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与朱元思书》教案

第11课《与朱元思书》教案

ID:35428758

大小:58.72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3-24

第11课《与朱元思书》教案_第1页
第11课《与朱元思书》教案_第2页
第11课《与朱元思书》教案_第3页
资源描述:

《第11课《与朱元思书》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与朱元思书》教案【教学El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1、常握文言基本知识,积累文言词语,夯实文言基础。2、充分利用朗读与想象,培养文言语感,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3、品味写景的妙语佳句,掌握写景的方法与技巧,提高鉴赏与写作能力。二、方法与过程目标教会学生借助注释及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善于通过辨析、归纳等方法掌握文言字词;通过交流、合作、探究等进行品读赏析。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感受中国古典文学的深厚底蕴,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审美情趣,增强民族自豪感。感受情韵,理解自由洒脱的诗人Z心。【教学重点】通过反复朗读,掌握文言字词,品味妙语佳句,提

2、高审美情趣。【教学方法】诵读法、归纳法、讨论质疑赏析法【课时安排】2课吋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在情境中,朗读再现1.导入古人说“人者乐山,智者乐水”,与自然融为一体是文人雅士的共同追求。他们用心灵观察体会自然万物之美,赋予山水灵性、情感以至生命。名闻天下的富春江,景色雄奇秀丽。早在1500多年前,就深深打动了吴均,他在寥寥百余字的书信中,将这山光水色描绘得生动逼真。今天,我们也来读读这封书信,跟随作者的笔触,饱览富春江的美景吧!板书课题:与朱元思书吴均2、朗读,体会音韵美,节奏美(多媒体朗读)以多种形式的反复朗读(齐读、范读、听读等)来培养语感,初步感知

3、内容。朗读中正音、节奏、重音等文言基本知识的疏通。可先由学生发现、质疑、讨论、总结,然后教师帮助归纳疏通。朗读提示:(1)读准字音展示:缥(pido)碧急湍(tuan)轩(xuan)邈(mido)泠泠(ling)莺(yuan)飞戾(li)天经纶(lun)横柯(ke)(2)读出节奏这篇课文大部分是四字句,一般以“二二”节扪为主,如“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但也有例外,如:“水皆缥碧。”还有“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2)注意重音如“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应重读“箭”和“奔”。(3)注意语速写景散文,应放慢语速,在舒缓的

4、语调中,展开想彖,体会意境。二、师生互相质疑,疏通文句,质疑赏析:1、点拨赏析第一白然段:清秋风物图(多媒体展示:赏美景,读美文。)①风烟:指烟雾。②共色:同样的颜色。③俱:都。④许:附于数词之后,表约数,相当于“光景”“左右⑤独绝:独一无二;绝,到了极点。⑥从流飘荡:乘着船随着江流飘浮荡漾。这句是作者叙述自己的行动的,省略了主语。赏文句Z美:教师示范第一段:“共色”二字写得美,不仅写出了天与山的颜色,而且还有一种形象感,青青的山霭渐渐溶入蓝蓝的天空,境界阔大;“从流飘荡,任意东西''一句写得美,读着它我仿佛感受到了一种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轻松惬意;这

5、一段在文中起总说作用,与下文构成总分式结构。2、点拨赏析第二自然段第一层:异水图(多媒体展示:赏美景,读美文。)①缥碧:青白色;缥。②急湍:急流的水。③直视无碍:一直看下去,可以看得很清楚,毫无障碍,这是形容江水非常清澈。赏文句之美:(学生讨论归纳、回答)读第二段第一层,我们感受到了秀美:“缥碧”强调水的青绿、澄清;“千丈见底''夸张写出江水清澈透明;静静的细石与娓娓的游鱼,相映成趣,这一切清澈明净。读这一层第我们也感受到了壮美:急流快如飞箭,猛浪势若奔马,既现波浪翻滚的气势,又描摹振耳欲聋的声响,突岀江水飞动雄奇。读这一层我们述感受到了动静美:这一段

6、从两个层次,表现江水时而平缓无波,时而怒涛拍岸的状态,传神展示富春江水的千姿百态。3、点拨赏析第二自然段第二层:奇山图(多媒体展示:赏美景,读美文。)①寒树:使人看了感到有寒凉之意的树。②负势竞上:凭依(高峻的)形势,争着向上。这一句说的是“高山”,不是“寒树覽③轩邈:轩,高;邈,远。这两个字在这里作动词用,意思是这些高山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④泠泠:形容水声的清越。⑤相鸣:互相和鸣。⑥戾天:到天上;戾,至。⑦息心: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⑧经伦:筹划、治理。⑨忘反:流连忘返;“反''同“返豊⑩横柯上蔽:横斜的树枝在上边遮蔽着。上,在上,名词作

7、状语。⑨犹:好像,如同。⑩交映:互相掩映。赏析第二段第二层:(学生讨论归纳、回答)这一层句句精美。第一句不仅画出峰峦迭起,层出不穷的磅礴气势,把无生命的群山写得生机勃勃,充满动态美。再看,写山奇却写树生寒、竞长、繁多,以树奇来衬托山奇;写山的幽静,却写泉响、鸟鸣、蝉转、猿啼各种音响,以声衬静,表现出映衬美。笫四句抒写感受,流露出一个失意文人对庸俗官场和动乱社会的厌恶之情,传达出高洁的情趣美;也侧面表现奇山的美好及其诱人的魅力,实写人,虚写山,呈现虚实美。结尾看似多余,却使全文充满浓郁的诗意,给人遐思无穷、余韵不尽的味道,可见作者的运思美。三、再次品读,

8、质疑赏析阅读中有所思考、善于发现才能学有所得,注重阅读能力的培养。这一环节注重品读,通过适当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