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寓言》教学设计 _8

《人生寓言》教学设计 _8

ID:35256529

大小:13.84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3-22

《人生寓言》教学设计 _8_第1页
《人生寓言》教学设计 _8_第2页
《人生寓言》教学设计 _8_第3页
《人生寓言》教学设计 _8_第4页
《人生寓言》教学设计 _8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生寓言》教学设计 _8》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人生寓言》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这一则寓言的主题词就是得失之患。首先必须把握的是这种得,并非一般的得,不配拥有而拥有就会生出无穷的得失之患。这样的拥有,看起来是好事,又何尝不是坏事?物的主人,其实也是物的奴隶,为自己所拥有的东西所奴役。白兔和月亮处于两种不同的关系,决定了白兔呈现两种不同的心态,拥有月亮反而不是好事。【设计思路】1、看导语默读课文。2、借助注释、词典识字识词。3、朗读。4、内容研讨。5、语言运用。6、反复朗读,在朗读中增加理解。7、作业。【教学目标】1、正确理解寓言的含义。2、正确把握对人生的态度,对待人生的际遇。3、感受优美的语言,模仿文章美的表达。【课时】二课时。【教具

2、运用】多媒体。【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课文导入人们的生命历程中,得与失始终伴随我们一生。有俗语说:有得必有失。其实,有失也比有得。明智的,随遇而安,得失不惊,心宽体胖,处世潇洒;痴妄的,追名逐利,以乱心迷,生身受累。我们应该树立怎样的人生态度?寓言《白兔和月亮》就是一面透明的镜子。二、简介寓言寓言:文学体裁的一种。以散文或韵诗的形式,讲述带有劝谕或讽刺意味的故事。结构大多短小,主人公多为动物,也可以是人或非生物。主题多是惩恶扬善,多充满智慧哲理。三、整体感知1、这则寓言讲了怎样一个故事?2、白兔赏月的心态前后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3、白兔在得到月亮以后,为什么会有得失之患?4、这

3、则寓言给我们怎样的启示?四、体味感知这则寓言的语言很精美,你认为哪个词语你最有感触,认为用的最好?请找出来,并谈出自己的感受。五、探讨研究1、本文有两次转折,请你找出来,并分析这样的写法有何好处?2、白兔最终要求诸神之王撤销这个决定,说明了什么?3、这则寓言提到人类有怎样的讽刺意义?六、拓展延伸1、拥有财产就一定会有得失之患吗?2、我们可以从白兔身上学到些什么?3、在现实生活中,你是否会有得失之患?原因是什么?4、我们应该怎样把握自己的人生航标?第二课时一、课文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了解到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坦然面对人生的得与失,正确把握好人生的得与失。不仅如此,我国有句俗语天有不测风雨,人

4、有旦夕祸福。人生在世,注定要与困难同行的,甚至要与挫折和灾难打交道。因此,我们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今天,就让我们来共同学习另一则寓言故事《落难的王子》,我相信同学们会有一种别样的收获。二、整体感知这则寓言故事写得很深沉,不仅在主题思想上令人发省,而且在情节安排上也值得我们学习,具有普遍的意义。通读寓言故事,告诉我们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三、思考品味1、我在情节中起到的作用是什么?2、天哪,太可怕了,这件事落到我的头上,我可受不了!这句话在课文中反复出现过三次,都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有什么意义?四、问题探究1、王子落难前后性格有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2、王子是怎样落难的?作者

5、这样便偏故事情节有何用意?王子落难你认为是偶然的还是必然的?3、我是王子落难的见证人,然而,当厄运也落到了我的头上,这说明了什么?4、文章结尾给人怎样的启示?5、只有落难后才会变得坚强,才能战胜脆弱,这是一条定律吗?五、拓展延伸与《白兔和月亮》进行比较阅读:1、在主题上,两片语言都是些人生态度的。但是角度是不同的,前则主要写人在获利之后的心境;后则写人受难后的状态。2、在情节上,都采用了寓言的形式。然而前则寓言味道比较浓些;后则更像是事实。3、在表达方式上,两篇寓言都是叙事为主。而前则更多的是人物的心理描写;后则重在叙事。六、体验反思1、人生在世,或福或祸,可能不期而至,对我们应怎样对待?

6、2、从自己的经历中举出实例,说说你怎样面对困难,使自己坚强起来?3、实际上人的一生挺平淡,大悲大喜的事情也不是很多,我们应当怎样在日常生活中培养自己的坚强的意志?七、教师小结同学们,学习了两则寓言,它们从不同的侧面告诉我们很多人生启示。我们知道了不计较得失是最大的得;不计较得失的人是最理智的人。我还要告诉你们,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愿同学们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远离欲壑,健全人格;藐视困难,直面人生。八、巩固训练1、完成研讨与练习。2、作文训练:《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在逆境中成长》。【备课卡片】文学体裁的一种,以散文或韵诗的形式,讲述带有劝谕或讽刺意味的故事。寓是寄托的

7、意思。寓言通常是把深刻的道理寄于简单的故事中,借此喻彼,借小喻大,借古喻今,惯于运用拟人的手法,语言简洁锋利,主题多是惩恶扬善,充满智慧哲理。素材多来源于民间传说。欧洲文学中著名的寓言作品有古希腊的《伊索寓言》。我国春秋战国时代寓言盛行,《庄子》、《韩非子》等著作中有不少寓言,如《郑人买履》(《韩非子》)、《鹬蚌相争》(《战国策》)、《刻舟求剑》(《吕氏春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