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六语文下910[整理]

小六语文下910[整理]

ID:35346221

大小:84.29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3-23

小六语文下910[整理]_第1页
小六语文下910[整理]_第2页
小六语文下910[整理]_第3页
小六语文下910[整理]_第4页
资源描述:

《小六语文下910[整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龙文教育个性化辅导教案教师朱雪婷授课时间2013.3.24授课层次小六授课课题《渔歌子》《螳螂捕蝉》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理解《如梦令》《渔歌子》的词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2、背诵并默写两首词。3、想象“青箸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这句话的画面。2、《螳螂捕蝉》先让学生弄清情节,进入情境。然后把少年讲的故事找出来,讲述、讨论,理解寓意,并理解少年“用意”。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借助画面,联系牛活实际理解词的意思。2、难点:感受所描绘的画面,领悟词人的言外Z意。教学内容:1.复习《如梦令》。2•预习新课《渔

2、歌子》和《螳螂捕蝉》。《词两首》如梦令(忆昔词)常记溪亭日暮,溪亭:临水的亭台。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争:同“怎”。问题提示:(1)这首词记叙了一件什么事?(词人的一次郊游)(2)这件事是发生在词人写作的当天吗?(不是,“常记”)(3)这件事发牛在什么季节?(夏犬,“藕花深处”)(4)她是一个人去的吗?(不是,“争漩”)为什么要争漩?(“误入藕花深处”)(5)为什么会误入?(“沉醉”)既误入,慢慢划出来不行吗?(不行,因为“口暮”)(6)为什么词人会常想起这件事呢?(有

3、趣,值得回味)译文还吋常记得出游溪亭,-•玩就玩到FI黑天暮,深深地沉醉,而忘记归路。一直玩到兴尽,回舟返途,却迷途进入藕花的深处。大家争着划呀,船儿抢着渡,惊起了满滩的鸥鹭。赏析开头两句,写沉醉兴奋之情。常记”两句起笔平淡,自然和谐,把读者自然而然地引到了她所创造的词境。“常记”明确表示追述,地点在“溪亭”,时间是“日暮”,作者饮宴以后,已经醉得连回去的路径都辨识不出了。“沉醉”二字却露了作者心底的欢愉,“不知归路”也1111折传岀作者留连忘返的情致,看起來,这是一次给作者留卜•了深刻印象的十分愉快的游赏。接着

4、写“兴尽”归家,乂“误入”荷塘深处,别有天地,更令人流连。最后一句,纯洁天真,言尽而意不尽。“果然,接写的“兴尽”两句,就把这种意兴递进了一层,兴尽方才冋舟,那末,兴未尽呢?恰恰表明兴致之高,不想回舟。而“误入”一句,行文流畅自然,毫无斧凿痕迹,同前面的“不知归路”相呼应,显示了主人公的忘情心态。一连两个“争渡”,表达了主人公急于从迷途中找寻出路的焦急心态。正是由于争渡,才有惊起一滩鸥鹭,把停栖的水鸟都吓飞了。古人说:诗言志。意思就是写诗歌的冃的是为了表达某种意愿或心境。那么,在这首词中,作者描绘了这么一种美妙的

5、场景,表达了她的什么意愿呢?(表达了作者郊游以后无限愉悦的心境,表现了作者对人自然,对生活的热爱。)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绷鱼肥。蹶鱼:即民I'可所说桂鱼,细鳞,淡黄带褐色斑纹,味道鲜美。青箸笠,绿蓑衣,箸:斗笠。用竹片编制的帽子,用来扌当雨。蓑衣:用茅草和棕麻编制的防雨衣服。斜风细雨不须归。教学思路:古诗词的教学如果只停留在内容的理解上,那是浅层次的,更重要的是通过情境的创设引导学生走进作者的内心,体会诗歌的意境,感受作品所蕴含的情感。教学《渔歌子》—词,基于词动静结合,意境优美,用词活泼,情趣盎然的特

6、点,应围绕“读诗——感诗——赏境——拓展——升华”这条主线来展开,通过朗读感悟引导学生将无声的文字转化成冇声冇色的画面,从而明诗情、入诗境,理解诗人为何不归,感悟出“钓美景、钓心情、钓生活”的诗情。张志和不仅是诗人、血家,还精通音律。16岁,写折了给皐帝,写的是治国良方,皐帝很喜欢,赐名“志和”,后來因一些官场纠纷被免去官职,从此再不作官,隐居在太湖一带,扁舟垂钓,自称“烟波钓徒”。词中共写了几种景物?春天的景物千千万,为何作者独独钟情丁•这几种呢?引导学生感受其中的颜色美。斜风细雨中,这位头戴箸笠,身披蓑衣的渔

7、翁正悠然口得地钓鱼呢!你能形容一下这位渔翁的神情吗?《渔歌子》是一首传唱悠远的词,所描写的是西塞山边的景色:空屮有口鹭高飞,而山下的小溪边,盛开着丛丛鲜艳的桃花,溪水中是一条条鲜活肥美的飙鱼,还有那温和的斜风细雨,这是一幅多么生动口然的春天的景彖,生机勃勃,而且充满了喜气。而春色中的人,头戴斗笠,身穿蓑衣,洒浴在斜风细用之屮,享受着美好的白然景象,他自己也成为这景色的一部分。这风、这雨也是美好的,古人说“沾衣欲湿杏花雨,吹而不寒杨柳风”,难怪他要流连忘返了。“不须归”除了指不回家外,还指弃官隐居,一去不返。那个穿

8、蓑戴笠的人就是甜行高洁、不愿做官的隐居者,也是诗人口己。他热爱淳朴美丽的大口然,认定这美丽的口然中包含了口己的人生志趣,他要让口己悄然溶入这自然之中,所以才能対自然有如此深深的感触和依恋。《螳螂捕蝉》《螳螂捕蝉》是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春秋战国时期,吴王决定攻打处国并下令不准别人來劝阻,这时一位少年巧妙地用“螳螂捕蝉”的故事劝说吴王,使他打消了攻打处国的念头。一:理解词语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