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山工》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挑山工》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ID:35259731

大小:13.88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3-22

《挑山工》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_第1页
《挑山工》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_第2页
《挑山工》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_第3页
《挑山工》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_第4页
资源描述:

《《挑山工》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挑山工》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重点:理清文章层次,给课文分段并了解段落大意。教学过程:一、引入课文1、板书:挑山工2、本文中提到的“挑山工”是做什么的人?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1、学习生字新词(1)默读课文,画出生字组成的词语。(2)出声读生字并组词。(3)小组里说说这12个生字在读音和字形上应注意的问题。(4)班内交流(5)形近字或同音字组词泰()溜()货()衡()诵()杖()奏()留()或()横()颂()仗()超()肌()拘()耽()误()哲()抄()机()句()忱()吴(

2、)折()2、自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词语,通过查阅工具书、小组间交流、班内讨论等方式进行学习。拘束:过分约束自己,态度显得很不自然。如:明明在生人面前讲话一点也不拘束。意味深长:含着的意思耐人寻味,值得很好地琢磨、体会。如:老师意味深长地说:“孩子们,未来是你们的啊!”心悦诚服:悦,愉快。诚,真心。从心眼里佩服。如:听了妈妈的一番话,小强心悦诚服地点了点头。憨厚:朴实厚道。3、辨析词义,理解词语。(1)近义词拘束(拘谨、约束)体味(体会)包蕴(包含、蕴含)晃悠(晃荡)(2)反义词拘束(洒脱)沉甸甸

3、(轻飘飘)憨厚(狡诈)朴素(华丽)三、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学生再读文章,给课文分段、归纳段意,概括文章主要内容。1、教师可以让学生充分地讨论,发表意见,这样有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同时段意也就比较清楚了。第一段(第1、2自然段)写挑山工负担重、路程长,实际速度却比游人快。(概括地写挑山工。)第二段(第3-6自然段)写"我"遇到一个挑山工,证实挑山工的速度的确比游人快,并搞清了为什么会这样快的原因。(具体地写一个挑山工。)第三段(第7自然段)写挑山工永远向前的形象和富有哲理的话启迪和激励了“我”。

4、2、合并段意,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掌握归纳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比较准确地理解课文,并能提高分析综合能力。学生练习通过合并几段段意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为《挑山工》这篇课文概括出主要内容:“我”在泰山上遇到一位挑山工,挑山工虽然身负重物,走得很慢,却常常走到"我们"前面,通过交谈,“我”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从泰山回来“我”画了一幅挑山工的画,并一直挂在书桌前激励自己。四、作业1、抄写12个生字和11个词语2、组词3、熟读课文,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第二课时教学重难点:联系上下文体会课文中含义深

5、刻的句子。结合学生实际随时解决他们不懂的问题。教学过程:一、朗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二、学习第一段1、请同学读一读这一段,并针对自学思考题进行讨论。教师出示自学思考题:(1)作者对挑山工产生了什么疑问?(2)挑山工与游人对比,在登山过程中有哪些困难?2、讨论小结:(1)挑山工登山的路线比游人长,可是为什么花的时间并不比游人多。(板书:登山)(2)挑山工与游人对比,在登山过程中有哪些困难?学生通过读文对比出:①挑山工身背重物。②挑山工所走的路线是折尺形的,路程比游人长一倍。(学生在这个问题中,不

6、仅认识到挑山工工作的艰辛,而且与作者产生了同样的疑问"为什么挑山工会走到游人前面"。把学生带入了课文的情境中。)身背重物板书:挑山工登山折尺形线路3、帮助学生理解“折尺形”路线。(1)教师拿出折尺进行演示,使学生理解什么叫折尺形路线。(2)思考讨论:折尺形线路给挑山工带来哪些方便与困难。(方便:东西不碰台阶,节省力气。困难:路程比游人长一倍。)4、师总结:难怪作者会产生这样的疑问呢!板书:5、学生自读本段,边读边想象挑山工登山时的情形。三、学习的二段就这样挑山工还总是走到游人的前面,这是为什么呢

7、?1、出示自学题目:(1)在登山途中,“我”和同一位挑山工几次相遇?分别在什么地方?每一次都是怎样的情况?(2)通过与挑山工的几次相遇,你能设想一下为什么挑山工总会走在游人的前边吗?2、讨论交流:(1)在登山途中,“我”和同一位挑山工三次相遇:第一次在山下,第二次在回马岭,第三次在五松亭。每一次都是开始时“我们”很快超过挑山工,但结果总是发现他走到了前面。板书:山下、回马岭、五松亭(2)通过与挑山工的几次相遇,你能设想一下为什么挑山工总会走在游人的前边吗?生:①因为游人一路走走停停看风景,而挑山

8、工却一门心思地往前走,只是偶尔才休息一下。所以才会走到游人前面。②游人是为了游山玩水,没什么目标,所以一路走走停停,而挑山工却要把货物送到山顶,这是他们的任务、目标,所以他会走到游人的前面。(在理解了挑山工在登山中的困难后,让学生进行客观的分析,对比出游人与挑山工在登山时因目标的不同带来的不同结果,提升了学生的认识。在此基础上理解挑山工含义深邃的话语。)3、深化中心:(1)挑山工自己又是怎样解开作者心中的疑问的呢?请同学画出挑山工解答作者疑问的话。并读一读。(2)作者感到"这位挑山工的话语中包含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