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参考格式

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参考格式

ID:35229721

大小:118.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3-22

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参考格式_第1页
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参考格式_第2页
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参考格式_第3页
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参考格式_第4页
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参考格式_第5页
资源描述:

《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参考格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西昌学院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喜德县拉克乡北矿段泥石流治理工程设计毕业设计开题报告题目:拉克乡北矿段滑坡泥石流治理工程设计学院:工程技术学院年级专业:2011级水利水电工程学生姓名:陈刚李永鑫王吉祥李涛王涛学号:11041000651115030008111503007411150300041115030053指导教师:郭宁、徐辉完成时间:2014年11月16日西昌学院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喜德县拉克乡北矿段泥石流治理工程设计一、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意义及预期目标:拉克乡北矿段夹皮沟具备泥石流形成的条件,该沟汇水面

2、积1.47km2,沟长3.25km,相对高差约1050m,沟道平均纵坡323‰,沟内采矿弃碴堆弃严重,物源总量约41.38×104m3,动储量11.76×104m3。该区域泥石流发育旺盛、爆发频率高,灾害严重,直接危及下游村民、矿山公路和村道公路等,受威胁财产约4700万元。本文采用前人勘察成果中的泥石流活动特征参数,依据《设计规范》对其进行治理,设计拟建“3级谷坊坝”拦截泥石流固体物质,达到拦挡、稳床、固坡、治理灾害的目的,有效的保护了改沟段下游人民群众的人身及财产安全。二、拟采用的技术路线、研究方

3、法及步骤:根据治理目标,结合夹皮沟泥石流物源分布特征和危害性,以固源为主,排导防护为主的治理思路。主要针对夹皮沟中游段两段物源集中区,采用脚墙、固底槽、谷坊坝等措施达到稳固物源的目的,然后对下游局部仍可能受到威胁的住户采用排导堤进行防护。以明洋铁矿矿部附近桥梁过流能力为控制(能满足桥梁过流,则厂区附近已建防护堤即能达到保护厂区安全的目标),尽可能稳固上游采矿弃碴等松散固体物源,使下泄流体能顺利通过桥洞,且不会对沿沟村民住户和厂矿企业安全造成威胁,具体工程内容包括:①于大沟中游联合村1组临沟住户分布范围

4、采用导流堤进行防护,避免沟水冲刷掏蚀沟岸而危及房屋安全。②于夹皮沟中游松散固体物源集中段设3座谷坊坝,通过谷坊回淤压脚,达到稳固沟床和左岸松散弃碴堆积体、H01滑塌堆积体等物源的作用,避免其集中启动。③4西昌学院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喜德县拉克乡北矿段泥石流治理工程设计于大沟下游连心桥段局部沟床浅窄,难以满足过流要求的沟段设置防护堤,保护两岸联合村2~4组村民住户的安全。三、进度计划:1.2014年11月联系导师,做开题报告,确定总体思路,拟取采用的技术路线、研究方法及步骤。2.2014年11月至2015年

5、3月中旬搜集并熟悉相关设计资料(工程地质资料、设计规范、岩体力学等相关参考书)。3.2015年3月22日~3月28日提交设计提纲;2015年4月5日~4月16日返校在导师指导下着手开始进行初步设计并形成初稿。4.2015年4月19日~4月30日在导师提出的修改意见下在此补充、修正并开始撰写设计,得出二稿。5.2015年5月3日~5月7日完成所有设计制图工作,形成三稿,在2015年5月10日~5月21日定稿,小组内进行答辩预演。6.2015年5月28日~5月31日进行毕业设计答辩。四、所需条件及落实措施

6、:喜德县拉克乡的气象水文、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工程地质水文条件;了解一般的地质灾害调查、勘察、设计、治理的工作程序和步骤,熟悉工作过程中应掌握的必要规范和标准,如:(1)《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规范》(DZ/T0220-2006);(2)《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3)《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4)《工程岩体试验方法标准》(GB/T50266-99);(5)《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等。根据勘察报告提供的岩土参数指标、泥石

7、流成因及分区特征、物源量、泥石流防治参数,结合地形地貌等,以相应的规范标准为设计依据,完成以下主要内容:1、提出防治工程的目标和原则;4西昌学院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喜德县拉克乡北矿段泥石流治理工程设计2、确定防治工程的设计标准和参数;3、进行工程总体布置和分项工程设计;4、对各分项工程的设计进行验算;5、制作相应的工程设计图件;五、参考文献:[1]《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设计规范》(DZ/T0239-2004).[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3]《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规范》(D

8、B50/5029-2004).[4]《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5]《泥石流防治指南》(科学出版社1991).[6]《泥石流防治工程技术》(中国铁道出版社1996).[7]吴积善,田连权,康志成,张有富,等.泥石流及其综合治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3.215-219.[8]高全,陈晓清,游勇,等.四川省会理地区糯乍沟泥石流特点及其防治[J].水土保持通报,2011,31(2):203-206.[9]张岳桥,杨农,孟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