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源性囊肿的诊断和治疗

牙源性囊肿的诊断和治疗

ID:35391931

大小:55.11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3-24

牙源性囊肿的诊断和治疗_第1页
牙源性囊肿的诊断和治疗_第2页
牙源性囊肿的诊断和治疗_第3页
资源描述:

《牙源性囊肿的诊断和治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含齿囊肿一例分析含齿囊肿是一组常见的牙源性囊肿,又将其称为滤泡囊肿。发生于牙冠牙釉质形成之后,在缩余釉上皮与牙冠之间出现液体渗出和蓄积而形成囊肿。囊肿一般来源于1个牙胚,如来源于多个牙胚,可发&多发性含齿囊肿,故囊肿内可含有1个或多个牙齿的牙冠部分。75%以上的含齿囊肿发生在下颌骨,好发部位依次为:下颌第三磨牙区、上颌尖牙区、上颌第三磨牙区和下颌前磨牙区。含齿囊肿一般生长缓慢,但它可以膨胀性生长方式向周围扩展,压迫吸收周围骨质,甚至破坏上颌窦各壁而侵入眼眶、鼻腔及翼上颌间隙等部位而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一般可根据临床体征和影像学发现作出初步诊断。其X线表现常被描述为

2、“一个包含着未萌牙之牙冠部分的X线透光区”。然而,由于多种因素的干扰,该病变的X线影像也可能出现较大的差异,从而给正确诊断带来一定困难。为此根据我院病例分析其X线表现规律从而进一步了解含齿囊肿的鉴别诊断。1临床表现含齿囊肿多见于青少年,其表现同颌骨囊肿相同,早期无症状,较大时出现颌骨膨隆,骨质变薄,如囊肿增大、颌骨膨胀明显可扪及厅乓球感,除来源于多余牙者外,一般囊肿部位有牙齿缺失,囊液多为草黄色或草绿色,清亮,感染后则囊液混浊或呈白色脓性稀薄液。好发于下颌第三磨牙及上颌尖牙区,也常见到上颌第三磨牙及下颌磨牙区,常有缺牙。X线摄片示:囊肿在X线片上可显示出一清晰圆形

3、或卵圆形的透光阴影,边缘清晰,周围有白色骨质反应线,同时见到含有完整牙,牙冠朝向囊肿,囊壁连于牙冠与牙根分界处。囊肿多为单房亦可见到多房含有囊肿,其房差大小相近。X线表现特征囊肿内包含1个或多个发育不同阶段的牙;囊腔通常连于冠与根交界处,由于投照角度不同,有吋可见整个牙含于囊腔中;囊肿多为单房性,亦可为多房性,后者有多个囊状影像,大小多半相近,相互交叉重叠。2治疗方法及疗效可根据病史及临床表现。X线检查对诊断有很大帮助。常规消毒,局麻下拔除患乳牙,去除患恒牙颈上方薄弱骨壁,剪除部分囊壁,填塞磺仿纱条。1周后,分次抽掉纱条。1个月后复查,患恒牙面已萌出。3个月后复查

4、,患恒牙已萌出至正常水平,拍X线片示阴影及骨白线消失,骨小梁再生,齿槽悄达患恒牙颈部。3结果与讨论3.1含齿囊肿应注意与下列疾病进行鉴别:1.颌骨成釉细胞瘤成釉细胞瘤多向唇颊侧膨隆,表现为多房性,受累牙齿的牙根呈截断性吸收。2.骨纤维异常增殖症多见于上颌骨,呈进行性肿大,X线表现为多形型,囊性骨纤维异常增殖症低密度影像比颌骨囊肿稍高。3.2含齿囊肿诊断要点1•发病年龄在10〜39岁。2•男性比女性多。3•大多数含齿囊肿侵犯下颌笫三磨牙,其次是上颌恒尖牙、下颌前磨牙和上颌第三磨牙。4.生长缓慢,初期无自觉症状,囊肿较大可引起颌骨膨大,往往是因为牙齿没有萌出、缺失、倾

5、斜或错位,在摄取X线片时被发现。1.含齿囊肿偶尔引起疼痛,尤其是合并感染时。2.囊肿穿刺可抽出草黄色或淡黄色囊液。7•在X线片上表现为单房透亮区,伴有未萌出牙的牙冠,囊壁清晰,有骨白线,合并感染时边界不清。3.3含齿囊肿治疗原则应釆用外科手术摘除,其中角化囊肿的复发率较高,根治术才是合理的,当病变单发、较小可一次完全切除,囊肿靠近黏膜吋,应将覆盖的黏骨膜一并切除,术中刮净囊壁后要用腐蚀剂烧灼骨壁,以防止复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