吟诗作画话唐诗──古诗《咏柳》的教学案例

吟诗作画话唐诗──古诗《咏柳》的教学案例

ID:35265934

大小:14.05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3-22

吟诗作画话唐诗──古诗《咏柳》的教学案例 _第1页
吟诗作画话唐诗──古诗《咏柳》的教学案例 _第2页
吟诗作画话唐诗──古诗《咏柳》的教学案例 _第3页
吟诗作画话唐诗──古诗《咏柳》的教学案例 _第4页
吟诗作画话唐诗──古诗《咏柳》的教学案例 _第5页
资源描述:

《吟诗作画话唐诗──古诗《咏柳》的教学案例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吟诗作画话唐诗──古诗《咏柳》的教学案例【教学内容分析】《咏柳》的作者是唐代诗人贺知章,咏柳,就是歌咏柳树的意思。这首诗通过写柳树的美好姿态和蓬勃生机来赞美春风,以丰富的想象和形象的比喻,把看不见的春风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了。抒发了诗人在春回大地时的欢喜、愉快的心情,反映了诗人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怀。《咏柳》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春满人间,婀娜多姿的画面。这首诗旨在赞颂大自然的美,生活的美。其实,关于大自然的美,不仅仅在于春天,这种美好、蓬勃何尝不体现在夏天,秋天,冬天。《咏柳》重点在咏,用咏的形式赞颂其他的季节,既承接了课堂中的知识,有感受

2、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精炼的语言组织能力。【教学目标】1、感受古诗中所描绘的春天的优美的景色,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趣。2、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发挥想象,吟诗作画等方式来赞颂生活。3、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激发学生的潜能,检测学生的文化底蕴。【教学理念解读】学习古诗文,其目的在于全面提高语文素质;而语文素质的核心是语文能力的培养。它是语文能力、语文知识、情趣、学习能力以及习惯、方法的融合。古诗文蕴涵着丰厚的文化底蕴,教学不同层次的古诗,能使学生从多角度受到民族文化的熏陶。新教学大纲提倡:古诗教学应以吟诵为主。历史时隔久远

3、,如在短短的四十分钟里,添之以情趣化,以诗引画,以画诠诗不失为古诗教学的一大契机。拓宽思维外溢美感,触类旁通,继而举一反三,倡导学生吟诗作画。这也是一种诗文、诗情、诗理与学生的品味、感悟的无声对话交流。【案例】培养学生美的情操,从思想上、情感上渗透古诗文沉淀千年的精华之美。学习民族文化,展现的是历史长河的一幅隽永的画卷,过去的学者赋诗必画,远如苏轼、唐寅,近如徐悲鸿、齐白石,诗画交融,堪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因而古诗教学中,美术素养不可忽略。融意象于寥寥几笔中,让学生品足味,悟足情,达到诗与景,情与文的交融。师:春,是苏醒,是温暖,是成长

4、,是绿色,是生命。《咏柳》这首诗向我们展示了沐浴在春风中的柳树想象成经过巧手裁剪的艺术品这么一幅生机蓬勃的画面,学了古诗,让我们由衷地发出了赞叹多美的春天,多美的大自然。同学们,让我们耳听着古曲,手持画笔画画着美景。放琵琶曲《春江花月夜》,学生画《咏柳》春景图。投影示学生的作品。理念: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运用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诵诗成画,渗透美术素养于古诗课堂,并非简单刺激视觉美感而已。师:同学们眼中的春天多美啊!其实大自然的一年四季都很美,不是吗?在春天里,我们咏柳,在夏天里我们生:在夏天里,我们赞荷。生:在夏

5、风里,我们咏荷。生:在夏天的池塘里,我们颂睡莲。师;原来,夏天也是多姿多彩的。我国古代许许多多的诗人也曾用他们的精妙之笔,写下诸多的夏的诗篇,不知在你的记忆宝库里,保存着哪些夏之诗?生: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生:映日荷花别样红。师:诗人笔下的夏热情,向上,火红,毫不逊色于春,不知其他季节如何?有没有令我们的心为之一颤的东西呢?生:在秋风里,我们赏菊。生:在秋天里,我们颂丰收。生:在落叶中,我们用落叶。生:霜叶红于二月花。生:在白雪皑皑的世界里,我们咏梅。生:在银装素裹的日子里,我们赞雪。生:犹有傲霜枝。理念:培养学生美的情操,从

6、思想上、情感上渗透古诗文沉淀千年的精华之美,学习民族文化,展现的是历史长河的一幅隽永的画卷。师:在不同的季节里,有不同的风貌。我们欣赏,我们歌咏,我们赞美。我们是否可以学习《咏柳》这首古诗,发挥一下我们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也来吟诗作画,体会诗人的风范。学生交头接耳,觉得很新鲜。师:四人小组合作学习,自主选取一个季节,既配诗又作画。希望每个小组的成员都能开动自己智慧的头脑,搜索佳句美词,谱写出一首首优美的诗,一幅幅动人的画。学生合作学习。学生交流。理念:综合性学习应强调合作精神,注意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能力。围绕吟画展开教学,教师

7、只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除了借助自身的语言优势创设学习情境外,没有加给学生一个问题,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人地位。自主选材,合作吟诗作画,效果甚是理想。【教学后记】古诗在小学语文教材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体现着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文化,是小学生接触了解祖国优秀文化遗产的好教材。但由于古诗的形式体制、遣词造句等方面与现在的语言习惯差别很大,因此,古诗的学习对于学生来说也是个难点。往往教师在教学古诗时,介绍讲解,强调字词,逐句解释。学生埋头笔记,学会的标准就以会背、会解释来衡量。学生究竟从诗中领会了多少美的意境,无从谈起;究竟得到多少语文基本能力的训练

8、,也无从落实。我以为古诗的教学也应该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得到情感的体验,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发展他们的思维,锻炼他们的能力。教学古诗《咏柳》,我拓宽了学生的视眼,激起学生心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