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蝶恋花》一体化教学案(教师版)

《虞美人》《蝶恋花》一体化教学案(教师版)

ID:35261542

大小:14.96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3-22

《虞美人》《蝶恋花》一体化教学案(教师版) _第1页
《虞美人》《蝶恋花》一体化教学案(教师版) _第2页
《虞美人》《蝶恋花》一体化教学案(教师版) _第3页
资源描述:

《《虞美人》《蝶恋花》一体化教学案(教师版)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虞美人》《蝶恋花》一体化教学案(教师版)教学设想:两词选自苏教版“笔落惊风雨词别是一家”板块,《虞美人》属于教学课文范畴,《蝶恋花》属于自读课文。可以合并两词一块进行教学。“词别是一家”板块选有宋词四首,萃集了宋词精品,意在通过文本研习指导学生体验它们不同的风格,从中把握词人感叹怅恨的人生情怀。学习本文,主要是理解两首词风格,继续学习诗歌的鉴赏。目标与要求:1、了解有关背景,理解作者的思想和情感;2、品味诗句语言,体会诗作风格;3、学习对诗歌的赏析评价。4、背诵名句教时设置:1教时第一教时要点:了解词的有关文学常识,赏析,积累字词,背诵过程:一、导入(学习要求)二、了解词

2、的有关常识:词的形式有小令(58字以下),中调(59——90字),长调(90字以上)。词的结构:词牌——标题——填词,词牌也叫曲牌,是歌或调的名称,不同的词牌有不同的句数,有不同的平仄要求,有不同的押韵要求,写词当然就叫填词了。宋代词的创作有一个发展变化过程。北宋初年,词人不多,所作仅是小令和中调;到柳永、苏轼,词才发展到全盛时期。柳永被认为是婉约派的创新者。婉约派的代表作家除柳永外,还有秦观、李清照等。婉约派作品语言清丽、含蓄,抒写的情感婉转缠绵,情调或轻松活泼,或离愁别绪,或深沉幽怨、刻功精细,题材较狭窄,多写个人遭遇,男女恋情,或写山水融情于景。苏轼扩大了词的表现范围

3、,开宋代豪放词的先河。三、赏析第1首《虞美人》1、简介作者与写作背景李煜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国的第三代国君。“好声色,不恤政事”,被宋朝灭国;人称李后主。相传后主被俘后,于七夕(他的生日,阴历七月初七)在寓所命歌伎作乐唱《虞美人》,声闻于外,宋太宗闻之大怒,命人赐毒酒将他毒死。所以这首词也是他的绝命词。他最为传诵的名作《虞美人》、《相间欢》、浪淘沙》等几乎人人能上口,后人亦称他为“词帝”。2、听配乐朗读3、自读4、赏析(1)这首词里有一个字是思想情感的眼,试找出来加以品味。(愁,亡国之愁。)(2)这首词怎样抒发自己的亡国之愁?有什么艺术特色?(学生自己回答,答案不要求一致)(3

4、)本词如何通过时空对比来酝酿并抒发情感的?(虚实结合,情景交融。既写眼前之景,又写想像之景;寄情于景,情景交融,愁思贯穿始终。语言明净、凝练、优美、清新,运用比喻、象征、对比、设问等多种修辞手法,高度地概括和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诗人的真情实感。对比衬托,铺垫积蓄。将“春花秋月”“小楼东风”“雕栏玉砌”的美景与“往事知多少”“故国不堪回首”“朱颜改”的悲情,作三次对比。极好地为抒发故国凄凉、物是人非的愁情作铺垫,推涌出结尾两句的千古绝唱。)5、背诵四、赏析第2首《蝶恋花》1、简介作者与写作背景晏殊,字同叔,北宋临川县文港乡(今属进贤县)人,著名词人。晏殊自幼聪明,七岁能文,被称为

5、“神童”,十四岁中进士,历任太常寺奉礼郎、光禄寺丞、集贤校理、太常寺丞、户部员外郎、翰林侍读学士、三司使、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等职。五十三岁时,任枢密使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官居宰相位。第二年罢相,被贬为工部尚书,接着又出任颖州(今安徽阜阳)、陈州(今河南淮阳)、许州(今河南许昌)等地的地方长官,后升任兵部尚书。六十四岁病逝,宋仁宗亲临丧事,死后赠司空兼侍中,谥号元献。晏殊知人善任,当世名人范仲淹、孔道辅都出其门下,韩琦、富弼、欧阳修、宋祁等人均被重用,他庭前“门前桃李重欧苏,堂上葭莩推富范”的对联,是他选贤任能的真实写照。晏殊善长诗词尤工小令,他的词,承袭南唐风格,以情致胜。

6、文词典丽,雍容华贵,妙语天成,韵味独特,又不失清新雅淡,含蓄委婉,温润圆融,意趣横生的艺术风格。有“导宋词之先路”,“为北宋倚声家之初祖”的美誉。“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和“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等佳句,为千古传颂。作品有《珠玉词》、《晏元献遗文》传世。2、听配乐朗读3、自读4、看注解,解释每句的意思槛菊愁烟兰泣露。(栏杆旁菊花笼着一层轻烟薄雾似脉脉含愁,兰花上的露珠像泣出的眼泪。)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帘幕轻轻卷起,侵入一股寒意,梁上的燕子双双离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月亮啊,你不懂人离别的痛苦,斜照进来的光一夜到晓穿过窗户。)昨夜西

7、风凋碧树。(经过昨天一夜的西风,庭院里的绿树也显得凋零了。)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独自登上高楼,看到了所有的路,也没有发现心上人回来的踪影。)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我要把一封封信寄给他,可山长水阔,不知寄往何处。)5、赏析(1)沉浸在相思之苦的主人,觉得外在的景物也和自己同病相怜,请就此谈谈该词的艺术手法。(上阕之中,“槛菊愁烟兰泣露’’,此皆以悲景写愁,与词中人物同病相怜。“燕子双飞”、“明月穿户”,皆是令人悲愁恨恼之物,皆以乐景写悲,以无情反衬有情。前者在艺术上可称作烘托、共鸣的手法,后者在艺术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