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职对口升学考试《机械基础》教学

浅谈中职对口升学考试《机械基础》教学

ID:35385740

大小:55.49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3-24

浅谈中职对口升学考试《机械基础》教学_第1页
浅谈中职对口升学考试《机械基础》教学_第2页
浅谈中职对口升学考试《机械基础》教学_第3页
浅谈中职对口升学考试《机械基础》教学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谈中职对口升学考试《机械基础》教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中职对口升学考试《机械基础》教学《机械基础》是中等职业学校工业类专业对口升学考试必考科目之一。釆用闭卷考试,满分70分。命题依据是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机械基础》课程教学大纲。通过对口升学考试,中职学生有机会进入高等院校深造,社会、家长、学校和学生都越来越重视对口升学考试。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机械基础课程教学经验,针对对口升学考试,对该课程的教学进行简单的分析。1考试内容及要求考试内容包括识记、理解、应用三个层次。其中识记(占30%),要求记住有关概念、原则和方法等;理解(占35%)是在记忆的基础上,掌握有?P概念、原则和方法等基本内容;应用(占35%)为最高层次,

2、会判断直杆的基本变形、正确选用材料;能够分析机械零部件的工作原理、液压传动的原理、分析和处理一般机械运行中发生的问题,具备维护一般机械的能力。2试题类型及结构试题类型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简答及原理分析题等共70分,基本结构为单项选择题20%-23%、多项选择题13%T5%、判断题15%T8%、简答及原理分析题40%-44%;题目的难易程度分为易、中、难三个等级,其中易30%、中50%、难20%。3考生情况分析参加工业类对口升学考试的学生主要是数控技术应用、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焊接技术应用、电气运行与控制和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等专业的中专三年级学生以及

3、高考落榜生。这些学生绝大多数升学愿望强烈,极个别的学生遵从家长意愿放弃就业选择对口升学。所以对口升学班的学习氛围相对较好,绝大多数学生能够约束自己。4考纲分析复习要紧扣考纲,吃透考纲对知识点识记、理解、应用三个层次的要求。(1)杆件的静力分析:这部分重点要求理解力的概念与基本性质;了解力矩、力偶、力向一点平移的结果;能作杆件的受力图。(2)直杆的基本变形:这部分重点要求理解直杆轴向拉伸与压缩的概念;理解连接件的剪切与挤压的概念;会判断连接件的受剪面与受挤面;理解圆轴扭转的概念;理解直梁弯曲的概念。(3)工程材料:这部分重点要求理解常用碳钢的分类、牌号、性能和应用;

4、熟悉常用机械工程材料的选择及运用原则。(4)机械零部件:这部分重点要求熟悉滚动轴承的类型、特点、代号及应用了解连接的类型与应用;理解平键连接的结构与标准;熟悉螺纹连接的主要类型、应用、结构和防松方法;熟悉螺纹连接拆装要领。(1)常用机构及机械传动:这部分重点要求熟悉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类型、特点和应用;能判定較链四杆机构的类型;会计算带传动的平均传动比;会计算链传动的平均传动比;会计算齿轮传动的平均传动比;熟悉齿轮传动的维护方法;会计算蜗杆传动的传动比;会判定蜗杆传动中蜗轮的转向;熟悉蜗杆传动的维护措施了解轮系的分类和应用;会计算定轴轮系的传动比。(2)液压传动:这

5、部分重点要求理解其工作原理;理解液压传动系统的组成及元件符号等。(3)机械的节能环保与安全防护:这部分要求了解润滑剂的种类、性能及选用;了解机械常用润滑剂和润滑方法;了解常用密封装置的分类、特点和应用了解机械传动装置中的危险零部件;了解机械伤害的成因及防护措施。5教学策略(1)课时分配要灵活。机械零部件、常用机构及机械传动占教学总数的1/3,属于教学重点和难点;液压传动、机械的节能环保与安全防护考点较少,教师应将重点内容进行提炼,花较少的课吋进行讲授。(2)理论联系实际。虽然对口升学考试中该课程是笔试,但是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更快的掌握、更牢的记忆,教师可以带领

6、学生到实训车间观摩,比如带传动、齿轮传动、梯形螺纹等在普车上都有。通过参观,争取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避免死记硬背;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提高教学效果。(3)讲练结合。直齿圆柱齿轮基本尺寸计算、较链四杆机构的类型判定、轮系传动比计算等是高频考点,教学时要精讲、细讲,并通过具体实例分析,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6结语由于中等职业学校专业对口升学考试较普通高考起步晚,另外考生规模远没有普通高考多,社会认同度和重视度还不够高,所以没有丰富的高质量的复习资料供师生参考,部分资料甚至错误百出。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复习策略尤为重要,任课教师更要将

7、满腔热血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去,要深入了解学生,吃透考纲,找对复习策略,争取使每位同学能取得好成绩,升入好高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