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访友》预习提纲

《山中访友》预习提纲

ID:35258949

大小:12.92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3-22

《山中访友》预习提纲 _第1页
《山中访友》预习提纲 _第2页
《山中访友》预习提纲 _第3页
《山中访友》预习提纲 _第4页
资源描述:

《《山中访友》预习提纲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山中访友》预习提纲学习目标:1、会写课文中的8个生字,记住并会正确运用本课新词。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3、品读课文,体会作者一路的好心情。4、学习作者运用比喻、拟人、排比、想象来表达情感的方法。学习重点: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作者描写的境界。2、学习作者运用比喻、拟人、排比、想象来表达情感的方法。学习过程:一、词语闯关:请你认真默读课文,画出生字,读准字音,练会生字新词,准备进行看拼音写词语比赛,争取在5分钟时间完成。二、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请你认真练习朗读课文,在熟读全文的基础上选择一段有感情的朗读,准备进行小组间的朗读大比拼。三、品读课文,理

2、解内容:1、仔细阅读课文,思考:作者访问了哪些朋友?它们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重点写了____、____、____好朋友。2、作者是怎样描写这些好朋友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画出相关语句,做好批注,然后在小组内交流并总结文章的表达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课文描

3、写的是作者走进山林看到的景色,为什么却以《山中访友》为题呢?请把理由写在下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背诵积累:试着把你喜欢的段落背诵下来,和你的对手进行挑战。《山中访友》第二课时一、导入:同学们,预习课上你们学习的很投入,相信展示课你们也一定会很精彩,现在就把你们的学习成果和同学们进行交流,共同分享吧!二、反馈交流1、首先我们要集体展示词语掌握情况,请同学们做好准备,进行看拼音写词语比赛。(

4、一定要把字写工整,为小组争光哟!)Qingshuangyinsongchanghepubudouqiao()()()()()Tingbashenqujingzhiyunhanaomi()()()()()Xiakedegaowangzhongbieyoushenyi()()()2、词语闯关时大家都为小组加了分,朗读大比赛更应该大显身手,请三个小组的4号来读课文的3-5自然段,比比看哪一个组读的声情并茂,其他组同学当小评委,要认真倾听、认真评价。3、书读的好,相信你们对课文理解的也深刻,那就请各小组选择一个自然段来汇报你们的学习体会吧,比比看,哪位小老师讲得最清楚,说得最透彻?

5、要求小组长给组员分配好任务,其他组认真倾听,可以提问,可以发表不同的看法,都理解透彻后再进行下一段的汇报。给大家2分钟时间做好准备。教师知识储备:1、文章内容:第三段:作者面对这样一座古老的石桥他联想到了什么?体会这样写的好处。(形象地写出石桥的古老沧桑,暗示了古桥所发挥的作用,指出了作者对于古桥的一片情深)德高望重不但写出了桥的古老,而且突出了它默默无闻为大众服务的美好品质,表达了作者对它的敬佩和赞美。第四段:走进这片树林,鸟儿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与我交换眼神。每一棵树都是我的知己,它们迎面送来无边的青翠,每一棵树都在望着我。作者在这里用了什么表达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6、拟人化的手法,形象地表达了自己和鸟儿、露珠这两位朋友的默契和友谊。)人和树融为一体,知己境界!第五段:和山中的朋友打招呼,采用排比、拟人,第二人称让人感觉到亲切,热情。第六段:作者看到落花与落叶联想到时间的变迁、生命的轮回,可见作者是在用心感受。2、表达方法:(1)文章善于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手法,生动地表达自己对山中朋友的深厚感情。(2)运用合理的想象的联想。3、从文章的字里行间,我们能真切地感受到在作者的眼里,这一花一树,一鸟一石,一草一木都成了有生命的人。它们能跟我们说话,能跟我们交流,它们成了我们的朋友。作者进山看景,自然便成了山中访友。4、创作:学习本文的表达方

7、法,你也把大自然中的一处景物作为朋友,表达你对它的喜爱之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