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山工教学设计

挑山工教学设计

ID:35267429

大小:13.73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3-22

挑山工教学设计 _第1页
挑山工教学设计 _第2页
挑山工教学设计 _第3页
挑山工教学设计 _第4页
挑山工教学设计 _第5页
资源描述:

《挑山工教学设计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挑山工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挑山工登山的路程比游人多一倍,却反而先登上极顶的原因。懂得干什么事都要一心向着目标,步步踏实,一个劲儿往前走,学习挑山工不停攀登的精神。2、运用抓住体现中心的句子来领会课文中心思想的方法,培养领会中心思想的能力。重点难点:1、随一位挑山工登泰山,解开心中不解之谜是本文的重点段落。了解课文是分几层意思来表达中心的,从而理解作者悟出的哲理,懂得作者是怎样把这个哲理一步一步有条理地表达出来。2、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进一步领会课文的中心思想。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出示课题,介绍作者:这篇课文是我国著名的作家、画家冯骥才的

2、作品。他的短篇小说《雕花烟斗》,中篇小说《啊!》、《神鞭》,分获全国优秀短篇、优秀中篇小说奖。部分作品已被译成英、法、德、日、俄等文字在国外出版。冯骥才以写知识分子生活和天津近代历史故事见长。在泰山风景区有许多游人,还有挑山工。二、读通课文1、自由朗读,思考三个问题:①文中的不解之谜指什么?板书(生谜)②作者是怎样解谜的?(解谜)③作者领悟出什么深刻哲理?(明理)2、检查朗读。3、课文就是按照生谜解谜明理的顺序来进行叙述的。三、生谜1、观察插图,说说挑山工是怎样的人?2、自读第1节,说说课文从哪三个方面介绍了挑山工?谈你的感受。(同桌讨论)3、交流:①肩搭扁担,挑着沉

3、甸甸的物品说明担子重;②一只胳膊搭在扁担上,另一只胳膊垂着,伴随着步子有节奏地一甩一甩说明步履轻松;③折尺形的登山线路说明路程长。4、引读课文:在泰山上,随处都可以碰到挑山工,他们的担子重,他们的步履轻松,他们登山的路程长。这样登山的原因是,好处是,担了重物,如果照一般登山的人那样直上直下,膝头是受不住的。但是。5、担了重物,路程加倍,还是慢吞吞地向前走,居然能走到游人前面,由此,作者心中产生了一个不解之谜。出示练习:挑山工╱慢,╱慢。走得其实并不游人╲快,╲快。交流完成填空,学生读。6、引读课文:挑山工登一次山,走的路程大约比游人多一倍!奇怪的是。你轻快地从他们身边

4、越过,以为。你在某个地方,或者,或者,他们。等你发现,你会,以为。四、熟读第一段,背诵第一段五、布置作业1、抄写词语;2、熟读课文,背诵第一段。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指名背诵第一段。2、谁能说说挑山工的不解之谜是什么?二、解谜、明理1、读3-6节找出表现不解之谜的三组句子。交流出示句子。各种形式读句。六、解谜、明理1、出示作者的疑问(第4节)2、最后,挑山工的回答解开了他心中的谜。出示挑山工说的一段话。三人分别读这段话。3、挑山工的这段话怎样解开这个不解之谜呢?出示阅读提示:任选一个内容进行学习,先读懂这段话,再联系上下文,进行小组讨论交流:1、是否同路(出示)山下

5、他们同时起程回马岭一、二次山道上几次相遇最后汇合在极顶的小卖部前2、游人走法:挑山工走法:随机朗读句子3、游人东看西看,挑山工一个劲地往前走,理解时间长了,就走到前面去了的含义。4、这些是挑山工的话,作者由挑山工的话语中悟出意味深长的做事哲理。出示句子、读句那作者悟出了什么哲理(师举例说一个内容,其余学生说)出示:向着目标踏踏实实不停攀登奋发努力七、哲理升华1、从泰山回来,作者深深记住了这些哲理,并且画了这样一幅画。出示图与文读句2、作家冯骥才作为一个游客,听了挑山工的话以后,如果再去游览名山,会怎么走?那为什么还要画这幅画并挂在书桌前,多年不曾换掉。师小结。八、课外

6、延伸出示课前,收集冯骥才作品目录。冯骥才(1942~)当代作家。原籍浙江慈溪,生于天津。从小喜爱美术、文学、音乐和球类活动。1960年高中毕业后到天津市书画杜从事绘画工作,对民间艺术、地方风俗等产生浓厚兴趣。1974年调天津工艺美术厂、在工艺美术工人业余大学教图画与文艺理论。1978年调天津市文化局创作评论室,后转入作协天津分会从事专业创作,任天津市文联主席、国际笔会中国中心会员、《文学自由谈》和《艺术家》主编等职。著有长篇小说《义和拳》(与李定兴合写)、《神灯前传》,中篇小说集《铺花的歧路》、《啊!》,短篇小说集《雕花烟斗》、《意大利小提琴》,小说集《高女人和她的矮

7、丈夫》,系列报告文学《一百个人的十年》,电影文学剧本《神灯》,文学杂谈集《我心中的文学》,以及《冯骥才中短篇小说集》、《冯骥才小说集》、《冯骥才选集》等。短篇小说《雕花烟斗》,中篇小说《啊!》、《神鞭》,分获全国优秀短篇、优秀中篇小说奖。部分作品已被译成英、法、德、日、俄等文字在国外出版。冯骥才以写知识分子生活和天津近代历史故事见长。注意选取新颖的视角,用多变的艺术手法,细致深入的描写,开掘生活的底蕴,咀嚼人生的况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