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问答格式例析

诗歌鉴赏问答格式例析

ID:35229078

大小:35.48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3-22

诗歌鉴赏问答格式例析_第1页
诗歌鉴赏问答格式例析_第2页
诗歌鉴赏问答格式例析_第3页
诗歌鉴赏问答格式例析_第4页
诗歌鉴赏问答格式例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诗歌鉴赏问答格式例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 诗歌鉴赏问答格式例析  马柏生  诗歌鉴赏的提问是多种多样的。考生在掌握了一定的诗歌知识后,到具体答题时却丢了一些不该丢的分,主要原因是答题的格式不准确。下面就诗歌意境和思想内容的问题答题格式做如下例析,希望对考生有些帮助。  例题  雪后黄楼寄负山居士  陈师道  林庐烟不起,城郭岁将穷。  云日明松雪,溪山进晚风。  人行图画里,鸟度醉吟中。  不尽山阴兴,天留忆戴公。  问:有人认为,诗的第二联“一字一意,绝无冗赘之语”。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描述这一联的意境,指出能体现诗眼的两个字,并说明其表达作用。  典型答题状况:  1、①山林间,松柏上铺了一层皑皑白雪,山间小桥流水,吹

2、来一阵阵冷洌的晚风。  ②诗眼:“明”和“进”。  ③从表达上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衬托出当时的环境氛围。  2、①黄楼下了雪之后,村里一片宁静,天上的云月使得山间树上雪更加明晃,傍晚时分的风儿也缓悠吹进了山里、溪河边。  ②诗眼“明”和“进”。  ③作用:写出了当时环境之清幽,写出了当时傍晚晚风吹进溪山的状态,动静结合,美得极致。  正确解答:  ①描绘了一幅雪后黄昏空明澄净的图画。日光透过云层,映照着松枝上的积雪,格外明亮;溪水纵横的山间吹进晚风,异常澄净。  ②诗眼:“明”和“进”,用“明”“进”二字化静为动,使整个诗句都活起来,令人如见雪日映照的明亮景象,如闻阵阵晚风,整个

3、画面显得空明澄净。  为什么前面的两种答题不理想?原因是在描绘图画时采用直译的方法,变描摹为翻译;没有用简练的话语概括意境的氛围特点;对艺术手法分析不恰当。这类问题,它的答题格式分为三个部分  一、描摹诗歌图景  1、首先应该用自己的语言把诗歌所营造的意境描摹出来,这里有两个要点,一是用自己的语言,切忌直接引用;二是要描摹出主要的景物,不必每句、每个景物都写到,但要写到大部分的、主要的景物,语言力求优美。  二、概括意境特点  2、在描摹出图景后,用一句简练的话语概括这些景物所营造的情境的氛围特点,或幽静、或萧瑟、或生机勃勃、或孤清……  三、剖析作者思想  3、根据这首诗歌情境氛

4、围的特点再来谈诗人的思想感情。  例2  西楼/曾巩  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  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  「注」钩疏箔:把帘子挂起。  问: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景象?这首诗表达了什么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析之。  解答:  ①连天的海浪伴随着阵阵雷声汹涌而来,在北风的呼啸中波浪不断拍打堤岸,又咆哮着远去。  ②这首诗描写了海滨暴风雨来临前的壮美景象,渲染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雄伟气势。  ③表达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内心豪情。  这一类的问题提问方式为:这首诗歌营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氛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提问变体:1、这首诗歌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

5、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  2、这首诗歌为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无论是何种提问方式,答题的格式是一样的,答案也大同小异。在掌握了丰富的诗歌知识的前提下,只要我们掌握了答题的技巧,就不会丢掉不该丢的分。  巩固练习:  1.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碧涧别墅喜皇甫侍御相访  刘长卿  荒村带返照,落叶乱纷纷。  古路无行客,寒山独见君。  野桥经雨断,涧水向田分。  不为怜同病,何人到白云!  问题:这首诗首联描写了怎样的环境?试结合作品内容简析其作用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

6、犬吠,风雪夜归人。  (1)这首诗用极其凝练的笔墨,描画出一幅深山雪夜借宿图。首句"日暮苍山远"勾画了怎样的意境,请简要赏析。  答:。  (2)尾句"风雪夜归人"中的"人",有人理解为客人,有人理解为主人,你怎样理解?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作者姓名:马柏生中学一级老师,广西第二期园丁工程学员。《抓住四个点巧解语段结构题》等多篇文章发表在《语文报》来源:互联网

7、发表于:2010-05-2813:00

8、点击:208次

9、分类:语文练习相关文章:高二(上)语文9月月考试题(卷)古代诗歌鉴赏:评价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电子图书专集PDF格式李钟豫书法四屏鉴赏大师教我们唐宋词鉴赏

10、(一)yishu锁定高考2010系统复习11:诗歌鉴赏及相关知识边塞诗鉴赏要诀古诗词鉴赏和创新题高考古诗词鉴赏常用术语大全(一)诗歌鉴赏试题答案规范格式诗词鉴赏有什么答题技巧.中考复习:诗词鉴赏(15篇)【二】诗歌鉴赏五答案!古代诗歌思想内容鉴赏六法2010诗歌鉴赏3高考复习——诗歌鉴赏表达手法之修辞古代诗歌鉴赏分类指导二诗歌鉴赏表现手法常识检测2010诗歌鉴赏对比——反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