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分类汇总必修ⅲ文化史

高考历史分类汇总必修ⅲ文化史

ID:35314728

大小:594.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3-23

高考历史分类汇总必修ⅲ文化史_第1页
高考历史分类汇总必修ⅲ文化史_第2页
高考历史分类汇总必修ⅲ文化史_第3页
高考历史分类汇总必修ⅲ文化史_第4页
高考历史分类汇总必修ⅲ文化史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分类汇总必修ⅲ文化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保定远飞助学培训学校艺术类高考班、文理复读班内部讲义——历史专题一:中国传统主流思想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1、孔子提出“”与“”的学说。注重与,对鬼神持的态度。首创古代之风,主张“”,注重人的发展。编撰《诗》《书》《礼》《乐》《易》《春秋》,统称“六经”。孟子发挥孔子的“德治”思想,提倡“”学说,提出“”,成为中国早期思想的基础。强调“天行有常”,提出“制天命而用之”。认为学习的最高目标是把握“礼”。特别提示:儒家思想“仁”的主张对构建当今和谐社会有一定积极意义。“”对于保护环境、坚持可持续发展观有一定积极意义。2、认为“道

2、”是世界的根本;指出事物具有向的方面转化的规律,蕴涵朴素的思想;老子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抱有悲观的态度,主张小国寡民。庄子(战国)宣传天道与自然无为。特别提示:道家崇尚自然,宣传自然无为。对于今天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3、变法:推行“尽地力之教”;主张用严酷的刑罚确立新的政治秩序;中国古代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法典《法经》。商鞅变法:废除世卿世禄制度,奖励耕战;废除;加强中央集权。韩非主张加强,厉行赏罚,奖励耕战。提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事异则备变”的主张。影响:法家的理论对中国专制主义政治体制的建立乃至

3、秦始皇统一全国都起到很大作用,后被儒学吸收,成为维护的工具。4、战国初期的墨翟“、”。非攻、尚贤、尚同、非乐、非命、节葬、节用。主张认识以为来源。提出了中国最早的逻辑学术语,建立起由个别到一般的的方法论基础。5、“”:是对先秦思想文化成就的粗暴否定,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场浩劫。文化成为政治权力的附庸,文化氛围由生动活跃转为死气沉沉,儒学的发展也因此进入低潮。对造成了恶劣影响。6、罢黜百家:汉武帝时“”局面得到巩固。高度集权的专制政体大体定型。以汉民族为主体的文化共同体也基本形成。建议皇帝倡导儒学,实践德政,推行教化,政策应及时“更化”。目

4、的:利用文化的“一统”奠定政治“一统”的根基。影响:A结束各派学术思想平等竞争的局面,扼制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B加强对思想、文化和教育的重视,对民族历史文化的进步有积极意义。7、汉武帝时创建太学。自时代起,规模不断扩大。影响:太学的建立,使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国家培养政治管理人才的官立学校。是儒学教育化和化的标志。东汉时,太学是中国古代社会舆论影响政治生活较早的史例。汉武帝令各郡国建立学校,初步建立了地方教育系统。8、中国早期选官制度以“”为主。汉武帝时。隋唐时代开始实行,以为选拔官员的标准,考试内容主要是。影响:(1)积极:①有利于

5、中国专制主义政体的稳固。②促成了比较广泛持久的读书风尚,有益于风气的形成。③选官方式上也体现了一定的原则。(2)消极:①儒学成为执政者奴化臣民的工具。②知识分子醉心于功名利禄,导致中国古代专心从事科学技术研究的人才力量相对薄弱。9、东汉末年儒学权威性严重削弱。唐末五代进一步削弱。①外因:魏晋时期新思潮的流行,尤其是道教和佛教的广泛传播。②12保定远飞助学培训学校艺术类高考班、文理复读班内部讲义——历史内因:儒学本身不断受到质疑。唐朝韩愈率先提出复兴儒学。北宋士大夫掀起儒学复兴运动。推崇《春秋》中的“尊王攘夷”,批评唐朝不重儒家纲常伦理的

6、弊端;主张要巩固中央集权,要实现长治久安,必须以唐为鉴,复兴儒学。研习儒经义理之风大开,士气随之大变,重忠孝、讲廉耻、励气节的社会氛围逐渐形成;理学孕育而生。10、理学的开创者周敦颐、邵雍、张载、、并称“北宋五子”。理学又称新儒学,将儒家的忠、孝、节、义提升到“”的高度,形成一套囊括天人关系的严密思想体系。周敦颐:建构了关于万事万物的衍生规律,把人与天地万物的本原合而为一。为“理”生万物的理论提供依据。邵雍:重新排列《周易》的六十四卦,试图揭示宇宙规律,进而解释人类命运。张载:严格区分了天、道、性、心等概念,准确地表达了理学的基本宗旨和

7、精神。开创理学的“气学”一派,是理学中唯物主义的杰出代表。程颢、程颐:天理的核心是“仁”,修养的最高境界就是“仁”。确定了理学的最高范畴“天理”。11、理学成熟标志:南宋完成了理学的集大成。(1)理气关系论:①理比气更根本,逻辑上理先于气。②气有变化的能动性,理离不开气。③万物各有其理,万物之理皆归于一,即太极中的阴阳变化(唯心论)。(2)理学的修养论:是以本体论为基础的关于个人学习、实践的学问。①区分教育分“小学”和“大学”两个阶段,强调学习积累、循序渐进。②强调仁是人的爱心和道德价值的终极源泉;仁者无私无畏。③仁者境界的最大特点是获

8、得精神的自足和自由,还应有强烈的。(3)社会政治理论:是以道统论为依据的社会实践理论。①认为道的价值内涵是“三纲五常”,达到仁者境界,才算得道。②秦汉以来所有帝王都是无道之君。③儒家干预政治的关键,是要设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