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径协会路跑会工作条例

田径协会路跑会工作条例

ID:35319983

大小:128.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3-23

田径协会路跑会工作条例_第1页
田径协会路跑会工作条例_第2页
田径协会路跑会工作条例_第3页
田径协会路跑会工作条例_第4页
田径协会路跑会工作条例_第5页
资源描述:

《田径协会路跑会工作条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国田径协会马拉松及相关运动赛事注册及认证程序指南(2014年4月17日)一、注册及认证渠道中国田径协会将于2014年下半年推出赛事网上管理系统,面向所有赛事接受注册以及认证申请。赛事网上管理系统启用之前,注册及认证通过电子邮件形式受理。二、注册赛事范围根据《中国境内马拉松及相关运动赛事管理办法》在中国境内(不含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所有地域面向社会举办的马拉松及相关运动的赛事(以下简称“赛事”),均应在中国田径协会进行年度注册登记。三、注册条件赛事应根据《中国境内马拉松及相关运动赛事管理办法》赛事审批相关规定获得所有相应部门的批准后方可申请注册。四、注册程序

2、(一)中国田径协会共同主办赛事应在与中国田径协会签订合作协议后由中国田径协会进行注册登记。(二)非中国田径协会共同主办赛事应遵循以下注册程序:1.根据《中国境内马拉松及相关运动赛事管理办法》获得所有相应部门的批准;2.填写注册表格,登记赛事的日期、地点、路线、规模、联系人等信息;3.向mls@athletics.org.cn发送注册表格无签字及公章的电子版、注册表格签字及加盖公章后的扫描件、以及各相应部门批准文件扫描件;4.申请提交后中国田径协会将进行审核;5.审核通过后赛事将收到审核通过的邮件通知;6.注册通过的赛事将在下一期赛事日历更新时纳入赛事日历中。五、

3、注册申请时间第11页(一)年度赛事应在首次赛事举办日期至少一个月前进行赛事注册。(二)每年多站举办的系列赛事应在第一站赛事日期至少一个月前进行系列赛事整年计划的注册。(三)所有赛事从第二年起应在获得各方批准文件后立即进行赛事注册,如有修订应立即向中国田协提交修订信息。一、注册赛事举办后的信息确认所有注册赛事均应在赛事结束后一个月内向中国田协通过电子邮件提交赛事举办情况的确认,确认注册申请表中的日期、地点、人数、项目规模等各项信息是否发生变化。二、赛事认证种类中国田协对于在中国境内多次举行的赛事采取A类赛事认证与B类赛事认证两级认证。A类赛事认证标志着该赛事的赛道

4、、计时、裁判、兴奋剂检测等核心竞赛管理工作达到中国田径协会成绩认证标准。只有通过中国田协A类赛事认证的赛事成绩方可计入中国田协以及国际田联的马拉松以及相关运动的成绩排名,可以申报全国、亚洲以及世界纪录。B类赛事认证标志着该赛事在赛道、计时、裁判等核心竞赛管理工作达到保障在该赛事的选手之间公平竞赛的基本标准。三、A类赛事认证条件:(一)完成注册登记(二)是公路长距离跑步、行走及接力赛事,竞赛项目为以下国际田联的竞赛标准距离:1.马拉松:42.195公里2.半程马拉松:21.0975公里3.其他距离的公路项目:10公里、15公里、20公里、25公里、30公里和100

5、公里。(三)赛道丈量、计时、裁判、兴奋剂检测能够达到国际田联成绩认证条件:1.赛事路线具有国际田联/国际马拉松及长跑协会“B”第11页级以上丈量员的丈量报告及中国田协或国际马拉松及长跑协会的批准证书;1.赛时有中国田协观察员或其他有资格的人员乘坐前导车观察,以确保运动员所跑的路线为丈量路线;2.比赛时须使用中国田协审定的感应计时产品,至少在终点、最远距离的折返点有感应计时点,且计时点总数不少于平均每10公里一个;3.分段计时点、折返点和终点等处设置比赛录像,记录比赛的全过程;4.赛事主管裁判为国家级以上裁判,至少两年执裁马拉松赛事经验,其他各主要岗位为国家级以上

6、裁判;5.赛事兴奋剂检查最少为4例含EPO检测(男2,女2)样本;单性别赛事为2例。所收样本必须在世界反兴奋剂机构认定的北京实验室进行检测。(二)赛事奖金设置应符合中国田协定期公布的标准。(三)严格遵守田径竞赛规则、中国田协章程以及相关规范。一、B类赛事认证条件(一)完成注册登记(二)在公路上进行的长距离跑步、行走及接力赛事应满足以下条件:1.赛事路线具有国际田联/国际马拉松及长跑协会“C”级以上丈量员或中国田协国家级丈量员的丈量报告以及中国田协的批准证书;2.比赛时须使用中国田协审定的感应计时产品,至少在终点、最远距离的折返点有感应计时点,且计时点总数不少于平

7、均每15公里一个;3.需在终点设置比赛录像,记录完成比赛的所有人员;4.赛事主管裁判为国家级以上裁判;5.严格遵守田径竞赛规则、中国田协章程以及相关规范。(三)部分或全部在自然条件形成未经人工硬化的道路上进行的长距离跑步、行走及接力赛事应满足以下条件:1.路线全程进行统一标记,所有的直线行进路线至少每500米进行标记,所有有方向变化的地点均有明确的方向指示;第11页1.比赛可采用手计时或感应计时,至少在终点、最远距离的折返点有感应计时点,且40公里以内(含40公里)的赛事至少应设置1个分段计时点,40公里以上的赛事应至少设置2个分段计时点;2.需在终点设置比赛录

8、像,记录完成比赛的所有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