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艳卫9加几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李艳卫9加几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ID:35408928

大小:58.15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3-24

李艳卫9加几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_第1页
李艳卫9加几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_第2页
李艳卫9加几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_第3页
李艳卫9加几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_第4页
李艳卫9加几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_第5页
资源描述:

《李艳卫9加几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9加几》教学设计一数组李艳卫教学内容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九单元《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第一节内容“9加儿”,教科书第88—90页上的内容。教学目标1、会用“点数法”“接着数”“凑十法”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2、理解用“凑十法”计算9加几的算理。教学重难点掌握9加儿的计算方法。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做游戏吗?今天我们来玩一个“闯关游戏”。第一关:练习数的分成。第二关:口算10和几相加的算式。10+2=1210+9=1910+6=167+10=173+10=138+10=182、岀示课本第88页主题图。实验小学正在举行阳光体育运动会,操场上可热

2、闹了,有跳舞的,有跑步的,有跳绳的,咦,这些小朋友在干什么?二、初学交流。1、出示例1,(1)、从图中你都知道了那些数学信息?(盒子里有9盒酸奶,盒子外面有4盒酸奶)(2)、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一共有多少盒?)(2)、你会列式吗?(个别展示,老师板书9+4)3、板书课题(9加几)并出示学习目标。4、9+4二?你是怎样算的呢?请大家想一想,和同桌说一说。(1)、全班交流。点数法1、2、3、d.oooooo10、11、12、13.(板书:点数法)接数法10、11、12、13、k(板书:点数法)凑十法(从4盒里拿一盒放进箱子里,箱子里有就有10盒了,外面有三盒,9+4

3、=13)(2)、结合学生汇报,教师板书:9+4二13引导学生说:把4分成1和3,9和1凑成10,10加3等于13。让学生再说一遍,提问:为什么把4分成1和3。把4分成1和3,1和9凑成10,10加3,得13,这种方法就叫“凑十法”,板书,读两遍。三、合作引领。智慧就在手指间,动手操作我最棒。1、书上第89页的“做一做”。摆一摆,算一算。9+59+7左边摆9根,右边摆5根,一共几根小棒?2、小练笔。你会用凑十法计算下面各题吗?试一试。9+39+89+69+79+9指名说,说完后从里而挑一个给同桌说说你是怎样算的?四、教学“凑十法”歌谣。凑十法九加几,不用怕。看大数,分

4、小数。9和1,凑成10o加剩余,算得数。五、相机测评。寻找规律1、游戏:摘苹果。引导学生观察得数的特点:(先小声说给同桌听)9+1=109+2=119+3=129+4=139+5=149+6=159+7=169+8=179+9=18小结:(1)结果都十几。(2)得数十几中的几比第二个加数少lo问:这个“1”哪儿去了?(生:少了的1给了9变成10To)师:根据这个同学发现的规律,如果老师出这样的加法题,你能比较快地算出得数吗?(师出示9+=1让学生推算)2、渗透加法的交换律:2+9=105+9=117+9=129+2=139+5=149+7=15六、课堂总结。小朋友们

5、,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呢?七、课堂检测。1、抢答。2、移动9,每次加上卡片上的数。(书上第90页的第2题)3、小小邮递员、4、看图列算式。5、拓展提升。在()里填上合适的数。八、板书设计。9加几点数法凑十法接着数9+4=139+7=161。4o《9加几》教学反思一数组李艳卫《9加几》是学生在学习了11-20各数的认识以及20以内不进位的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掌握好本节知识,可以为以后进一步学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奠定良好的基础。下面我就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做了以下的深刻反思: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根据小学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上课伊始,我从学生熟

6、悉的运动会场景为主题图,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认识到生活屮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存在着许多需要解决的数学问题,从而诱发孩子们主动地发现并提出问题,积极地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让他们在具体的情境屮始终精神饱满地参与教学活动。在提出问题的同时我让学生说一说如何计算9+4。在说的过程屮,有的说一个一个数的方法,知道9+4二13;有的说从9往后接着数,10、11、12、13,知道是13;也有的说先拿1盒和9盒合成10盒,然后再把剩的3盒加上就是13盒。不管哪一种方法我都没有反对。教师应开放自己的思想,开放学生的思维,提倡算法多样化,只要是学生自己动脑想

7、出來的方法,就是好方法。然后让生比较这几种方法那一种比较简便。然后引出课题。当然我也认为在这个过程屮,我认为还存在问题,虽然运动会是孩子们比较熟悉的事情,但他们真正对此还比较陌生,因此虽说能激起学习兴趣,但离学生的生活还是比较远的,如果从生活屮的能凑成十的具体例子而且是学生熟悉的事情引出课题(如拿药盒等),这样更利于学生的学习。二、动手操作,自主探索。《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在基本理念中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建构主义学说也认为,数学学习的过程是一个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数学知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