这个问题,更渴望能够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就想从自己的角度,对这个问题做一个调查和分析,来更好地了解情况,为解决这个问题出力。做这样一个研究可以加深自己对人文素养的认识,锻炼活动和思考能力,提高同学们的自觉;而且,从自身的角度,也许更有利于我们找到问题的关键所在。二、调研报告正文调查主要从学生对人文素养这个概念的印象、学生对人文素养在个人和社会意义上的认同度、学生在与人文素养有关的方面的实际投入、学生日常生活学习的方式和内容、学生对现行人文素养教育机制的看法

3、等几个角度设置问题。问卷中设置了年级、性别、专业类型的选项。三、数据分析这次活动在本校内发放调查表共一百份,收回七十多份,数据统计中对年级(大学本科、专科几个年级)、性别、专业类型(文科、理科)做了区分。1、对问题角度分类的结果显示:大多数同学都认为自己一般甚至比较了解人文素养的含义,也普遍对当代大学生是具有一定的人文素养水平的评价表示认可。大部分同学都认为良好的人文素养对个人是有意义的,例如会对自己的专业知识的学习有帮助、有助于自己在企事业单位中的工作。同学们也一致认为当前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提升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同学们倾向于

4、觉得理想中的大学生涯除专业知识外还应该积累其他方面的人文知识,比如:经济管理、艺术欣赏、时事政治、文史经典等。一半以上的同学认为人文素养与专业知识一样重要,都要重视;其余的同学倾向于认为专业知识更重要。其中较多的同学认为人文素养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帮助很小,企业对人文素养的要求不会太高。大部分同学在图书馆中除了专业书也会浏览其他方面的书籍;在上网方面,大家有目的地查找资料、无目的地浏览网页、选择娱乐游戏或者其他的情况都有,其中几乎有四分之三的男生选择了娱乐游戏。文理科均为有三分之一左右的学生选择每天都看新闻。对于世界名著的看法,更多的文科生

5、表示有兴趣而一些理科生认为名著的阅读没有什么实际的用途,对现实生活没有帮助。对于现行人文素质教育机制,较多的同学认为把思想政治课作为必修课程是有必要的,仍有一部分同学认为完全没有必要,也有一些人认为对社会学科的同学有开设的必要,理工科就没有必要了。一半以上的同学认为专业教育基本取代人文教育是导致人文内涵流失的原因,认为有必要增设人文课程来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绝大部分的同学都认为有必要改变教育机制来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 2、对上述情形做合理性的分析数据分组比较过程中发现,在大部分问题的比较中,无论年纪,性别还是专业类型之间数据分布都并

6、未纯在明显差异。个别问题上的一些差异也符合这两种情况下的解释:男女生性格差异的影响(游戏),或者文科学生对文艺作品更有兴趣(名著的意义)。然而大一、大二、大三分组的数据分布差异并不明显,针对大学生步入大学的成长的想象中大学三年里学生对人文素养的认识不断加深的预期完全没有出现。比较结果显示,同学们印象里普遍对人文素养方方面面表示肯定,却在日常生活有关人文素养方面的关注表现很随意,甚至有部分人对一些具体的可以培养人文素养的内容的看法是没有必要,没有意义。这里是存在一定矛盾的。从这种结果分布的交集看,相当一部分人对人文素养的认识,可能只是以为

7、是人文方面的知识储备,甚至是相当模糊的。而且这种情况在文理生之间的分布差别并不大。对现行教育机制的看法是一种较深入的感触的可能性就小很多,更可能是一种偏向直接的感觉。或者是对一些社会上流行思想没有考虑的直接认可接受。还有这样一个情况:虽然较多的同学认为把思想政治课作为必修课程是有必要的,但是在高校中思政课的情况明显表现同学们对这门课程的轻视,甚至以一种轻率的态度,附庸一些其他的论调,比如是意识形态的宣扬,不置其论调的可否,学生并没有对其内容从更深刻层次的角度,做出较严肃的思考和判断。 如果可以给这种思路以肯定,综合上述数据分析,此次对当

8、代大学生人文素养的调查数据反映了这样的现状:学生对人文素养的态度是积极肯定的,有一种令人向往的印象,想到这个问题时会有精神思想认识变全面、变充实的渴望,即富有人文素养,使内心得到人文关怀。然而有为数不少的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