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

江苏省苏州市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

ID:35406578

大小:81.51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9-03-24

江苏省苏州市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1页
江苏省苏州市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2页
江苏省苏州市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3页
江苏省苏州市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4页
江苏省苏州市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江苏省苏州市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学校:姓名:班级:考号:一、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1.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在括号内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作家、篇名。①乡书何处达?0(王湾《》②,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③正是江南好风景,o(杜甫《江南逢李龟年》)④自古逢秋悲寂寥,0(《秋词(其一)》)⑤僵卧孤村不自哀,o(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⑥,山入潼关不解平。(谭嗣同《潼关》)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0非淡泊无以明志,O(诸葛亮《诫子书》)二、其他(本大题共2小题,共8.0分)2.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古树与其说是树,还不如说是一部史书,

2、其枝干和树皮都(yQ存着历史的印记。古树,经历朝代跟替,目(dti)百姓悲欢,见证世间(cang)桑;古树,是文人雅士吟诗作赋、泼墨会画的素材;古树,是美景,是人们的精神寄托;古树,是一段故事,是一部传说,有着道不完的精(eQi)……(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①(yi)存②目(dti)③(cang)桑④精(cQi)(2)文中有两个错别字,请你找出来并改正。①改成②改成3.根据要求,回答下面问题。某中学学生阅读情况调查表年份所占比例调查内容2015年2016年2017年不喜欢阅读42%32%20%喜欢阅阅读纸质书籍20%23%24%读用手机、电脑阅读38%45%56%该表

3、格是某同学搜集到的本校学生阅读的情况,请根据相关数据,用简洁的语言归纳出关于学生阅读状况的两条主要信息。①②三、名著导读(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4.名著阅读。(1)下列对《朝花夕拾》内容述说有错误的一项是A.《无常》■■无常是个具有人情味的鬼,去勾魂的吋候,看到母亲哭死去的儿子那么悲伤,决定放儿子“还阳半刻”,结果被顶头上司阎罗王打了四十大棒。B.《藤野先生》-记录鲁迅在仙台医专受日本学生歧视、侮辱和决定弃医从文的经过。作者突出地记述了FI本老师藤野先生的严谨、正直、热诚、没有民族偏见的咼尚品格。C.《二十四孝图》■■鲁迅先生从自己小吋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入手,重

4、点描写了在阅读“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个故事时的钦佩与赞美,宣扬传统孝道。A.《阿长与<山海经〉》■■鲁迅描写了保姆长妈妈善良、朴实而又迷信、唠叨的性格;对她寻购赠送自己渴求己久的绘图《山海经》一事,充满了尊敬和感激。(2)《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是中国古典小说中塑造得最为成功、最受人欢迎的艺术形象z—。他武艺高强,神通广大,除了七十二变、筋斗云等本领Z外,孙悟空还有哪些神通之术?请你列举两个,并说出这些本领是他是如何得来的。四、诗歌鉴赏(本大题共1小题,共4.0分)1.阅读《夜雨寄北》,回答各题。夜雨寄北【唐】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

5、夜雨时。(1)李商隐的《夜雨寄北》与谭嗣同的《潼关》中“秋风吹散马蹄声”都写到了“秋”,点明了作诗的时节,你认为这两个“秋”所表达的情感是否一致,结合相关语句说说你的理解。(2)虚实结合是屮国古典诗歌屮重要的艺术表现手法李商隐实写“巴山夜雨涨秋池”的眼前之景,虚写将来与家人团聚后的情景,以此表达对远方家人的深挚思念。下列诗句屮哪一项也运用了“帰实结合”的手法?A.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曹操《观沧海》)B.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李白《峨眉山月歌》)C.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屮。(王维《鸟鸣涧》)D.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

6、日风雨大作》)五、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共12・0分)2.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各题。【甲】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Z,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英屮,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小,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

7、哉?止增笑耳。【乙】两牧竖①入山至狼穴,穴中有小狼二。谋分捉之,各登一树,相去数十步。少顷,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仓皇。竖于树上扭小狼蹄、耳,故令嗥;大狼闻声仰视,怒奔树下,号且爬抓。其一竖乂在彼树致小狼鸣急。狼闻声四顾,始望见Z;乃舍此趋彼,跑②号如前状。前树又鸣,又转奔之。口无停声,足无停趾,数十往复,奔渐迟,声渐弱;既而奄奄③僵卧,久之不动。竖下视之,气已绝矣!(选自蒲松龄《聊斋志异》)【注释】①牧竖:牧童。竖,童仆。②跑:兽类用足扒土。同“刨”。③奄奄:气息微弱的样子。(1)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