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复习大纲

《生态学》复习大纲

ID:35275256

大小:417.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3-22

《生态学》复习大纲_第1页
《生态学》复习大纲_第2页
《生态学》复习大纲_第3页
《生态学》复习大纲_第4页
《生态学》复习大纲_第5页
资源描述:

《《生态学》复习大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生态学》复习大纲考试题型:名词解释、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分析论述题。3.掌握现代生态学发展的趋势(1)研究层次向宏观和微观方向发展。现代生态学一方面向区域性、全球性乃至宇宙性方面发展;另一方面是向微观方向发展,与分子生物学、分子遗传学、生理学、微形态解剖学结合。(2)研究范围的扩展。一是生态学的研究内容和任务扩展到人类社会,渗入到人类的经济活动,成为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接的桥梁之一;二是应用生态学得到迅速发展。(3)研究方法手段的更新。野外自计电子仪器、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生态建模等现代化测试技术、设备和手段得到广泛应用;系统分析方法以及系统

2、生态学的发展,进一步丰富了本学科的方法论。(4)生态学研究的国际性日益增强。(二)生物与环境1.了解环境的概念及其类型环境是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周围一切的总和,包括空间及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的各种因素。环境分为大环境和小环境。大环境指的是地区环境、地球环境和宇宙环境。小环境指的是对生物有直接影响的邻接环境,即指小范围内的特定栖息地。大环境中的气候称为大气候,是指离地面1.5m以上的气候,由大范围因素决定,如大气环流、地理纬度、距海洋距离、大面积地形等。小环境中的气候称为小气候,是指近地面大气层中1.5m以内的气候,生物所处的局

3、域地区的气候。2.掌握环境因子与生态因子的区别生态因子:对生物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等生命活动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因子,如光照、温度、水分等。环境因子:构成环境组成的下一个层次的基本单元。如属于气候要素的气温、降水、湿度、风等。3.深入理解生态因子作用的特征及其限制因子、生态幅的概念作用特征:(1)综合作用:环境中的每个生态因子不是孤立的、单独的存在,总是与其他因子相互联系、影响和制约的。任何一个因子的变化,都会不同程度地引起其他因子的变化,导致生态因子的综合作用。(2)主导因子作用:对生物起作用的众多因子并非等价的,其中有一个是起决定性作

4、用的,它的改变会引起其它生态因子发生改变,使生物的生长发育发生改变。(3)阶段性作用:由于生态因子规律性变化使生物生长发育出现阶段性,在不同发育阶段,生物需要不同的生态因子或生态因子的不同强度,因此生态因子对生物的作用也具有阶段性。(4)不可替代性和补偿性作用:对生物起作用的诸多生态因子虽然并非等价,但都很重要,一个都不能少,不能替代。但在一定条件下,当某一因子数量不足,可依靠相近生态因子的加强得以补偿。(5)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生态因子对生物的行为、生长、生殖和分布的作用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有时需经历几个中间因子。限制因子:任何生态因子

5、,当接近或超过某种生物的耐受性极限而阻止其生存、生长、繁殖或扩散时,这个因素称为限制因子。生态幅或生态价:指每一种生物对每一种生态因子都有一个耐受范围,即有一个生态上的最低点和最高点。在最低点和最高点(或称耐受性的下限和上限)之间的范围。11/112.熟练掌握光、温度、水、土壤、大气CO2等生态因子对生物的生态作用和适应1、光的生态作用:(1)光照强度对生物的生长发育和形态建成有重要影响。(生长发育体色、叶绿素、细胞增长和分化、花果质量和数量)适应:色素种类(光质)叶子运动和落叶、视觉器官(光照强度),长日照植物、短日照植物、中日照植物、日中性植物

6、,长日照动物短日照动物、昆虫滞育、换毛与换羽、动物迁徙(光周期)2、温度因子的生态作用:(1)温度影响着生物的生长和生物的发育,并决定着生物的地理分布。(2)任何一种生物都必须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才能正常生长发育。(3)一般说来,生物生长发育在一定范围内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加快,随着温度的下降而变缓。当环境温度高于或低于生物所能忍受的温度范围时,生物的生长发育就会受阻,甚至造成死亡。(4)此外,地球表面的温度在时间上有四季变化和昼夜变化,温度的这些变化都能给生物带来多方面和深刻的影响。(5)温度对生物的生态意义还在于温度的变化能引起环境中其他生态因子的

7、改变,如引起湿度、降水、风、氧在水中的溶解度以及食物和其他生物活动和行为的改变等,这是温度对生物的间接影响。适应:生物对极端高温、低温的适应表现在形态、生理和行为等各个方面。低温的形态适应:植物的芽和叶片常有油脂类物质保护,树干粗短,树皮坚厚;内温动物出现贝格曼规律和阿伦规律的变化。在生理方面,植物减少细胞中的水分,增加糖类、脂肪和色素等物质以降低植物冰点,增强抗旱能力;内温动物主要增加体内产热,此外还采用逆流热交换、局部异温性和适应性低体温等适应寒冷环境。行为上的适应照顾要是迁徙和集群。生物对高温的适应也表现在上述三个方面。生理上,植物主要降低细

8、胞含水量,增加糖和盐的浓度,以及增加蒸腾作用以散热;动物则适当放松恒温性,将热量储存于体内,使体温升高,等夜间再通过对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