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ID:35319827

大小:115.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3-23

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_第1页
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_第2页
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_第3页
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_第4页
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国家统计局丽水调查队张 梅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文明的兴起是不可逆转的科学发展潮流。党的十七大首次明确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使“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丽水市委、市政府紧紧围绕生态优势为最大优势的目标,于2008年8月,正式发布实施了《丽水市生态文明建设纲要(2008—2020)》。本文通过对丽水市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研究,旨在综合反映丽水生态文明建设综合状况和进程,为丽水实现生态文明由全国先行

2、区向示范区的跨越提供决策参考。一、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复杂的复合系统,需要用多个指标组成一个有机整体来描述系统的发展状况。在构建指标系时,除要符合统计学的基本规范,还须遵循以下原则:1.整体性原则:指标体系可以说是对生态文明社会的总体描述和抽象概括,要求所选择的各个指标能够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在其相互配合中比较全面、科学、准确地反映和描述生态文明社会的内涵和特征。2.可操作性原则:尽可能利用已有的信息资源,选择有数据来源的指标;需要进行量化计算的尽可能选择相对容易计算的

3、公式,公式中的参数易于获得;指标在数量上要体现少而精,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要方便、简洁,具有广泛的实用性。3.相对独立性原则:-10-所选择的各个指标必须相互独立,不应存在交叉现象,要互不重叠、互不取代,尽量避免信息上的重复。4.引导性原则:通过评价不仅反映目前生态文明的发展程度,也能反映生态文明建设的努力方向,对社会各界提高生态文明意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发挥引导作用。二、丽水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层次结构根据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目标、任务的理解,指标体系分为总系统、子系统和个体指标三个层次。生态文明

4、发展总目标是总系统;子系统为第二个层次,分别由生态经济、生态集聚、生态涵养、生态文化4个子系统组成;第三个层次为各子系统下设立的个体指标(20项),意在整体上监测全市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和进程。1.生态经济。主要从人均地区生产总值、R&D支出占GDP比重、二、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人均地方财政收入、高新技术产业占工业增加值比重、万元GDP能耗共6个指标反映经济发展水平、质量和可持续性。2.生态集聚。主要从城市化率、工业园区产值比重、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八大”主导农业产值比重4个指标反映人口、资源及产业集

5、聚状况。3.生态涵养。主要从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主要污染物排放削减率、森林覆盖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5个指标反映环境质量状况及保护成效。4.生态文化-10-。主要包含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教育和文化经费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城乡居民人均文化娱乐支出占消费支出比重、每万人公共图书藏书量、每万人中文化人才资源数5个指标反映生态文化发展状况。三、丽水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目标值和权重的确定(一)目标值确定。根据《丽水市生态文明建设纲要(2008—2020)》规划目标,结合全面小康

6、社会和全国、全省及丽水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等目标要求,力争对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特征反映的基本一致,确定各项指标的目标值。(二)指标权重的设定。根据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的具体情况和要求,应有选择地运用主观赋权法和客观赋权法,确定该评价体系的指标权重。即:基本采用平均赋权法,对重点导向指标适当加大权重,合计100分。(三)综合评价的方法。1.单指标评价方法,其实现程度计算公式为:2.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生态文明指标体系由生态经济、生态集聚、生态涵养和生态文化4个方面(或子目标)构成,各子目标或生态文明

7、建设实现程度计算公式如下:P=-10-其中Xi1为评价值,Xi为实际值,Wi为指标的权数,P为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程度。四、2011年丽水生态文明建设评价结果分析(一)丽水生态文明建设稳步推进,各项子目标进展不一。丽水市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包括生态经济、生态集聚、生态涵养和生态文化四个方面,共20项指标。从评价的总体结果看,2011年全市生态文明建设总体实现程度为61.3%(见附表)。从四个一级指标的实现情况看,发展不平衡,实现程度从高到低依次为:生态涵养、生态集聚、生态经济和生态文化。其中:生态涵养

8、实现程度为90.4%;生态集聚实现程度为80.3%;生态经济实现程度为40.6%;生态文化实现程度为41.7%。(二)各项评价指标实现程度差异较大。从各项指标实现情况看,在衡量生态文明建设的20个指标中,2011年实现程度达到100%的指标有2个,占10%,分别是:主要污染排放削减率和森林覆盖率。实现程度在80%-100%之间的3个指标,占15%,分别是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八大”-10-主导农业产值比重和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实现程度在60-80%之间的指标有6个,占25%,分别是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