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读有关《出师表》的乐道之文

赏读有关《出师表》的乐道之文

ID:35269863

大小:17.16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3-22

赏读有关《出师表》的乐道之文 _第1页
赏读有关《出师表》的乐道之文 _第2页
赏读有关《出师表》的乐道之文 _第3页
赏读有关《出师表》的乐道之文 _第4页
赏读有关《出师表》的乐道之文 _第5页
资源描述:

《赏读有关《出师表》的乐道之文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赏读有关《出师表》的乐道之文汉魏时期,天下三分。蜀相诸葛亮念念不忘的是恢复汉室,魏明帝太和元年(公元227年),诸葛亮率大军进驻汉中,由此揭开了北伐的序幕。临行前,诸葛亮给当时的皇帝刘禅写了一封信,这就是《前出师表》。这篇表文致诚感人。从文中可以看出,诸葛亮在写作此文时,心潮澎湃,所虑艰深。他先是阐明了北伐的原因和决心。他知道此去旷日弥久,路途艰危,成败垂成,是以对刘禅进行谆谆的叮嘱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刘备死时,曾有遗言给刘禅: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出师表中诸葛孔明,不仅有臣

2、子的忠心耿耿、大将的智虑深远,更充满着父辈的严厉与慈爱。这篇《出师表》,更多地被后人看为戒子书,称之真情激荡,苦心孤诣。千百年来,许多文人志士对这篇表文或赞或叹,乐道不绝。在此,笔者就有关《出师表》的诗文作简要赏读,以利于大家更好的从侧面品味和体会这篇千古美文的价值及孔明的忠肝义胆。一、数字秒联悼孔明诸葛亮死后,后人为了缅怀他的功绩,曾在他居住过的地方建造了一座武侯祠堂,以示追念。自西晋以来,历代的文人墨客络绎不绝来此凭吊,留下了一副副脍炙人口的名楹佳联。在这些楹联中有一些对联巧妙地将数字嵌入其中,别出心裁,独具匠心。位于河

3、南南阳市的卧龙岗相传是诸葛亮当年躬耕之地,这里景色幽雅,建筑别致。武侯祠内有这样一副对联:收二川,摆八阵,七擒六出,五丈原设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按金土木爻之卦,水面偏能用火攻。从这副楹联中不难看出,上联嵌入了数字一至十,下联嵌入了五方和五行,对诸葛孔明的一生作出了高度概括。四川成都市南郊的武侯祠,是西晋末年十六国李雄为纪念蜀汉丞相诸葛亮而建的。祠内古柏苍郁,殿宇雄伟,这里也有一副对联,是赞颂诸葛亮在蜀川的功德的:一生惟谨慎,七擒南渡,六出北征,何期五丈崩摧,九伐志能尊教受;十倍荷褒荣

4、,八阵名成,两川福被,所合四方精锐,三分功定属元勋。此外,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这副对联仅用了短短的十个字,赞颂了诸葛亮才高睿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一生功绩。所谓两表是指诸葛亮入川后为蜀汉大业所作的前、后两个《出师表》;还一对是指当年刘备三顾茅庐时所作的《隆中对》,在文中诸葛亮有三分天下的精辟分析。陕西省勉县定军山有武乡侯诸葛亮的陵墓,当年诸葛亮出川伐魏病死五丈原后就埋葬于此,这里的武侯祠有这样一副对联,可谓对诸葛亮一生盖棺论定了。该联曰:义胆忠肝,六经以来二表;托孤寄命,三代而后一人。二、陵豪诗律作《蜀相》公元二二一年

5、,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蜀,任命诸葛亮为丞相,诗题《蜀相》,写的就是诸葛亮。诗文如下:蜀相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曾经为刘备制定了一系列统一天下的方针、策略,辅佐刘备振兴汉室,建立了蜀汉政权,形成了与曹魏、孙吴三足鼎立的局面。刘备去世后,诸葛亮又辅佐他的儿子刘禅,多次出师北伐中原,因身心交瘁,积劳成疾,最后死于军中,实现了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铿锵誓言,赢得了后世人们的景仰和推崇。

6、杜甫虽然怀有致君尧舜的政治理想,但他仕途坎坷,抱负无法施展。他写《蜀相》这首诗时,安史之乱还没有平息。目睹国势艰危,生民涂炭,而自身又请缨无路,报国无门,因此对开创基业、挽救时局的诸葛亮,无限仰慕,备加敬重。唐肃宗乾元二年(公元七五九年)十二月,杜甫结束了为时四年的寓居秦州、同谷(今甘肃省成县)的颠沛流离的生活,到了成都,在朋友的资助下,定居在浣花溪畔。第二年(唐肃宗上元元年,公元七六O年)的春天,他探访了诸葛武侯祠,写下了这首感人肺腑的千古绝唱。首联及颔联成功地写出了丞相祠堂的特定情境,准确地摄取了森森的古柏、映阶的春草和

7、隔叶的黄鹂这些最能表现典型环境特征的景物,用来烘托一种寂静、肃穆的氛围,借以表达在这种氛围中诗人所产生的凭吊古人的特定心境。此外,诗句还具有非凡的概括力,这突出地表现在第五、六句对诸葛亮的为人和一生功业的表述上。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三顾,这里指诸葛亮在南阳隐居是,刘备三次登门拜访的事。诸葛亮《出师表》上说: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频烦,多次地烦劳。另一说见清代汪师韩的《诗学纂闻》,汪师韩认为频烦是唐代俗语,意思与郑重差不多。天下计,是指统一天下的谋略。具体地说,这里指诸葛亮所制定的以荆州、益州

8、为基地,整饬内政,东联孙权,北搞曹操,而后统一天下的策略。两朝,指蜀先主刘备和后主刘禅两代。开济,开指帮助刘备开创基业;济是指辅佐刘禅匡济艰危。济,有完成的意思,也可以解释为守成、成了事业。老臣心,指诸葛亮尽忠蜀国,不遗余力,死而后已的精神。这颈联两句写得格外厚重,含义十分丰富,既生动地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