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种教材不同境界

同种教材不同境界

ID:35265923

大小:14.28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3-22

同种教材不同境界 _第1页
同种教材不同境界 _第2页
同种教材不同境界 _第3页
同种教材不同境界 _第4页
同种教材不同境界 _第5页
资源描述:

《同种教材不同境界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同种教材不同境界前段时间,笔者聆听了本校两位三年级语文教师执教的同一篇习作指导课,两种不同的教学方法,让笔者陷入了沉思【案例展示】案例一(课堂实录摘要):老师:今天,我们来上一节习作课,先来做一个小游戏,下面我找一位同学上来和老师配合一下。学生纷纷举手。老师指定一人上台。老师:(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盒子,上面蒙着布)下面请你来摸一摸,然后把你的感觉告诉大家,但不许说出是什么东西。学生伸手摸,并说出自己的感觉。老师:大家能猜出是什么吗?学生猜。老师:这个游戏好玩吗?大家都来玩一玩。学生同位结合,互相玩游戏。老师:下面请同学们把你的感觉写下来,看谁写得多。学生写片断。案例二(

2、课堂实录摘要):老师:(伸出手)这是什么?上面有什么?学生1:有手指,有指甲,有掌纹。学生2:有血管,有血液。老师:同学们手上还有眼睛,你信不信?学生:不相信。老师:不相信,我们就找位同学来试一试。学生踊跃举手,跃跃欲试。老师点名叫一位同学上台。老师:(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盒子,上面蒙着布)下面就请你来摸一摸里面是什么,然后把你的感觉告诉大家,可不要告诉大家是什么东西吆。一位学生边摸边说出自己的感觉,教师抓住关键词进行板书。老师:你能不能看着板书,按照一定的顺序,再把手上的眼睛看到的信息汇总起来,让同学们更明白。其他同学认真听,看你能不能猜出是什么?学生按一定顺序汇总信息

3、,其他学生都在猜测是什么东西?老师让学生指名回答。老师:你们现在认为手上有眼睛吗?手上的眼睛神奇吗?学生回答。老师:你们想来试试吗?请同学们把你们带来的小礼物拿出来,让你的同位也来试一试,我们来比赛,看谁手上的眼睛最敏锐。学生兴致勃勃。老师:能不能把你的信息连贯的给你的同位说一说,并告诉他你摸到的是什么。同位交流。老师:想不想把你的这份快乐与大家共分享?下面请同学们把你的感觉准确而又生动的描述出来,如果你能在方格纸上写到第五行,就给自己加一颗小星星,我们看谁得的星星最多?学生写片断。【案例分析】从上面两则案例我们不难看出,同样的教材,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给人的感觉就像

4、走进了两个不同的世界。案例一中,教师就教材而教教材,表面上看是完成了教学任务,让学生都参与了课堂,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都在老师的压制之中,学生这个课堂的主人是在老师的牵制下的。而且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没有顾及三年级学生的习作水平,放任自流,不做具体的指导。因此,在这样的课堂上,我们只能看到一群被老师牵着鼻子走的学生,只能感受到这样的课堂毫无生气。笔者认为本节课存在以下不足之处:1、教师没有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的习作环境。首先是材料的准备,比如这节课教师有意识地组织做一个小游戏,在进行游戏时,事先应该不要告诉学生活动的主要目的,以免学生思想上有负担,教师心中只要有数就可以了

5、,但这位教师,一上来就告诉学生要进行习作,无疑给学生制造了无形的压力。2、在师生共同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并没有相机加以指导。三年级学生刚刚接触习作,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即没有指导学生说,也没有告诉学生如何去写,说和写更没有进行有机的结合,那学生的作文写得不具体也就在听课教师的意料之中了。案例二中,我们则可以看到教师设计的许多巧妙之处。1、教师善于创设情境,为学生搭建一个富有情趣的习作平台,激发学生兴趣。在教学一开始,老师说手上有眼睛,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后,又邀请学生来试一试,满足了学生探求的欲望,学生跃跃欲试,活跃了原来习作课沉闷的气氛。古

6、人云:情动而辞发,学生的任何一篇成功的文章都是在培养和调动起他们的情感这一原动力后,才能使学生爆发出写作的动力。2、习作训练方法丰富、新颖。小学习作训练的方法除了要求丰富多样外,还必须力求新颖独特,要让学生在获得新奇感的同时,产生倾吐的强烈愿望。这是一篇活动化习作指导课,学生已经产生了深厚的兴趣,教师又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位学生动手去摸,动嘴去说,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各种感官,在获得了丰富具体的内容之后再动笔去写,水到渠成,一蹴而就。3、习作教学难点不但定位准,而且突破方法得当,为学生构建了一个舒畅作文的过程。在三年级,学生刚刚接触习作,最不容易做到的就是把文章按一定顺序写

7、具体。在进行本课教学时,教师在指名摸盒子里的东西并让学生描述的时候,教师对学生提供的信息,有选择、有次序地进行板书,并在学生描述结束后,让学生看老师板书,按一定的顺序把眼睛所看到的信息进行汇总,学生的叙述会更具体、有顺序,这样学生在写文章时就会有序可以,有法可循,作文也就会写的具体有顺序。而且在游戏结束后,教师要求学生把你的快乐与大家共分享,在进行写作时学生也就不会把它当作一种负担了。【总结】这两节习作指导课,给了我们深深的启迪,笔者从中体会出上好一节习作指导课应做到以下几点:1、习作的目标要明确、恰当。指导学生进行习作,首先要有明确的目标,即使不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